你扮演了什麼角色?

扮演角色,在戲劇中我們的演員扮演了怎樣的角色,而這些角色正是按期望所扮演在我們的特定社會位置的人。我們第一天開始上學了,我們第一天上班,第一次做學生,第一次結婚成爲新郎,第一次做父母。人生沒有預演,我們起初總是需要適應各種社會賦予我們的角色。人生如戲,扮演不同的角色會給你帶來精彩的人生。

 

塑造職業角色

 

HR在招聘的時候,按崗位要求和職業技能來決定面試者的去留,綜合評估面試者是否可以勝任這個職位,能不能扮演好這個職業角色。

比如助理的工作,我們所要求的協助總經理,也可以說是“跟班”,那麼以總經理爲主,助理爲輔的工作。在業務談判接待時,話總經理先說,助理搶話是要被說的,助理被要求事無鉅細一定要彙報,要準確,所以很多人會說長期做助理祕書職位的人心細,周全但是缺乏決策力,不能擔當大任。說的直白點就是婆婆媽媽,缺乏大將風範,長期扮演助理角色,習慣了,就很難更改這種模式。

 

我們扮演的角色決定我們的態度

 

打工和創業者,有一組漫畫比喻打工就是在一艘大船裏的一員,創業者則是一葉孤舟在海上漂流。

打工,按時上下班,定期加班,做公司老闆要求做的事情,在框定的範圍內想和做。這個大船裏的HR們費勁心思的研究薪酬待遇制度,提高員工績效,讓船有效率。打工生涯,一眼可以看到自己在公司職位的盡頭;

創業者給自己創造足夠大的空間,海闊天空,自由發揮,船要開往哪個方向,怎樣開,遇到大風大浪怎麼避險只要不翻船,你敢就你說了算!“世界那麼大,我要出去走一走”掀起一股辭職的熱潮,從打工到創業者,角色定位發生了改變。新的環境讓你敏感,你可以注意到自己的新的言語新的行爲方式,甚至有一刻你發生自己的陌生,直到你漸漸熟悉看似陌生有真實的好好扮演創業者的角色。

 

角色需要轉換和抽離

 

職場上我們扮演上司,下屬,老闆,職員,專家等角色,這些角色要求我們職業化,專業化。在生活中我們扮演的是父母,孩子,哥哥姐姐,妻子,丈夫。有的公司領導,回到家對妻子和孩子也延用公司的管理制度,要求妻子彙報工作,孩子彙報學習,在公司哪個敢不聽總經理的話,忘記了自己做父親,作爲一個丈夫的角色。很多家裏比較嬌寵的孩子,進出有專車接送,凡事有爸爸媽媽做主,到了要上學求職面試還帶着爸爸媽媽一起來參加面試,在工作一不順心,就說我在家可是什麼都不做的,失去了公司員工的角色,只能在家做個乖孩子。

我們清楚的知道角色的定位,角色的需求,扮演這個角色,也要懂得怎樣去角色轉換,“抽離”角色。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