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M應用系統開發詳解 -- 第1章 ARM微處理器概述

 
本章簡介ARM微處理器的一些基本概念、應用領域及特點,引導讀者進入ARM技術的殿堂。
本章主要內容:
- ARM及相關技術簡介
- ARM微處理器的應用領域及特點
- ARM微處理器系列
- ARM微處理器的體系結構
- ARM微處理器的應用選型
1.1 ARMAdvanced RISC Machines
ARM(Advanced RISC Machines),既可以認爲是一個公司的名字,也可以認爲是對一類微處理器的通稱,還可以認爲是一種技術的名字。
1991年ARM公司成立於英國劍橋,主要出售芯片設計的授。目前,採用ARM技術知識產權(IP)核的微處理器,即我們通常所說的ARM微處理器,已遍及工業控制、消費類電子產品、通信系統、網絡系統、無線系統等各類產品市場,基於ARM技術的微處理器應用約佔據了32位RISC微處理器75%以上的市場份額,ARM技術正在逐步滲入到我們生活的各個方面。
ARM公司是專門從事基於RISC技術芯片設計開發的公司,作爲知識產權供應商,本身不直接從事芯片生產,靠轉讓設計許可由合作公司生產各具特色的芯片,世界各大半導體生產商從ARM公司購買其設計的ARM微處理器核,根據各自不同的應用領域,加入適當的外圍電路,從而形成自己的ARM微處理器芯片進入市場。目前,全世界有幾十家大的半導體公司都使用ARM公司的授權,因此既使得ARM技術獲得更多的第三方工具、製造、軟件的支持,又使整個系統成本降低,使產品更容易進入市場被消費者所接受,更具有競爭力。

1.2 ARM理器的域及特點
1.2.1 A理器的RM
到目前爲止,ARM微處理器及技術的應用幾乎已經深入到各個領域:
1、工業控制領域:作爲32的RISC架構,基於ARM核的微控制器芯片不但佔據了高端微控制器市場的大部分市場份額,同時也逐漸向低端微控制器應用領域擴展,ARM微控制器的低功耗、高性價比,向傳統的8位/16位微控制器提出了挑戰。
2、無線通訊領域:目前已有超過85%的無線通訊設備採用了ARM技術, ARM以其高性能和低成本,在該領域的地位日益鞏固。
3、網絡應用:隨着寬帶技術的推廣,採用ARM技術的ADSL芯片正逐步獲得競爭優勢。此外,ARM在語音及視頻處理上行了優化,並獲得廣泛支持,也對DSP的應用領域提出了挑戰。
4、消費類電子產品:ARM技術在目前流行的數字音頻播放器、數字機頂盒和遊戲機中得到廣泛採用。
5、成像和安全產品:現在流行的數碼相機和打印機中絕大部分採用ARM技術。手機中的32位SIM智能卡也採用了ARM技術。
除此以外,ARM微處理器及技術還應用到許多不同的領域,並會在將來取得更加廣泛的應用。
1.2.2 ARM微處理器的特點
採用RISC架構的ARM微處理器一般具有如下特點:
1、小、低功耗、低成本、高性能;
2、支持Thumb16位)/ARM32位)雙指令集,能很好的兼容8/16位器件;
3、大量使用寄存器,指令行速度更快
4、大多數數據操作都在寄存器中完成;
5、址方式靈活簡單行效率高
6、指令度固定

1.3 ARM理器系列
ARM微處理器目前包括下面幾個系列,以及其它廠商基於ARM體系結構的處理器,除了具有ARM體系結構的共同特點以外,每一個系列的ARM微處理器都有各自的特點和應用領域。
- ARM7系列
- ARM9系列
- ARM9E系列
- ARM10E系列
- SecurCore系列
- Inter的Xscale
- Inter的StrongARM
其中,ARM7ARM9ARM9EARM104個通用理器系列,每一個系列提供一套相對獨特的性能來滿足不同應用領域的需求。SecurCore系列專門爲安全要求高的用而設計
以下我們來詳細瞭解一下各種處理器的特點及應用領域。

1.3.1 A理器系列RM7
ARM7系列微理器低功耗的32RISC理器,最適合用於對價位和功耗要求高的消費類應。ARM7微處理器系列具有如下特點:
- 具有嵌入式ICE-RT邏輯,調試開發方便。
- 極低的功耗,適合對功耗要求較高的應用,如便攜式產品。
- 能夠提供0.9MIPS/MHz的三級流水線結構。
- 代碼密度高併兼容16位的Thumb指令集。
- 對操作系統的支持廣泛,包括Windows CE、Linux、Palm OS等。
- 指令系統與ARM9系列、ARM9E系列和ARM10E系列兼容,便於用戶的產品升級換代。
- 主頻最高可達130MIPS,高速的運算處理能力能勝任絕大多數的複雜應用。
ARM7系列微處理器的主要應用領域爲:工業控制、Internet設備、網絡和調制解調器設備、移動電話等多種多媒體和嵌入式應用。
ARM7系列微處理器包括如下幾種類型的核ARM7TDMIARM7TDMI-S
ARM720T、ARM7EJ。其中,ARM7TMDI是目前使用最廣泛的32位嵌入式RISC處理器,屬低端ARM處理器核。TDMI的基本含義爲:
T: 支持16爲壓縮指令集Thumb
D: 支持片上Debug
M:內嵌硬件乘法器(Multiplier
I: 嵌入式ICE,支持片上斷點和調試點;
本書所介紹的Samsung公司的S3C4510B即屬於該系列的處理器。

1.3.2 A理器系列RM9
ARM9系列微處理器在高性能和低功耗特性方面提供最佳的性能。具有以下特點:
5整數流水,指令行效率更高。
- 提供1.1MIPS/MHz的哈佛結構。
- 支持32位ARM指令集和16位Thumb指令集。
- 支持32位的高速AMBA總線接口。
- 全性能的MMU,支持Windows CE、Linux、Palm OS等多種主流嵌入式操作系統。
- MPU支持實時操作系統。
- 支持數據Cache和指令Cache,具有更高的指令和數據處理能力。
ARM9系列微處理器主要應用於無線設備、儀器儀表、安全系統、機頂盒、高端打印機、數字照相機和數字攝像機等。
ARM9系列微處理器包含ARM920T、ARM922T和ARM940T三種類型,以適用於不同的應用場合。

1.3.3 A理器系列RM9E
ARM9E系列微處理器爲可綜合處理器,使用單一的處理器內核提供了微控制器、DSP、Java應用系統的解決方案,極大的減少了芯片的面積和系統的複雜程度。ARM9E系列微處理器提供了增強的DSP處理能力,很適合於那些需要同時使用DSP和微控制器的應用場合。
ARM9E系列微處理器的主要特點如下:
- 支持DSP指令集,適合於需要高速數字信號處理的場合。
- 5級整數流水線,指令執行效率更高。
- 支持32位ARM指令集和16位Thumb指令集。
- 支持32位的高速AMBA總線接口。
- 支持VFP9浮點處理協處理器。
- 全性能的MMU,支持Windows CE、Linux、Palm OS等多種主流嵌入式操作系統。
- MPU支持實時操作系統。
- 支持數據Cache和指令Cache,具有更高的指令和數據處理能力。
- 主頻最高可達300MIPS。
ARM9系列微處理器主要應用於下一代無線設備、數字消費品、成像設備、工業控制、存儲設備和網絡設備等領域。
ARM9E系列微處理器包含ARM926EJ-S、ARM946E-S和ARM966E-S三種類型,以適用於不同的應用場合。

1.3.4 A理器系列RM10E
ARM10E系列微處理器具有高性能、低功耗的特點,由於採用了新的體系結構,與同等的ARM9器件相比較,在同樣的時鐘頻率下,性能提高了近50%,同時,ARM10E系列微處理器採用了兩種先進的節能方式,使其功耗極低。
ARM10E系列微處理器的主要特點如下:
- 支持DSP指令集,適合於需要高速數字信號處理的場合。
- 6級整數流水線,指令執行效率更高。
- 支持32位ARM指令集和16位Thumb指令集。
- 支持32位的高速AMBA總線接口。
- 支持VFP10浮點處理協處理器。
- 全性能的MMU,支持Windows CE、Linux、Palm OS等多種主流嵌入式操作系統。
- 支持數據Cache和指令Cache,具有更高的指令和數據處理能力
- 主頻最高可達400MIPS。
- 內嵌並行讀/寫操作部件。
ARM10E系列微處理器主要應用於下一代無線設備、數字消費品、成像設備、工業控制、通信和信息系統等領域。
ARM10E系列微處理器包含ARM1020E、ARM1022E和ARM1026EJ-S三種類型,以適用於不同的應用場合。

1.3.5理器系列 SecurCore
SecurCore系列微理器專爲安全需要而設計提供了完善的32位RISC技術的安全解決方案,因此,SecurCore系列微處理器除了具有ARM體系結構的低功耗、高性能的特點外,還具有其獨特的優勢,即提供了對安全解決方案的支持。
SecurCore系列微處理器除了具有ARM體系結構各種主要特點外,還在系統安全方面具有如下的特點:
- 帶有靈活的保護單元,以確保操作系統和應用數據的安全。
- 採用軟內核技術,防止外部對其進行掃描探測。
- 可集成用戶自己的安全特性和其他協處理器。
SecurCore系列微處理器主要應用於一些對安全性要求較高的應用產品及應用系統,如電子商務、電子政務、電子銀行業務、網絡和認證系統等領域。
SecurCore系列微處理器包含SecurCore SC100、SecurCore SC110、SecurCore SC200和SecurCore SC210四種類型,以適用於不同的應用場合。

1.3.6理器系列 StrongARM
Inter StrongARM SA-1100處理器是採用ARM體系結構高度集成的32位RISC微處理器。它融合了Inter公司的設計和處理技術以及ARM體系結構的電源效率,採用在軟件上兼容ARMv4體系結構、同時採用具有Intel技術優點的體系結構。
Intel StrongARM處理器是便攜式通訊產品和消費類電子產品的理想選擇,已成功應用於多家公司的掌上電腦系列產品。
1.3.7理器 Xscale
Xscale 處理器是基於ARMv5TE體系結構的解決方案,是一款全性能、高性價比、低功耗的處理器。它支持16位的Thumb指令和DSP指令集,已使用在數字移動電話、個人數字助理和網絡產品等場合。
Xscale 理器是Inter目前主要推廣的一款ARM理器。

1.4 ARM理器
1.4.1體系 RISC
傳統的CISC(Complex Instruction Set Computer,複雜指令集計算機)結構有其固有的缺點,即隨着計算機技術的發展而不斷引入新的複雜的指令集,爲支持這些新增的指令,計算機的體系結構會越來越複雜,然而,在CISC指令集的各種指令中,其使用頻率卻相差懸殊,大約有20%的指令會被反覆使用,佔整個程序代碼的80%。而餘下的80%的指令卻不經常使用,在程序設計中只佔20%,顯然,這種結構是不太合理的。
基於以上的不合理性,1979年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提出了RISC(Reduced Instruction Set Computer,精簡指令集計算機)的概念,RISC並非只是簡單地去減少指令,而是把着眼點放在瞭如何使計算機的結構更加簡單合理地提高運算速度上。RISC結構優先選取使用頻最高的簡單指令,避免複雜指令;將指令長度固定,指令格式和尋地方式種類減少;以控制邏輯爲主,不用或少用微碼控制等措施來達到上述目的。
到目前爲止,RISC體系結構也還沒有嚴格的定義,一般認爲,RISC體系結構應具有如下特點:
採用固定度的指令格式,指令整、簡單、基本址方式有23
使用週期指令,便於流水操作行。
- 大量使用寄存器,數據處理指令只對寄存器進行操作,只有加載/ 存儲指令可以訪問存儲器,以提高指令的執行效率。
除此以外,ARM體系結構還採用了一些特別的技術,在保證高性能的前提下儘量縮小芯片的面積,並降低功耗:
- 所有的指令都可根據前面的執行結果決定是否被執行,從而提高指令的執行效率。
- 可用加載/存儲指令批量傳輸數據,以提高數據的傳輸效率。
- 可在一條數據處理指令中同時完成邏輯處理和移位處理。
- 在循環處理中使用地址的自動增減來提高運行效率。
當然,和CISC架構相比較,儘管RISC架構有上述的優點,但決不能認爲RISC架構就可以取代CISC架構,事實上,RISC和CISC各有優勢,而且界限並不那麼明顯。現代的CPU往往採用CISC的外圍,內部加入了RISC的特性,如超長指令集CPU就是融合了RISC和CISC的優勢,成爲未來的CPU發展方向之一。

1.4.2 A理器的寄存器RM
ARM處理器共有37個寄存器,被分若干個BANK),些寄存器包括:
- 31個通用寄存器,包括程序數器(PC),均32位的寄存器。
6個狀寄存器,用以標識CPU的工作狀態及程序的運行狀態,均爲32位,目前只使用了其中的一部分。
同時,ARM處理器又有7不同的理器模式,在每一種處理器模式下均有一組相應的寄存器與之對應。即在任意一種處理器模式下,可訪問的寄存器包括15個通用寄存器(R0R14)、一至二個狀寄存器和程序數器。在所有的寄存器中,有些是在7種處理器模式下共用的同一個物理寄存器,而有些寄存器則是在不同的處理器模式下有不同的物理寄存器。
關於ARM處理器的寄存器結構,在後面的相關章節將會詳細描述。

1.4.3 A理器的指令RM
ARM微處理器的在較新的體系結構中支持兩種指令集ARM指令集和Thumb指令集。其中ARM指令32位的度,Thumb指令16度。Thumb指令集ARM指令集的功能子集,但與等價的ARM相比,可30%~40%以上的存,同32位代的所有點。
關於ARM處理器的指令結構,在後面的相關章節將會詳細描述。

1.5 ARM理器的
鑑於ARM微處理器的衆多優點,隨着國內外嵌入式應用領域的逐步發展,ARM微處理器必然會獲得廣泛的重視和應用。但是,由於ARM微處理器有多達十幾種的內核結構,幾十個芯片生產廠家,以及千變萬化的內部功能配置組合,給開發人員在選擇方案時帶來一定的困難,所以,對ARM芯片做一些對比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以下從應用的角度出發,對在選擇ARM微處理器時所應考慮的主要問題做一些簡要的探討。
ARM理器內核的選擇
從前面所介紹的內容可知,ARM微處理器包含一系列的內核結構,以適應不同的應用領域,用戶如果希望使用WinCE或標準Linux等操作系統以減少軟件開發時間,就需要選擇ARM720T以上帶有MMU(Memory Management Unit)功能的ARM芯片,ARM720T、ARM920T、ARM922T、ARM946T、Strong-ARM都帶有MMU功能。而ARM7TDMI則沒有MMU,不支持Windows CE和標準Linux,但目前有uCLinux等不需要MMU支持的操作系統可運行於ARM7TDMI硬件平臺之上。事實上,uCLinux已經成功移植到多種不帶MMU的微處理器平臺上,並在穩定性和其他方面都有上佳表現。
本書所討論的S3C4510B即爲一款不帶MMU的ARM微處理器,可在其上運行uCLinux操作系統。
的工作
系統的工作頻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ARM微處理器的處理能力。ARM7系列微處理器的典型處理速度爲0.9MIPS/MHz,常見的ARM7芯片系統主時鐘爲20MHz-133MHz,ARM9系列微處理器的典型處理速度爲1.1MIPS/MHz,常見的ARM9的系統主時鐘頻率爲100MHz-233MHz,ARM10最高可以達到700MHz。不同芯片對時鐘的處理不同,有的芯片只需要一個主時鐘頻率,有的芯片內部時鐘控制器可以分別爲ARM核和USB、UART、DSP、音頻等功能部件提供不同頻率的時鐘。
芯片內存器的容量
大多數的ARM微處理器片內存儲器的容量都不太大,需要用戶在設計系統時外擴存儲器,但也有部分芯片具有相對較大的片內存儲空間,如ATMEL的AT91F40162就具有高達2MB的片內程序存儲空間,用戶在設計時可考慮選用這種類型,以簡化系統的設計。
片內外圍電路的選擇
除ARM微處理器核以外,幾乎所有的ARM芯片均根據各自不同的應用領域,擴展了相關功能模塊,並集成在芯片之中,我們稱之爲片內外圍電路,如USB接口、IIS接口、LCD控制器、鍵盤接口、RTC、ADC和DAC、DSP協處理器等,設計者應分析系統的需求,儘可能採用片內外圍電路完成所需的功能,這樣既可簡化系統的設計,同時提高系統的可靠性。

1.6 本章小
本章對ARM微處理器、ARM技術的基本概念做了一些簡單的介紹,希望讀者通過對本章的閱讀,能對ARM微處理器、ARM技術有一個總體上的認識。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