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地記憶與學習

你所擁有的知識並不取決於你記得多少,而在於它們能否在恰當的時候被回憶起來。

學習新知識並將其存放於大腦中,最終的目的是要在恰當的時候能夠想得起來去使用

因此,學習的有效性顯然應該這樣來衡量:當遇到需要用到學過的知識的時候,相關的知識是否會自動從你腦海中“蹦”出來,最起碼——能否通過有意識的搜索將它們提取出來。

1) 養成習慣,經常主動回顧一段時間學到的東西(老生長談了):這不僅有利於鞏固長時記憶,而且一段時間之後的回顧你可能已經因爲新的知識學習從而對原先的認識有了進一步的看法,通過回顧,可以整合新舊知識,得到新的啓發。

2) 創造回憶的機會:我知道第一條不頂用,沒有人(好吧,很少有人)能夠真正堅持執行。所以有了第二條——創造回憶既有知識的機會。具體來說就是通過:
    2.1) 經常與別人討論,或者講給別人聽。經常和朋友討論交流,說說一段時間總結的東西,這樣別人也學到新東西,你也從別人那裏學到新東西,並且彼此在表達的過程中都強化了自己的記憶和理解,雙贏的事情。除了面對面的交流之外,一個好的郵件列表和BBS也是不錯的途徑。(詳細解釋可以參考《爲什麼你應該(從現在開始就)寫博客》第三節:”教是最好的學“)
    2.2) 整理筆記:經常整理你的筆記——如果你沒有做筆記,現在就開始——整理之前的筆記一來鞏固已經淡化的記憶,二來給你重新審視知識的機會。我常常發現對知識的首次記憶往往是有偏頗的,或者只看到了一個方面,或者只關注了一個點,一段時間之後再回來看往往能夠和這段時間以來的一些新思考和知識結合起來,得到更多的東西。留心一下你會發現記憶實際上是很脆弱的東西,而且我們對事物的首次理解幾乎肯定是不深入的。Tip:我知道你懶(我也是),所以爲了更好地創造整理筆記的機會,你可以使用一個不整理就難以檢索的電子筆記軟件,這雖然乍看上去是麻煩了一點,但他迫使你對知識隔一段時間就進行重讀,並分類——你的記憶同樣如此:良好分類的信息更容易提取。
    2.3) 書寫:將一段時間學習的知識按照一個主題系統地“串”起來大大地豐富了知識之間的關聯,平添無數提取線索。我經常做這個事情,這個博客上的文章幾乎都是此類文章,例如我始終關注一個主題:學習思維相關的科學(認知科學、心理學、行爲經濟學等等)如何能幫助我們進行更好的判斷、決策、學習、記憶和生活,我將這個大的主題分爲一些小的主題,例如“逃出你的肖申克”主要是總結思維中的盲點,以及如何避免這些盲點從而成爲更好的獨立思考者,作出更好的判斷與決策。“BetterExplained”系列則是按照小主題總結一些思維相關的知識,目的仍然是如何成爲更好的獨立思考者,對事物進行更理性的判斷;這些小主題都歸結在“思維改變生活”這個大的主題之下。(關於書寫的好處,詳細解釋可參考《書寫是更好的思考》)

3) 設身處地地“虛擬經歷”別人經歷過的事情:我們的自傳式記憶似乎是有某種單獨存儲機制的,一個證據是一些因基因上其他缺陷而導致所謂“天才綜合症”的傢伙具有超強的自傳式記憶(注意,不是超強的一般記憶,而是自傳式記憶)。另外我們在日常經驗中也知道,我們的記憶中關於哪些是自己的性格或做事方式,哪些是我們所瞭解的朋友的性格或做事方式,我們可是分得清清楚楚的。我們可以在不同場景中非常快速地揣測“某某在這種情況下會怎麼想”(這被稱爲 theory of mind ),卻不會將其與“我自己會怎麼想”混淆起來,證明在我們的記憶中,關於自己的知識和關於別人的知識是涇渭分明的。

對於經驗知識的學習來說,光是看着別人做或者聽着別人說還不夠,往往到了自己就想不起來,結果就是你雖然學到了知識,它卻不會在恰當的時候從你大腦中蹦出來,屬於“死”的知識。爲什麼會這樣,可能的原因是很多的,其中一個關鍵的原因也許是“別人的事情”和“自己的事情”在大腦中的加工方式是不一樣的,別人撞牆你也許不僅不疼還會幸災樂禍,自己擦破皮就齜牙咧嘴了;別人的糟糕事情似乎永遠不會發生到自己身上。所以我們總是難以從別人的經驗中獲得自己的教訓。一個彌補的辦法在於努力設想自己處於別人的境地,經歷別人所經歷的事情,感受它們,使它們和你的情緒記憶掛鉤(進化賦予我們的情緒是提取的絕佳線索,也是強化記憶的最佳催化劑),雖然仍然不夠親身經歷那麼深刻,但似乎已經是我們能做到的最好的辦法了。由於我們真切地設想了自己處於這些場景中,在我們設想的場景中我們是第一人稱視角,所以當以後遇到類似場景的時候就更容易回憶起當時的感受。

當然,另一個經常被號召的方法就是實踐,比起剛纔提到的“虛擬實踐”而言,實際實踐的印象自然要深刻得多。不過並不是所有的時候實際實踐都是必須或者可能的。例如你並不需要自己去傾家蕩產一次才能領會到什麼是金融市場中正確的風險控制——你甚至只需要在紙上演算一番就有數了。有證據表明非洲的一種魚甚至都能使用簡單的推理來替代實際經歷,例如,如果它和魚B有過一次衝突並失敗了,如果它觀察到魚B和魚C有一次衝突,魚B失敗了,它就能直接意識到它自己不是魚C的對手,從而避免所謂“直接去經歷一下”而可能導致的災難性後果(這裏的進化價值是顯而易見的)。

此外,很多時候你也無法真正遍歷每條人生路徑看看會發生什麼,你沒有這樣的時間資源,取而代之的是你只能通過別人的“替代經驗”,自己的“虛擬經歷”,來獲得儘量多的信息


4) 抽象和推廣:如果一件事情就是一件事情,那麼我們永遠也無法學習到“未來”的知識,結果就是每堵牆都要去自己撞一遍試試硬度。人類大腦最傑出的能力之一就是強大的歸納推理(inductive reasoning),或者我們常說的:泛化、推廣、舉一反三、抽象。意思都差不多,都是將特例中得到的規律推廣到一般情況。前面關於激光殺死腫瘤的那個實驗充分說明了抽象的價值所在,不加抽象的話,知識總是會和無關緊要(irrelevant)的細節掛鉤,被約束在狹窄的一個特定場景中,無法傳播,抽象使其在知識樹(for non-geeks:設想一顆倒長的樹,根在上)上上升一個或多個層次,從而能夠被運用到更多的分枝上。同樣,在遇到具體問題的時候也別忘了將問題也抽象一下,剔除不相關細節,使問題也從一個特定的分枝往上抽象,從而碰到之前泛化過的結論

以上這段介紹本身就有點抽象,不妨舉一個例子:我們從大量的經濟決策中得到一條適用範圍很廣的規律——經濟決策可以抽象爲對投入/回報比例的考量。這是知識獲取階段的抽象;而在問題求解階段,我們遇到決策問題就可以從投入/回報這個維度上來考量,而不是沒頭蒼蠅一樣這邊看着想想也對,一忽兒又覺得那個選項看看也對。如果不懂得看到問題的本質(如:經濟決策),便很難利用之前推廣出來的結論(如:投入/回報,風險估計等等),而是會被我們的原始大腦的一些可預期的非理性所控制(例如從衆、從權威、甚至最可怕的行爲陷阱——“推遲決策”),成爲正常的傻瓜。

5) 聯繫/比較自身的經歷:將別人的經歷或者通過閱讀和觀察得來的經歷和自身的經歷進行比較,常常能夠得到非常有價值的結論。“觀察”和“比較”本身就是獲得知識的一個重要途徑,例如:我之前做過某件事情,但不知道什麼原因失敗了;有一天我看到或閱讀到某個人做類似或同樣的事情,他成功了。我通過比較兩人的差別,可以比較靠譜地推測到底是什麼導致了我們的成功概率的差異。

值得注意的是:1) 樣本大小很關鍵:比較的個體樣本越少越容易產生錯誤歸因,最好多多觀察,多多比較和總結。2) 警惕“沉默的證據”、事後偏見、自利歸因:讀他人的傳記的時候,不管傳記是本人寫的還是傳記作家通過訪談寫的,都會有意無意地犯事後偏見,例如最常見的將成功歸因爲個人能力,忽略機遇因素。將偶然看作必然。

有一天我在書店看巴菲特的那本最近很火的自傳《滾雪球》,開篇就提到巴菲特小時候第一次滾雪球的場景,“1939午的冬天,9歲的巴菲特在院子裏玩雪。他把少量的積雪鏟到一塊,揉成一個雪球,然後把它放在地上慢慢滾動,雪球越滾越大.. 從此,巴菲特再也沒有停下腳步,目光投向白雪皚皚的整個世界.. ” (雖然你可以說這只是一種修辭或襯托,但不可否認的是它背後隱藏的是一種無法抗拒的歸因傾向)這種手法讀來令人倍感深沉,彷彿冥冥之中有一條強大而確定的因果之線,穿越60年光陰,將人一生所有的事情穿在一起。令人肅然起敬。然而這並不是事實,從一個單個個體的觀察角度來說,外界的不確定性因素實在太多了,機緣巧合的事情太多了。然而無論是作者本人還是“客觀”作家都很難抵抗這種演繹手法的誘惑,可嘆的是這已經是我們能夠了解他人的經歷,擁有“虛擬”的多重經歷的唯一途徑。

觀察、閱讀,並別忘帶着你的理性去審視(包括本文),弄清娛樂是娛樂,知識是知識,如果你想真正得到一些知識,最好過濾一下你的信息。否則你只是在別人的思考中得意着。


本文來自CSDN博客,轉載請標明出處:http://blog.csdn.net/pongba/archive/2009/03/29/4033477.aspx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