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筆記之-51單片機IO口詳解

前言

  對單片機的控制,其實就是對I/O口的控制,無論單片機對外界進行何種控制,或接受外部的何種控制,都是通過I/O口進行的。51單片機每個IO端口結構都有差異,都各有各的特點。在平時的應用中,特別是設計外圍硬件的時候,如果不瞭解其內部結構的話設計起來也許會有問題(特別是用到P0口),所以好好了解每個端口的結構是非常有必要的。再有一點是51單片機的引腳不像STM32那樣可以支持重映射,所以硬件佈局的時候也要注意這一點。下面就是在網上找的一點資料,整理如下:


51單片機I/O口內部結構

1.1P0端口的結構及工作原理

     P0口結構圖

                P0端口8位中的一位結構圖

  由上圖可見,P0端口由鎖存器、輸入緩衝器、切換開關、一個與非門、一個與門及場效應管驅動電路構成。圖的右邊,標號爲P0.X引腳的圖標,也就是說P0.X引腳可以是P0.0到P0.7的任何一位,即在P0口有8個與上圖相同的電路組成。
下面,我們先介紹一下組成P0口的每個單元部份:

- 輸入緩衝器:在P0口中,有兩個三態的緩衝器,三態門有三個狀態,即在其的輸出端可以是高電平、低電平,同時還有一種就是高阻狀態(或稱爲禁止狀態)。要讀取D鎖存器輸出端Q的數據,那就得使讀鎖存器的這個緩衝器的三態控制端(上圖中標號爲‘讀鎖存器’端)有效。下面一個是讀引腳的緩衝器,要讀取P0.X引腳上的數據,也要使標號爲‘讀引腳’的這個三態緩衝器的控制端有效,引腳上的數據纔會傳輸到我們單片機的內部數據總線上。
- D鎖存器:構成一個鎖存器,通常要用一個時序電路,一個觸發器可以保存一位的二進制數(即具有保持功能),在51單片機的32根I/O口線中都是用一個D觸發器來構成鎖存器的。上圖中的D鎖存器,D端是數據輸入端,CP是控制端(也就是時序控制信號輸入端),Q是輸出端,Q非是反向輸出端。對於D觸發器來講,當D輸入端有一個輸入信號,如果這時控制端CP沒有信號(也就是時序脈衝沒有到來),這時輸入端D的數據是無法傳輸到輸出端Q及反向輸出端Q非的。如果時序控制端CP的時序脈衝一旦到了,這時D端輸入的數據就會傳輸到Q及Q非端。數據傳送過來後,當CP時序控制端的時序信號消失了,這時,輸出端還會保持着上次輸入端D的數據(即把上次的數據鎖存起來了)。如果下一個時序控制脈衝信號來了,這時D端的數據纔再次傳送到Q端,從而改變Q端的狀態。
- 多路開關 :在51單片機中,當內部的存儲器夠用(也就是不需要外擴展存儲器時,這裏講的存儲器包括數據存儲器及程序存儲器)時,P0口可以作爲通用的輸入輸出端口(即I/O)使用,對於8031(內部沒有ROM)的單片機或者編寫的程序超過了單片機內部的存儲器容量,需要外擴存儲器時,P0口就作爲‘地址/數據’總線使用。那麼這個多路選擇開關就是用於選擇是做爲普通I/O口使用還是作爲‘數據/地址’總線使用的選擇開關了。上圖中,當多路開關與下面接通時,P0口是作爲普通的I/O口使用的,當多路開關是與上面接通時,P0口是作爲‘地址/數據’總線使用的。

- 輸出驅動部份:從上圖中我們已看出,P0口的輸出是由兩個MOS管組成的推拉式結構,也就是說,這兩個MOS管一次只能導通一個,當V1導通時,V2就截止,當V2導通時,V1截止。
- 與門、與非門:門電路是起開關作用的集成電路,根據開放的條件不同,而分爲與門、非門、與非門等等。這裏的知識點比較簡單,這裏就不詳細說明了。

1.2P0作爲I/O端口使用時的工作原理

  1.2.1P0作爲普通I/O端口使用時的工作原理

     P0口作爲I/O端口使用時,多路開關的控制信號爲0(低電平),多路開關的控制信號同時與與門的一個輸入端是相接的,我們知道與門的邏輯特點是“全1出1,有0出0”那麼控制信號是0的話,這時與門輸出的也是一個0(低電平),與門的輸出是0,V1管就截止,在多路控制開關的控制信號是0(低電平)時,多路開關是與鎖存器的Q非端相接的(即P0口作爲I/O口線使用)。
      
  - P0口用作I/O口時,其由數據總線向引腳輸出(即輸出狀態Output)的工作過程:
      這裏寫圖片描述
             
  當寫鎖存器信號CP 有效,數據總線的信號→鎖存器的輸入端D→鎖存器的反向輸出Q非端→多路開關→V2管的柵極→V2的漏極到輸出端P0.X。我們知道,當多路開關的控制信號爲低電平0時,與門輸出爲低電平,V1管是截止的,所以作爲輸出口時,P0是漏極開路輸出,類似於OC門,當驅動上接電流負載時,需要外接上拉電阻。

  P0口用作I/O口線,其由引腳向內部數據總線輸入(即輸入狀態Input)的工作過程:
   
數據輸入時(讀P0口)有兩種情況
1、讀引腳
讀芯片引腳上的數據,讀引腳數時,讀引腳緩衝器打開(即三態緩衝器的控制端要有效),通過內部數據總線輸入。
      讀引腳 

2、讀鎖存器
通過打開讀鎖存器三態緩衝器讀取鎖存器輸出端Q的狀態。
      讀鎖存器

  在輸入狀態下,從鎖存器和從引腳上讀來的信號一般是一致的,但也有例外。例如,當從內部總線輸出低電平後,鎖存器Q=0,Q非=1,場效應管T2開通,端口線呈低電平狀態。此時無論端口線上外接的信號是低電乎還是高電平,從引腳讀入單片機的信號都是低電平,因而不能正確地讀入端口引腳上的信號。又如,當從內部總線輸出高電平後,鎖存器Q=1,Q非=0,場效應管T2截止。如外接引腳信號爲低電平,從引腳上讀入的信號就與從鎖存器讀入的信號不同。爲此,8031單片機在對端口P0一P3的輸入操作上,有如下約定:爲此,8051單片機在對端口P0一P3的輸入操作上,有如下約定:凡屬於讀-修改-寫方式的指令,從鎖存器讀入信號,其它指令則從端口引腳線上讀入信號。
讀-修改-寫指令的特點是,從端口輸入(讀)信號,在單片機內加以運算(修改)後,再輸出(寫)到該端口上。這樣安排的原因在於讀-修改-寫指令需要得到端口原輸出的狀態,修改後再輸出,讀鎖存器而不是讀引腳,可以避免因外部電路的原因而使原端口的狀態被讀錯。

  1.2.2P0作爲地址/數據複用口使用時的工作原理

  這時多路開關‘控制’信號爲‘1’,‘與門’解鎖,‘與門’輸出信號電平由“地址/數據”線信號決定;多路開關與反相器的輸出端相連,地址信號經“地址/數據”線→反相器→V2場效應管柵極→V2漏極輸出。
  當P0作爲地址/數據總線使用時,在讀指令碼或輸入數據前,CPU自動向P0口鎖存器寫入0FFH,破壞了P0口原來的狀態。因此,不能再作爲通用的I/O端口。以後在系統設計時務必注意在程序中不能再含有以P0口作爲操作數(包含源操作數和目的操作數)的指令。

      P0口作地址線控1地0
  當控制信號爲1,地址信號爲“0”時,與門輸出低電平,V1管截止;反相器輸出高電平,V2管導通,輸出引腳的地址信號爲低電平。(藍色字體爲電平)
      P0作地址線控1地1
   反之,控制信號爲“1”、地址信號爲“1”,“與門”輸出爲高電平,V1管導通;反相器輸出低電平,V2管截止,輸出引腳的地址信號爲高電平。請看下圖(藍色字體爲電平)
  可見,在輸出“地址/數據”信息時,V1、V2管是交替導通的,負載能力很強,可以直接與外設存儲器相連,無須增加總線驅動器。
      P0作數據線.png
  P0口又作爲數據總線使用。在訪問外部程序存儲器時,P0口輸出低8位地址信息後,將變爲數據總線,以便讀指令碼(輸入)。
  在取指令期間,“控制”信號爲“0”,V1管截止,多路開關也跟着轉向鎖存器反相輸出端Q非;CPU自動將0FFH(11111111,即向D鎖存器寫入一個高電平‘1’)寫入P0口鎖存器,使V2管截止,在讀引腳信號控制下,通過讀引腳三態門電路將指令碼讀到內部總線。
   如果該指令是輸出數據,如MOVX @DPTR,A(將累加器的內容通過P0口數據總線傳送到外部RAM中),則多路開關“控制”信號爲‘1’,“與門”解鎖,與輸出地址信號的工作流程類似,數據據由“地址/數據”線→反相器→V2場效應管柵極→V2漏極輸出。
  如果該指令是輸入數據(讀外部數據存儲器或程序存儲器),如MOVX A,@DPTR(將外部RAM某一存儲單元內容通過P0口數據總線輸入到累加器A中),則輸入的數據仍通過讀引腳三態緩衝器到內部總線,其過程類似於上圖中的讀取指令碼流程圖。

2.P1端口的結構及工作原理

  P1口的結構最簡單,用途也單一,僅作爲數據輸入/輸出端口使用。輸出的信息有鎖存,輸入有讀引腳和讀鎖存器之分。P1端口的一位結構見下圖.
      P1口結構圖.png

   由圖可見,P1端口與P0端口的主要差別在於,P1端口用內部上拉電阻R代替了P0端口的場效應管T1,並且輸出的信息僅來自內部總線。由內部總線輸出的數據經鎖存器反相和場效應管反相後,鎖存在端口線上,所以,P1端口是具有輸出鎖存的靜態口
  當要正確地從引腳上讀入外部信息,必須先使場效應管關斷,以便由外部輸入的信息確定引腳的狀態。爲此,在作引腳讀入前,必須先對該端口寫入l。具有這種操作特點的輸入/輸出端口,稱爲準雙向I/O口。8051單片機的P1、P2、P3都是準雙向口。P0端口由於輸出有三態功能,輸入前,端口線已處於高阻態,無需先寫入l後再作讀操作。
  P1口的結構相對簡單,前面我們已詳細的分析了P0口,這裏我就不多論述了。單片機復位後,各個端口已自動地被寫入了1,此時,可直接作輸入操作。如果在應用端口的過程中,已向P1一P3端口線輸出過0,則再要輸入時,必須先寫1後再讀引腳,才能得到正確的信息。此外,隨輸入指令的不同,H端口也有讀鎖存器與讀引腳之分。

3.P2端口的結構及工作原理

  P2端口的一位結構見下圖:
        這裏寫圖片描述

  P2端口在片內既有上拉電阻,又有切換開關,所以P2端口在功能上兼有P0端口和P1端口的特點。這主要表現在輸出功能上,當切換開關向下接通時,從內部總線輸出的一位數據經反相器和場效應管反相後,輸出在端口引腳線上;當多路開關向上時,輸出的一位地址信號也經反相器和場效應管反相後,輸出在端口引腳線上。
  對於8031單片機必須外接程序存儲器才能構成應用電路(或者我們的應用電路擴展了外部存儲器),而P2端口就是用來週期性地輸出從外存中取指令的地址(高8位地址),因此,P2端口的多路開關總是在進行切換,分時地輸出從內部總線來的數據和從地址信號線上來的地址。因此P2端口是動態的I/O端口。輸出數據雖被鎖存,但不是穩定地出現在端口線上。其實,這裏輸出的數據往往也是一種地址,只不過是外部RAM的高8位地址。
  在輸入功能方面,P2端口與P0和H端口相同,有讀引腳和讀鎖存器之分,並且P2端口也是準雙向口。P2端口的主要特點包括:
①不能輸出靜態的數據;
②自身輸出外部程序存儲器的高8位地址;
②執行MOVX指令時,還輸出外部RAM的高位地址,故稱P2端口爲動態地址端口。
即然P2口可以作爲I/O口使用,也可以作爲地址總線使用。
  下面簡單分析下它的兩種工作狀態。
  1、作爲I/O端口使用時的工作過程
當沒有外部程序存儲器或雖然有外部數據存儲器,但容易不大於256B,即不需要高8位地址時(在這種情況下,不能通過數據地址寄存器DPTR讀寫外部數據存儲器),P2口可以I/O口使用。這時,“控制”信號爲“0”,多路開關轉向鎖存器同相輸出端Q,輸出信號經內部總線→鎖存器同相輸出端Q→反相器→V2管柵極→V2管9漏極輸出。
由於V2漏極帶有上拉電阻,可以提供一定的上拉電流,負載能力約爲8個TTL與非門;作爲輸出口前,同樣需要向鎖存器寫入“1”,使反相器輸出低電平,V2管截止,即引腳懸空時爲高電平,防止引腳被鉗位在低電平。讀引腳有效後,輸入信息經讀引腳三態門電路到內部數據總線。
  2、作爲地址總線使用時的工作過程
P2口作爲地址總線時,“控制”信號爲‘1’,多路開關車向地址線(即向上接通),地址信息經反相器→V2管柵極→漏極輸出。由於P2口輸出高8位地址,與P0口不同,無須分時使用,因此P2口上的地址信息(程序存儲器上的A15~A8)功數據地址寄存器高8位DPH保存時間長,無須鎖存。

4.P3端口的結構及工作原理

  P3口是一個多功能口,它除了可以作爲I/O口外,還具有第二功能,P3端口的一位結構見下圖。
      這裏寫圖片描述
  由上圖可見,P3端口和Pl端口的結構相似,區別僅在於P3端口的各端口線有兩種功能選擇。當處於第一功能時,第二輸出功能線爲1,此時,內部總線信號經鎖存器和場效應管輸入/輸出,其作用與P1端口作用相同,也是靜態準雙向I/O端口。當處於第二功能時,鎖存器輸出1,通過第二輸出功能線輸出特定的內含信號,在輸入方面,即可以通過緩衝器讀入引腳信號,還可以通過替代輸入功能讀入片內的特定第二功能信號。由於輸出信號鎖存並且有雙重功能,故P3端口爲靜態雙功能端口
  P3口的特殊功能(即第二功能):

I/O口 第二功能 信號名稱
P3.0 RXD 串行數據接收
P3.1 TXD 串行數據發送
P3.2 INT0 外部中斷0申請
P3.3 INT1 外部中斷1申請
P3.4 T0 定時器/計數器0計數輸入
P3.5 T1 定時器/計數器1計數輸入
P3.6 WR 外部RAM寫選通
P3.7 RD 外部RAM讀選通

  在應用中,如不設定P3端口各位的第二功能(WR,RD信叼的產生不用設置),則P3端口線自動處於第一功能狀態,也就是靜態I/O端口的工作狀態。在更多的場合是根據應用的需要,把幾條端口線設置爲第二功能,而另外幾條端口線處於第一功能運行狀態。在這種情況下,不宜對
 

總結

  

  當P0作爲I/O口使用時,特別是作爲輸出時,輸出級屬於開漏電路,必須外接上拉電阻纔會有高電平輸出;如果作爲輸入,必須先向相應的鎖存器寫“1”,纔不會影響輸入電平。當CPU內部控制信號爲“1”時,P0口作爲地址/數據總線使用,這時,P0口就無法再作爲I/O口使用了。P1、P2 和P3 口爲準雙向口, 在內部差別不大, 但使用功能有所不同。
  
  P1口是用戶專用 8 位準雙向I/O口, 具有通用輸入/輸出功能, 每一位都能獨立地設定爲輸入或輸出。當有輸出方式變爲輸入方式時, 該位的鎖存器必須寫入“1”, 然後才能進入輸入操作。
  
  P2口是 8 位準雙向I/O口。外接I/O設備時, 可作爲擴展系統的地址總線, 輸出高8位地址, 與P0 口一起組成 16 位地址總線。 對於 8031 而言, P2 口一般只作爲地址總線使用, 而不作爲I/O線直接與外部設備相連。
  
  P3口和Pl口的結構相似,區別僅在於P3端口的各端口線有兩種功能選擇。
  
  在無片外擴展存儲器的系統中,這4個端口的每一位都可以作爲準雙向通用I/O端口使用(這裏注意:準51的P0口在作爲I/O口使用時,是開漏結構,在實際應用中通常要添加上拉電阻;P1、P2、P3都是準雙向I/O,內部有上拉電阻,既可作爲輸入又可以作爲輸出)。
  
  在具有片外擴展存儲器的系統中,P2口作爲高8位地址線,P0口分時作爲低8位地址線和雙向數據總線。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