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橋命運難測

  最近,整個通信業最爲期盼的中國移動TD-SCDMA招標結果浮出水面,在這份決定中國3G未來市場格局和走向的名單中,中興和大唐成爲最大的贏家,分別獲得了40%多和30%多的份額,雖然略高於坊間傳聞的數字,但基本屬於意料之中。令人頗感意外的是,在TD陣營中佔有相當重要位置的鼎橋卻只獲得了13%左右的份額。這個數字遠遠低於圈內人士之前普遍預測的20%~30%——這正是鼎橋自己確定的競標份額底線。
     
  招標結果出來之後,鼎橋上下籠罩在一片沮喪和失望的情緒之中,一位中層管理人員說:“這個結果非常不好。” 僅僅在半個月前鼎橋成立兩週年慶典上,鼎橋CEO孟樂還信誓旦旦地表示:“鼎橋有望在中國移動招標中奪取50%的訂單份額。”兩個數字間的巨大落差再次證明了鼎橋在這輪較量中的完敗境遇。
     
  鼎橋的麻煩仍在繼續。由於招標結果出人意料地差,關於鼎橋未來命運的各種傳言和猜測迅速流傳開來。有消息稱,華爲將從合資公司中抽身而退,令起爐竈。而在鼎橋內部,受到招標結果的影響,也是人心思動,一名來自華爲的研發人員表示:“如果可以選擇,他很想回到華爲去。”諾基亞、西門子合併之後的諾西公司從4月1日起開始正式運營,諾基亞、西門子、鼎橋之前的關係也急需梳理。一切使得鼎橋未來的命運充滿懸念。
     
  鼎橋另一個備受關注的原因是它的“混血兒”血統,華爲、西門子以及後來進入的諾基亞,都是業內舉足輕重的企業,鼎橋的未來也決定了它們在TD上的走向,而這些公司在TD上的作爲從某種程度上也會對TD全局產生重要影響。

  基因隱患
     
  內部人士透露:“在此次招標中,鼎橋的報價是完全按照成本加利潤來計算的,根本沒有考慮市場因素,結果鼎橋的報價比中興要高60%。”鼎橋將這一失誤歸結爲“經驗不足”,但擁有百年曆史的西門子和在國際市場上咄咄逼人的華爲,哪一個會真的缺乏經驗呢?
     
  這一輪參加競標的幾家中外企業可以分爲四大陣營——大唐系(包括大唐移動、烽火、上海貝爾阿爾卡特、廣州新郵通),中興系(包括中興通訊、愛立信),鼎橋系(包括華爲、西門子),普天系(包括普天、諾基亞),其中從基因層面上看,最複雜的便是鼎橋。
     
  和很多公司之間的合作不同,西門子和華爲合資成立鼎橋,更多的不是因爲技術或者產品上的互補,而是各取所需。
     
  西門子和大唐是最早進行TD-SCDMA研究的“先驅”,但後來西門子與大唐在TD的發展方向上產生了嚴重分歧,最後不得不分道揚鑣。這時候的西門子處於比較尷尬的境地,既不想再追加更多的投入,又對已有的付出心存不甘。而華爲在3G方面主攻WCDMA,雖然對TD並不看好,但作爲中國通信企業的代表,還是希望有所表示。這個時候,政府在中間起到了相當關鍵的作用。作爲中國的3G標準,從政府的角度來看,無論是西門子,還是華爲,都是推動TD產業發展的重要力量。在政府的撮合下,2004年底,兩家公司達成了合資意向。鼎橋可以保住其TD上多年的心血和成果,而華爲則可以以資本的手段進入到TD陣營,避免了在TD上白紙一張的難堪。
     
  從當時的情況來看,這的確是個一舉兩得的好辦法,但由於兩家公司合作的目的更多地是爲了母公司的利益,這也成了鼎橋最大的隱患。從兩年的運營來看,1加1非但沒有大於2,甚至小於1。鼎橋中一位來自華爲的員工說:“兩家公司並沒有形成合力,更不用說文化的融合了,在鼎橋中有明顯的‘西門子系’和‘華爲系’。”
     
  在研發上,兩家母公司各自爲戰的局面體現得最爲明顯。西門子做Node B(無線基站),華爲做RNC(無線網絡控制器)。西門子的研發人員全部在北京的鼎橋總部,而原華爲的研發力量則是在上海金貿大廈寫字樓5層。在3G系統中,RNC和Node B是不可分割的兩部分,但在鼎橋,卻一直是完全割裂的,很多技術平臺都難以整合。知情人透露:“鼎橋在中移動招標中的失利,很重要的原因之一是鼎橋沒有分佈式的小基站方案,而中移動對這種方案非常有興趣。奇怪的是,華爲在WCDMA的分佈式小基站上處於全球領先的位置,可就是整合不到鼎橋的整體方案中去。”
     
  在另外一個頗有些戲劇性的事件中,也能夠看出鼎橋公司內兩種勢力的博弈。鼎橋現任CEO德國人孟樂是在離職一年後官復原職的。孟樂是西門子中資格最老的TD技術專家,在合資公司剛成立的時候出任CEO。5個月後,也就是2005年8月,楊薏浩接替了孟樂。據說,楊薏浩有良好的運營商人脈和銷售經驗,當時,這一人事變動被解讀爲是鼎橋將要正式進入市場的信號。但僅僅過了一年,孟樂重任鼎橋CEO。內部人是這樣解釋楊薏浩的離去的:“作爲一個公司,原西門子人和原華爲人之間缺乏起碼的信任,楊薏浩的想法大都無法實施。他最後實在是無能爲力了,只好選擇低調離職。”
     
  在華爲人的眼中,德國人刻板、固執,而在德國人的感受中,華爲人的強權文化不可一世。這兩種基因結合在一起,恐怕很難衍生出更優秀的基因。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