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培養計劃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培養計劃
 
本培養計劃由培養方案、教學進程計劃、教學執行計劃三部分內容組成。其中,培養方案是關於本專業本科人才培養的總體思路和基本模式;教學進程計劃是所有課程的信息和進程的詳細描述;教學執行計劃是按照基本學制設計的各學期課程安排建議。
 
第一部分:培養方案
一、        基本學制與學習年限
基本學制 四年   學習年限 3至6年
二、        學位授予
工學學士學位
三、        專業定位
作爲一級學科,繼續保持專業特色,擠身國內先進行列,逐步增強專業優勢,提高國際知名度。
四、        培養目標
本專業是計算機科學理論與技術相結合的寬口徑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較高的道德文化修養和科學素質,較強的學習與交流能力,堅實的外語、數學、電子等理論基礎,較深入地掌握計算機系統及應用的專業基礎理論和現代專業技術,具有較強實踐能力和一定創新意識,學生畢業後,能從事計算機軟、硬件系統級和應用級的科學研究、技術開發、教學和管理等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五、畢業生應具備的業務知識和能力
1、掌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
2、掌握計算機系統分析和設計的基本理論和實現技術;
3、掌握綜合運用計算機科學理論和專業知識的基本方法;
4、掌握研究和開發計算機軟、硬件系統的基本方法;
5、瞭解與計算機技術相關的政策和法規;
6、瞭解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前沿動態;
7、具有初步的計算機應用類項目的規劃和設計能力。
8、具有一定的創新精神和一定的科研能力。
9、具有獲取信息和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綜合能力。
 
六、培養方案基本框架
1、基本框架
2框架說明
(1) 學分分佈
總學分195學分,其中理論教學101學分,佔總學分比例爲51.3%;實踐教學40學分,佔總學分比例爲20.5%;理論與實踐教學通選學分爲54學分,佔總學分比例爲28.2%。因此,理論教學最多155學分,佔總學分比例爲79.5%;實踐教學最多95學分,佔總學分比例爲48.7%。
從性質上看,選修課60學分,佔總學分比例爲30.8%。
具體學分分佈如表1所示。
表1  培養方案基本框架學分分佈
課程性質
 
課程層次
理論教學
實踐教學
理論與實踐
通選
合計
必修
選修
小計
必修
選修
小計
通識教育
綜合基礎
15
 
15
3
6
9
8
32
基本技能
17
 
17
2
 
2
4
23
小計
32
 
32
5
6
11
12
55
學科門類教育
學科門類基礎
25
 
25
4
 
4
4
33
大類專業基礎
36.5
 
36.5
5
 
5
12
53.5
專業
7.5
 
7.5
  20
 
20
11
38.5
小計
69
 
69
29
 
29
27
125
自主教育
 
 
15
15
合計
 
 
 
 
 
 
 
195
      注:理論課程教學和實驗課程教學每16~18學時計1學分;
集中實踐教學(包括課程設計、實習、畢業設計等)每週計1學分。
 
(2)   必修理論課程及學位理論課程
必修理論課程32門,其中學位課程11門,共計 50學分   
課程名稱
是否學位課程
學時
理論
學時
實踐
學時
上機
學時
建議修
課學期
先修課程
1
大學生思想品德修養
 
1.5
24
24
 
 
1
 
2
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
 
2
32
32
 
 
2
 
3
政治經濟學原理
 
2
32
32
 
 
4
 
4
毛澤東思想概論
 
1.5
24
24
 
 
3
 
5
鄧小平理論與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
 
2.5
40
40
 
 
5
 
6
法律基礎
 
1.5
24
24
 
 
6
 
7
形勢教育
 
1
56
56
 
 
1-7
 
8
軍事理論
 
1
16
16
 
 
1
 
9
體育Ⅰ
 
2
32
32
 
 
1
 
10
大學英語Ⅰ,Ⅱ,Ⅲ,Ⅳ
16
64*4
256
 
 
1-4
 
11
微積分(B) Ⅰ,Ⅱ
10
160
160
 
 
1-2
 
12
大學物理(A)Ⅰ,Ⅱ
 
8
128
128
 
 
2-3
 
13
幾何與代數(B) Ⅰ
 
3.5
56
56
 
 
1
微積分
14
隨機數學(B)Ⅰ
 
3.5
56
56
 
 
4
微積分
15
計算機科學技術導論Ⅰ,Ⅱ
 
1
16
16
 
 
1,4
 
16
科研技能培訓Ⅰ,Ⅱ
 
1
16
16
 
 
4,5
 
17
電路分析基礎
 
3
48
48
 
 
2
 
18
模擬電子技術
 
3
48
48
 
 
3
 
19
數字電子技術
 
3
48
48
 
 
3
電路分析基礎 模擬電子技術
20
高級語言程序設計
 
3
48
40
 
8
1
 
21
圖論及其算法
 
1.5
24
24
 
 
4
微積分
22
離散數學
 
4
64
64
 
 
3
微積分
23
數據結構(A)
4
64
52
 
12
5
高級語言
24
計算機組成原理
3
48
48
 
 
4
數字邏輯電路
25
操作系統
4
64
64
 
 
6
數據結構 彙編語言
26
彙編語言程序設計
2
32
24
 
10
4
計算機組成原理
27
編譯原理
3
48
48
 
 
6
高級語言 數據結構
28
計算機體系結構
2
32
32
 
 
6
計算機組成原理
29
接口技術
2
32
32
 
 
5
組成原理 彙編語言
30
數據庫系統原理
2
32
32
 
 
6
操作系統 編譯原理
31
計算機網絡原理
 
2
32
32
 
 
5
操作系統
32
軟件工程
 
1.5
24
24
 
 
7
數據庫原理
3)必修實踐課程及學位實踐課程 共計22學分
課程名稱
是否學位課程
週數
學時
實驗
學時
上機
學時
建議修
課學期
先修課程
1
軍事訓練
 
3
3
 
 
 
2
 
2
電子工藝實習
 
1
2
 
 
 
3
 
3
英語四級認證
1
 
 
 
 
4
 
4
物理實驗Ⅰ,Ⅱ
 
4
 
64
64
 
2-3
大學物理
 
模擬電子技術實驗(B)
 
1
 
16
16
 
3
模擬電子技術
5
數字電子技術實驗(B)
 
1
 
16
16
 
3
數字電子技術
6
計算機組成原理實驗
1
 
16
16
 
4
計算機組成原理
7
操作系統實驗
1
 
16
16
 
6
操作系統
8
編譯原理實驗
1
 
16
16
 
6
編譯原理
9
接口技術實驗
1
 
16
16
 
5
接口技術
10
數據庫系統原理實驗
1
 
16
16
 
6
數據庫系統原理
11
計算機網絡原理實驗
1
 
16
16
 
5
計算機網絡原理
12
軟件工程實踐
 
1
 
16
16
 
7
軟件工程
13
畢業實習+畢業設計
16
 
 
 
 
8
 
4選修課程(含理論與實踐)的組織與時間安排
本框架按教學層次設置了綜合基礎、基本技能、學科門類基礎、大類專業基礎、專業特色和專業擴展6類選修課程模塊,各模塊均包含理論與實踐選修課程。其中,綜合基礎、基本技能及學科門類基礎選修課程爲全校性選修課程,主要包括社會科學、人文科學與藝術、經濟與管理、自然科學、國防建設、體育、英語、計算機技術、數學、物理和化學等方面理論與實踐選修課程;大類專業基礎、專業特色和專業拓展選修課程大多爲學院開設的選修課程,主要包括電子技術基礎類、計算機數學類、計算機軟件類、計算機硬件類、計算機網絡類的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程,還包括軟件工程專業、生物醫學專業、通信技術專業和自動控制專業的拓展課程。
此外,還爲有不同基礎與需要的學生開設了基於研究的選修課程,以及加強有關公共基礎、專業基礎方面的選修課程和專業對口性較強的選修課程。
本框架根據選修課程的選學範圍要求分爲模塊選修和非模塊選修(通選)兩種,共計60學分。其中,模塊選修指在相應模塊的課程範圍內選擇課程,並有最低的學分要求;非模塊選修(通選)則不受上述選修課程模塊的限制,可通過選修全校各類課程、各學院開設的課程,以及參加學校認可的學科競賽、證書認證、科技活動、社團活動等各種課外活動來獲取學分。本框架中的自主教育層即屬於非模塊選修(通選)的範疇。
這裏有必要指出,在綜合基礎與基本技能選修課程模塊中,體育類選修課程又有最低學分要求,亦即規定了必選學分。
全校性選修課程每學期開設一次;學院選修課程每學年開設一次,並在教學執行計劃中列出。各教學模塊選修課程的總學分數均比各教學模塊要求學生完成的選修學分數高出至少2倍以上,爲學生提供更多的選擇機會。
 

七、課程組合要求與建議

本培養方案在學習年限、課程組合、課程學習時間安排等方面爲學生提供了較大的自主選擇空間,學生應根據自身特點及畢業志向(如提前或延期畢業、保研、考研、就業、選學第二專業等)組合課程,形成個性化學習方案和學習計劃。學生在進行必修課程的進程設計和選修課程的選擇安排時,要注意課程的先後修關係和知識的系統性,尤其要注意設計好自主教育選學模塊。具體建議如下:
(1)   計劃四年完成學業的學生,第一學期至第六學期每學期所安排的總學分建議控制在25~27之間,第七學期建議控制在20~21,第八學期建議控制在16~17。學生對每學期的選課模塊應合理搭配,以保證在四年內完成各教學模塊對選修學分的要求。同時也要注意校、院兩級選修課程的適當搭配,一般每學期選學的全校性選修課程不要超過6學分。
(2)   計劃提前畢業的學生,每學期所安排的總學分建議控制在3234之間。學生應根據必修課程的先後修關係確定必修課程的學習進程,在此基礎上,再根據每學期安排的必修課程情況確定選修課程。
(3)   擬保研或本碩連讀、本碩博連讀的學生,應注重基礎課程及大類專業基礎課程的學習,特別要在數學、英語、計算機三個方面打下堅實的基礎。第七學期最好能根據導師的指導,選修若干門專業拓展課程,積極參加科研實踐,開展基於研究的學習與實踐,爲今後的研究生階段學習作好準備。
(4)   擬考研的學生,應於第六學期前完成必修理論課程及實踐課程的學習(畢業設計除外),並基本修滿培養方案各模塊要求的學分。第七學期可通過選修兩課綜合訓練、英語綜合訓練、數學綜合訓練等校選課程以及專業基礎綜合訓練等院選課程進一步夯實公共基礎和專業基礎,爲考研作好準備。
(5)   擬畢業後就業的學生,應結合就業意願加強大類專業基礎課程及專業特色課程的學習。在第七學期的第八週之前基本修滿本培養方案規定的必修課程學分和各教學模塊要求的選修學分,同時要加強擬就業領域相應專業方向課程的學習,積極爲就業創造條件。第七學期後八週,學生應根據就業需要進一步加強專業對口課程的學習,並可選擇就業實習,爲參加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
(6)   擬選學第二專業的學生,可利用自主教育學分有意識地選學第二專業要求的課程。對於原專業與第二專業培養方案中相同或相近的課程,建議選學學分要求高的課程,以滿足兩個專業的共同要求。
(7)   擬參加學校與國外大學本科生交流項目的學生,應加強大學英語課程的學習,特別要通過英語技能訓練,提高英語聽說能力,同時,還要注意學好對方所要求的一些課程,爲到國外大學學習作好準備。

八、文化素質與實踐能力、創新精神的培養

1.文化素質培養
培養方案中,除在通識教育層增設了人文科學與藝術方面課程供學生選修,以彌補工科大學生文化、藝術知識不足外,還採取了如下幾項措施提高學生的文化、藝術修養:
(1)   開設大學語文課程,對語文程度達不到要求的學生,明確了選修大學語文課的規定;
(2)   向學生推薦人文書籍閱讀目錄,指導每位學生每學年至少讀一本中外文學名著或文化、藝術基本理論方面的書籍,並根據讀書心得及有關考覈評定學分;
(3)   鼓勵學生積極參加文化、藝術類社團活動,並視參與程度給予相應學分;
(4)   舉辦寫作、演講、辯論等競賽,對參加者和取得成績者給予相應學分;
(5)   鼓勵學生積極向校報和校外報刊雜誌投稿,對稿件被採用的學生給予相應學分。
2實踐能力、創新精神的培養
培養方案中,除在通識教育層和學科門類基礎教育層增設了有關理論與實踐課程供學生選修之外,還採取如下多項措施加強對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培養:
(1)   在大類專業基礎、專業主修和專業特色的各層教學中,大幅度增設了實踐教學課程,尤其是綜合性的課程設計,加強對學生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
(2)   在本學科專業的各類實驗室,增設開放(自主)實驗項目,鼓勵有興趣、有能力的學生進入實驗室,並根據實驗項目完成情況給予相應的學分;
(3)   通過開設的綜合實踐課程及參與科研項目,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應變能力與團隊精神;
(4)   鼓勵學生參加有關的技能培訓以及國家、省(市)、國內外知名企業組織的相應證書考試,並給予學分;
(5)   推出就業實習、掛職鍛鍊和兼職助學等新的社會實踐項目,並根據實踐時間和效果給予相應學分;
(6)   開設“科研技能訓練”系列講座,幫助學生掌握科技文獻檢索、數據採集與分析、科研報告與科技論文撰寫等開展科學研究的一些基本技能;
(7)   在大學二、三年級中,選拔學有餘力、能力強的學生參加教師的科研工作,在導師的指導下,通過選修基於研究方面的課程、參與科研實踐以及提前進行畢業設計等辦法,結合免試推薦研究生工作,培養一批有科研潛質的尖子學生。

九、畢業及學位標準

1.畢業標準
修滿本培養方案規定學分並符合學校學籍與學生管理條例的學生,可獲得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本科畢業證書。
2.學位標準
達到學位課程成績要求並符合學校學籍與學位管理條例的畢業生,經校學位委員會審覈批准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十、選學第二專業要求

選本專業爲第二專業的學生,除修滿原專業培養方案規定學分外,還要完成本專業培養方案以下課程的學習:
(1)   學位課程(理論與實踐);
(2)   大類專業基礎必修課程和專業主修課程(理論與實踐);
(3)   專業特色課程(理論與實踐共選修14學分)。
若原專業有與上述相同或相近的課程,可由學院根據就高不就低的原則進行認定,亦即原專業有關課程檔次只有在不低於第二專業相應課程檔次的情況下,纔可以被認定。
附件一:全校通識教育中的綜合基礎選修課程(理論與實踐)節選
附件二:全校通識教育中的基本技能選修課程(理論與實踐)節選
附件三:學科門類基礎選修課程(理論與實踐)
附件四:2003年認定的證書認定目錄
 
 
第三部分:教學執行計劃
本教學執行計劃按基本學制設計,學生可參照該計劃合理安排學習進程。擬四年畢業的學生可基本按照該計劃執行,擬提前或推遲畢業的學生可參照該計劃進行調整。
基本學制四年共包含八個學期。其中,第一至第六學期的前18周主要用於理論教學,後3周主要用於實踐教學。第七學期分成兩個半學期,前8周主要安排學院的選修課程;後13周供學生根據自身發展的需要選修保研、考研和就業等方面的相關課程;第八學期主要安排畢業實習和畢業設計(論文)。
第一學期和第四學期將各安排8學時的專業導論課。其中,第一學期的專業導論課主要幫助學生了解本大類專業培養計劃的內容與特點,並在此基礎上指導學生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制定出在校期間的學習計劃;第四學期的專業導論課進一步強化學生的專業意識,使之較深入地瞭解本大類專業的主要研究方向,並結合個人的發展意願,制定出後期的學習計劃。
第四學期和第五學期將各安排8學時的科研技能訓練課。其中,第四學期的科研技能訓練課主要幫助學生掌握科技文獻檢索的基本方法;第五學期的科研技能訓練課主要幫助學生掌握科研報告、科技論文撰寫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和基本技能,爲學生提前參與科研、撰寫科技論文作好準備,同時,也爲第八學期畢業設計(論文)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各學期教學執行計劃如以下各表所示。
  秋季  第一學期                                                      
課程編號
課程名稱
課程性質
學分
總學時
理論學時
實驗 學時
上機 學時
開課
周次
每週學時
先修課程
61L001T
大學生思想道德修養
必修
1.5
24
24
 
 
3-15
2
 
60L008T
體育Ⅰ
必修
2
32
32
 
 
3-18
2
 
62L013T
大學英語Ⅰ
必修
4
64
64
 
 
3-20
4
 
73L177Q
微積分(B) Ⅰ
必修
5
80
80
 
 
3-20
5
 
73L116Q
幾何與代數(B)Ⅰ
必修
3.5
56
56
 
 
3-20
4
微機分
00L001T
軍事理論
必修
1
16
16
 
 
21
16
 
80L117Q
計算機科學技術導論Ⅰ
必修
0.5
8
8
 
 
3-6
2
 
80L115Q
高級語言程序設計
必修
3
48
38
 
10
3-20
3
 
61L007T
形勢教育
必修
 
 
 
 
 
 
 
 
 
計算機技術類
選修
 
 
 
 
 
 
 
 
 
綜合基礎類
選修
 
 
 
 
 
 
 
 
     建議修滿學分
必修20.5學分+選修4學分
注:前2周爲新生入學及入學教育時間,21周爲軍事理論,19-20周爲學校集中複習、考試時間。
  春季  第二學期                                                              
課程編號
課程名稱
課程性質
學分
總學時
理論學時
實驗 學時
上機 學時
開課
周次
每週學時
先修課程
61L002T
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
必修
2
32
32
 
 
1-18
2
 
62L014T
大學英語Ⅱ
必修
4
64
64
 
 
1-18
4
 
73L178Q
微積分(B) Ⅱ
必修
5
80
80
 
 
1-18
6
 
73L149Q
大學物理(B)I
必修
4
64
64
 
 
1-18
4
 
73S188Q
物理實驗(B)I
必修
2
32
4
28
 
1-16
2
大學物理(B)I
14L106Q
電路分析基礎(A)
必修
3
48
48
 
 
1-9
4
 
00S053T
軍訓
必修
3
 
 
 
 
19-21
 
 
61L007T
形勢教育
必修
 
 
 
 
 
1-16
 
 
80L003T
C語言程序設計
選修
2
32
24
 
8
1-9
4
 
 
體育類
選修
 
 
 
 
 
 
 
 
 
綜合基礎類
選修
 
 
 
 
 
 
 
 
 
其他選修課
選修
 
 
 
 
 
 
 
 
     建議修滿學分
必修23學分(包含軍訓3分)+選修4學分
17-18周爲學校集中複習、考試時間,軍事訓練爲19-21周。
秋季  第三學期                                               
課程編號
課程名稱
課程性質
學分
總學時
理論學時
實驗 學時
上機 學時
開課
周次
每週學時
先修課程
61L003T
毛澤東思想概論
必修
1.5
24
24
 
 
1-13
2
 
62L015T
大學英語Ⅲ
必修
4
64
64
 
 
1-18
4
 
73L150Q
大學物理(B)Ⅱ
必修
4
64
64
 
 
1-18
4
 
73S189Q
物理實驗(B)Ⅱ
必修
2
32
4
28
 
1-16
2
大學物理(B)Ⅱ
14L120Q
模擬電子技術(A)
必修
3
48
48
 
 
1-13
4
 
14S156Q
模擬電子技術實驗(A)
必修
1
16
 
16
 
4-12
2
模擬電子技術
14L123Q
數字電子技術(A)
必修
3
48
48
 
 
4-18
4
模擬電子技術
14S157Q
數字電子技術實驗(A)
必修
1
16
 
16
 
8-16
2
數字電子技術
14S017T
工程素質訓練Ⅰ
必修
1
 
 
 
 
20-21
 
 
70L191Q
離散數學(A)
必修
4
64
64
 
 
1-18
4
微積分
61L007T
形勢教育
必修
 
 
 
 
 
1-16
 
 
10L140Q
信號與系統( C)
選修
2
32
 
 
 
8-16
4
電路分析基礎
80L008T
面向對象程序設計
選修
2
32
 
 
 
1-9
4
C語言程序設計
 
體育類
選修
 
 
 
 
 
 
 
 
 
其他選修課程
選修
 
 
 
 
 
 
 
 
建議修滿學分
                    必修 24.5+選修4
  17-18周爲學校集中複習、考試時間,20-21周爲工程素質訓練。
 
春季  第四學期                                                (教學18周)
課程編號
課程名稱
課程性質
學分
總學時
理論學時
實驗 學時
上機 學時
開課
周次
每週學時
先修課程
61L004T
政治經濟學原理
必修
2
32
32
 
 
1-18
2
 
62L016T
大學英語Ⅳ
必修
4
64
64
 
 
1-18
4
 
73L192Q
隨機數學(B)
必修
3.5
56
56
 
 
1-18
4
 
80L121Q
計算機組成原理(A)
必修
3
48
48
 
 
1-18
3
數字邏輯電路
80S145Q
計算機組成原理實驗
必修
1
16
 
16
 
8-16
2
計算機組成原理
80L134Q
圖論及算法
必修
1.5
24
24
 
 
1-7
4
離散數學
80L116Q
彙編語言程序設計
必修
2
32
 
 
 
8-16
4
計算機組成原理
80L118Q
計算機科學技術導論II
必修
0.5
8
8
 
 
1-4
2
 
80S301T
科研技能訓練
必修
0.5
8
8
 
 
5-8
2
 
62S190T
英語四級認證
必修
1
 
 
 
 
 
 
 
61L007T
形勢教育
必修
 
 
 
 
 
1-16
 
 
10L128Q
通信技術基礎
選修
2
32
 
 
 
8-16
4
 
80L006T
JAVA語言程序設計
選修
2
32
16
 
16
1-9
2
面向對象程序
80S142Q
電路原理及PCB技術實踐
選修
1
16
8
8
 
12-15
4
電子技術基礎
80S153Q
圖論算法課程設計
選修
1
16
8
 
8
 8-11
4
圖論+C語言
80S144Q
計算機網絡技術
基礎實驗
選修
1
16
8
8
 
19-21
6
計算科學引論
80S152Q
數據庫應用基礎
選修
1
16
8
 
8
19-21
6
 
80S154Q
微機原理實驗
選修
1
16
8
8
 
19-21-
6
組成原理+彙編語言
 
體育類
選修
 
 
 
 
 
 
 
 
 
其他選修課程
 
 
 
 
 
 
 
 
 
建議修滿學分
                 必修19+選修8
17-18周爲學校集中複習、考試時間,其他課程停課兩週。
秋季  第五學期                                                        (教學18周)
課程編號
課程名稱
課程性質
學分
總學時
理論學時
實驗 學時
上機 學時
開課
周次
每週學時
先修課程
61L005T
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必修
2.5
40
40
 
 
1-18
3
 
80L129Q
數據結構(A)
必修
4
64
64
 
 
1-18
4
高級語言
80L303Q
計算機網絡原理
必修
2
32
 
 
 
1-18
2
計算機組成原理
80L302Q
接口技術
必修
2
32
 
 
 
1-18
2
彙編語言
80S307Q
計算機網絡原理實驗
必修
1
16
 
16
 
9-16
2
計算機網絡原理
80S306Q
接口技術實驗
必修
1
16
 
16
 
9-16
2
接口技術
80S301T
科研技能訓練
必修
0.5
8
8
 
 
1-4
2
 
61L007T
形勢教育
必修
 
 
 
 
 
1-16
 
 
80L112Q
單片機原理
選修
2
32
32
 
 
8-16
4
計算機組成原理
80L019T
計算機圖形學
選修
2
32
24
 
16
8-16
4
高級語言
10L124Q
數字信號處理(B)
選修
2
32
 
 
 
1-9
2
信號與系統
80L137Q
語音信號處理
選修
2
32
32
 
 
8-16
4
 
80L114Q
多媒體技術(B)
選修
2
32
20
12
 
8-16
3
 
80L314Q
計算機安全保密
選修
2
32
32
 
 
1-9
4
 
80L313Q
計算機控制技術
選修
2
32
24
8
 
8-16
4
 
80L005T
DELPHI程序設計(B)
選修
2
32
16
 
16
12-21
4
高級語言
80S148Q
軟件應用課程設計
選修
1.5
24
12
12
 
14-21
4
高級語言
數據結構
80S156Q
硬件應用課程設計
選修
1.5
24
12
12
 
14-21
4
彙編語言
接口技術
 
其他選修課程
選修
 
 
 
 
 
 
 
 
建議修滿學分
                             必修13+選修14
 17-18周爲學校集中複習、考試時間,其他課程停課兩週。
 春季  第六學期                                                     (教學18周)
課程編號
課程名稱
課程性質
學分
總學時
理論學時
實驗 學時
上機 學時
開課
周次
每週學時
先修課程
61L006T
法律基礎
必修
1.5
24
24
 
 
1-13
2
 
61L007T
形勢教育
必修
 
 
 
 
 
1-16
 
 
80L119Q
計算機體系結構
必修
2
32
32
 
 
1-9
4
接口技術
80L108Q
操作系統(A)
必修
4
64
1-16
 
 
1-18
4
數據結構+接口
80S140Q
操作系統實驗
必修
1
16
 
16
 
8-16
4
操作系統
80L107Q
編譯原理
必修
3
48
32
 
 
1-18
3
數據結構
80S139Q
編譯原理實驗
必修
1
16
 
16
 
8-16
4
編譯原理
80L304Q
數據庫系統原理
必修
2
32
32
 
 
1-11
3
數據結構
80S308Q
數據庫系統原理實驗
必修
1
16
 
16
 
12-18
3
數據庫原理
80L135Q
現場總線技術
選修
1.5
24
24
 
 
8-16
4
接口技術
80L315Q
計算機輔助造型與動畫設計
選修
2
32
12
 
12
8-16
4
計算機圖形學
80L312Q
診斷與容錯
選修
2
32
32
 
 
1-9
4
 
80L316Q
人工智能
選修
2
32
32
 
 
1-9
4
 
80S335Q
網絡安全與管理
選修
2
32
20
12
 
1-9
4
計算機網絡原理
80S331Q
ORACLE實踐
選修
2
32
20
12
 
12-21
 
數據庫原理
80S147Q
軟件系統課程設計
選修
2
32
12
20
 
12-21
 
編譯+操作系統+數據庫原理
80S155Q
硬件系統課程設計
選修
2
32
12
20
 
12-21
 
接口技術+系統結構
 
其他選修課程
選修
 
 
 
 
 
 
 
 
建議修滿學分
                          必修15.5+選修10
 17-18周爲學校集中複習、考試時間,其他課程停課兩週。
 秋季  第七學期                                                      (教學18周)
課程編號
課程名稱
課程性質
學分
總學時
理論學時
實驗 學時
上機 學時
開課
周次
每週學時
先修課程
80L305Q
軟件工程
必修
1.5
24
24
 
 
1-9
3
數據庫原理
80S309Q
軟件工程實踐
必修
1
16
 
16
 
1-9
2
軟件工程
61L007T
形勢教育
必修
1
 
 
 
 
1-16
 
 
80L311Q
MPI並行程序設計
選修
2
32
16
16
 
1-9
4
體系結構
80S334Q
嵌入式計算機技術
選修
1.5
24
12
12
 
1-9
4
 
80S332Q
UNIX編程
選修
2
32
16
16
 
1-8
4
操作系統
80S333Q
WEB Logic技術實踐
選修
2
32
16
16
 
1-8
4
軟件工程
80L322Q
計算機軟件保護
選修
2
32
32
 
 
1-9
4
 
80L321Q
網絡新技術
選修
2
32
20
12
 
1-9
4
計算機網絡原理
80L319Q
數據倉庫
選修
2
32
32
 
 
10-18
4
 
80L320Q
專家系統
選修
2
32
32
 
 
10-18
4
 
80L317Q
數據庫系統實現
選修
2
32
32
 
 
10-18
16
 
80L318Q
數字圖像處理
選修
2
32
32
 
 
10-18
16
 
80S337Q
軟件綜合實踐
選修
2
32
 
32
 
1-9
8
 
80S336Q
硬件綜合實踐
選修
2
32
 
32
 
1-9
8
 
80S338Q
網絡綜合實踐
選修
2
32
 
32
 
1-9
8
 
61S009T
兩課綜合訓練
選修
4
64
64
 
 
1-21
4
 
73S193Q
數學綜合訓練
選修
5
80
80
 
 
1-21
5
 
80L138Q
專業綜合訓練
選修
2
32
32
 
 
9-21
4
 
 
科研實踐
選修
 
 
 
 
 
 
 
 
 
就業實習
選修
 
 
 
 
 
 
 
 
 
法規測試
選修
 
 
 
 
 
 
 
 
 
全校性選修課程
選修
 
 
 
 
 
 
 
 
建議修滿學分
               必修3.5+選修16
春季  第八學期
課程編號
課程名稱
課程性質
學分
總學時
理論學時
實驗 學時
上機 學時
開課
周次
每週學時
先修課程
80S310Q
畢業實習+畢業設計
必修
16
 
 
 
200
1-18
 
 
 
就業指導
選學
 
 
 
 
 
1
 
 
 
就業實習
選修
 
 
 
 
 
 
 
 
 
畢業教育  
 
 
 
 
 
 
19
 
 
建議修滿學分
               必修16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