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感悟

轉眼大學畢業快四年,從一個青蔥歲月的小夥變成了一個140斤的中年人,在此感慨下生活的不易,也對我這四年的工作做一個總結。

本人畢業第一年,誤打誤撞進入了軟件測試行業,我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手機公司做測試,大家都知道,軟件測試是一個低門檻進入的工作,工作相對比較輕鬆,在實習期做了幾個月功能測試,由於表現較好,在畢業後就被老大直接委派負責測試項目(從此開始了我項目測試負責人的整個職業,伴隨了我以後人生的整整四年,這個是後話),工作大致內容:制定測試計劃,設計測試策略,編寫、優化測試用例及測試專項,指導測試員執行測試,審覈、跟蹤BUG,抓取日誌信息協助研發解決BUG,撰寫測試報告、測試總結,參與軟件評審及風險評估。回訪市場投訴客戶,構建環境驗證市場投訴問題,這一年多的項目測試負責人的經歷讓對帶領測試團隊完成一個測試項目的整個流程非常熟悉。 在第一家公司做測試,只有實習期的前幾個月自己動手去執行過case,在帶項目後就沒有做過執行的工作,但我也會去做一些小概率問題的複製,現在仍然對複製小概率問題,幾個小時無果,快要絕望時,突然出現現象的那種欣喜之情記憶猶新,目前即使做測試工作4年,對那些難以複製的小概率問題,我仍然喜歡去複製。重複,隨機,變換各種複製步驟去複製,也常常能收到各種奇效,大部分小概率問題都能複製到,這也是我工作一個快樂的地方,絕處重生的那種快樂。

第一家公司呆了一年多,突然感覺到自己學習不到新的知識,加上校招的小夥伴和帶我的師傅相繼離職了,我也辭職了。

經歷了1個多月的找工作,我就進入了目前這家TV芯片公司(出貨量全球第一哦),仍記得剛進公司的情景,對TV的source是啥都不知道,現在想想都覺得可笑,從簡單的測試執行開始做起,對TV的功能慢慢有了全面的瞭解,又被老大派到客戶端創維去出差,對release給客戶的軟件做SCM test,複製小概率問題,壓測以及監控項目的風險並及時highlight等,這一呆就是大半年,每天早出晚歸,身體也慢慢發福起來,最重的時候快150斤(2016年堅持跑步和控制飲食,把體重降到135斤,堅持的力量,做任何事情都一樣,堅持久了,你會覺得不可思議),後來又被派到客戶端TCL去做FPP code的test(接口測試,主要是測試Mstar interface),只有全部test case達到90%以上PASS,客戶纔會接收,這一干就是幾個月,也因爲表現出色,獲得了客戶和公司內部人員的認可,提名並獲得了公司當年12月QSIC(公司的內部獎勵)。 在後來回到公司開始帶了幾個公版的項目,工作流程在此就省略,這期間鍛鍊了處理繁雜事物的能力,由於公司是臺企,並且在上海也有子公司,在處理公版問題時,常常需要與HQ(臺灣總部)、上海溝通,這期間溝通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進一步提升。在負責第一個公版項目測試時,常常都是每晚十一二點下班,早上8點多到公司,承受做了較大的壓力,也提升了自己的抗壓能力。後來在帶以後的公版項目也就輕車熟路了,並在以後的測試項目中經常提出一些測試流程的改進,也得到了老大的認可並實施。

在負責完3個公版項目測試後,感覺自己目前沒有提升的空間,自己突然也迷茫起來,目前的狀態是對TV各種制式,各種功能都能測試,感覺又學不到東西了,陷入迷茫一個多月。。。。

走出迷茫最好的方法就是多看書,多看書才能拓寬自己的眼界與思路,由於目前主要從事是android TV的測試,做一個測試如果只懂得功能,不深入瞭解被測試的系統,不懂代碼,只能永遠停留在功能測試的階段,從16年11月份起,每天至少學習2小時,週末更多,我又陸續撿起以前大學的編程知識,目前已把編程語言java,Python基礎知識看完,android相關知識也慢慢在學,各種自動化框架也學會了搭建,打算在2017年把這些知識好好的學習下,走出迷茫,擁抱未來。

今天開始重新啓動我大學時的blog, 重新記錄我的學習過程,希望它能見證我的一段學習成長過程

短期職業規劃是:如果能轉崗,想內部轉入公司的系統課,從事開發工作。如果不能,把自動化和android相關知識進行比較深入學習,打算找一份測試開發或者自動化測試的工作。


特別喜歡下面這一句話,以此自勉

**每個優秀的人,都有一段沉默的時光。那段時光,是付出了所有努力,忍受孤獨和寂寞,不抱怨不訴苦,日後說起時,連自己都能被搞感動的日子**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