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MI 3級18個過程域

CMMI3的幾個重要特點:

1. 明確規定了需要開發、設計、編碼、測試、集成等軟件開發各過程的要求;

2. 對項目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用組織級的數據來管理項目;

3. 出現了專門針對組織級的PA,要求有專門的組織來負責過程改進的工作;

4. 提供了一個做出最佳決策的指導,而這個方法可以用於軟件工程,也可以用於組織級過程改進。


【工程管理】

1. REQM-Requirement Manage, 需求管理,需求管理的目的是在客戶和軟件項目之間就需要滿足的需求建立和維護一致的約定;

2. RD-Requirement Development, 需求開發,需求開發的目的在於定義系統的邊界和功能、非功能需求,以便涉衆(客戶、最終用戶)和項目組對所開發的內容達成一致;

3. TS-Technical Solution, 技術解決方案,在開發、設計和實現滿足需求的解決方案。解決方案的設計和現實等都圍繞產品、產品組件和過程有關的產品;

4. PI-Product Integration, 產品集成,從產品組件組裝產品,確保集成產品功能正確並交付產品;

5. VER-Verification, 驗證,驗證確保選定的工作產品滿足需求規格;

6. VAL-Validation, 確認,確認證明產品或產品部件在實際應用下滿足應用要求;

【項目管理】

7. PP-Project Plan, 項目計劃,保證在正確的時間有正確的資源可用。爲每個人員分配任務。協調人員,根據實際情況,調整項目;

8. PMC-Project Monitoring and Control, 項目監督與控制,通過項目的跟蹤與監控活動,及時反應項目的進度、費用、風險、規模、關鍵計算機資源及工作量等情況,通過對跟蹤結果的分析,依據跟蹤和監控策略採取有效的行動,使項目組能在既定的時間、費用、質量要求等情況下完成項目;

9. SAM-Supplier Agreement Management, 供應商協議管理,旨在對以正式協定的形式從項目之外的供方採辦的產品和服務實施管理;

10. IPM-Integrated Project Management, 集成項目管理,根據從組織標準過程剪裁而來的集成的、定義的過程對項目和利益相關者的介入進行管理;

11. RSKM-Risk Management, 風險管理,識別潛在的問題,以便策劃應對風險的活動和必要時在整個項目生存週期中實施這些活動,緩解不利的影響,實現目標;

【過程管理】

12. OPD-Organizational Process Definition: 組織級過程定義,建立和維護有用的組織過程資產;

13. OPF-Organizational Process Focus: 組織級過程焦點,在理解現有過程強項和弱項的基礎上計劃和實施組織過程改善;

14. OT-Organizational Training: 組織培訓管理,增加開發人員的技能和知識,使他們能有效的執行他的任務;

【支持管理】

15. CM-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配置管理,建立和維護在項目的整個軟件生存週期中軟件項目產品的完整性;

16. PPQA-Process and Product Quality Assurace, 過程和產品質量保證,爲項目組和管理層提供項目過程和相關工作產品的客觀信息;

17. MA-Measurement And Analysis, 測量與分析,開發和維護度量的能力,以便支持對管理信息的需要,作爲改進、瞭解、控制決策;

18. DAR-Decision Analysisi and Resolution, 決策分析與解決,應用正式的評估過程依據指標評估候選方案,在此基礎上進行決策;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