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7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 - be proactive

如何變得主動,或如何定義主動

外部環境對我們的影響可以被分成三種類型,第一種是基因決定論,祖先的身體基因決定了我們的身體表達,甚至也會有性格等影響。第二種是成長環境論,它認爲我們小時候的生長環境決定了我們的爲人處世的方式。第三種是環境論,它指的是我們現在所處的環境會決定我們如何表現自己的行爲。這三種環境決定論都是基於刺激-反應理論,但是它們忽略了個人在刺激與反應之間可能做出的選擇。

刺激-反應的考慮了潛意識對我們行爲的影響,但其實,我們仍然可以做出有意識的選擇,而正是長期的有意識選擇最後決定了我們潛意識的行爲。有意識的選擇,在這裏也被稱爲主動模式,它包括自我意識、未來想象、良知、以及獨立的意願。責任的含義就是選擇的能力。在面對刺激的情況,我們可以選擇做或者不做、做什麼、如何做。變得主動意味着意識到對事件我們要付的責任。不要等待某件事情發生,然後獲得一個有利的條件,而應該面對條件,想想自己可以做的事。這就是關注圈和影響圈的區別,在關注圈裏面的許多事,我們常常無能爲力,比如明天的天氣等等,所以我們應當將我們的焦點放在影響圈裏面。而我們在影響圈裏面所做的事情,常常會改變我們整個關注圈,比如現在你決定不了自己能不能發SCI,但是如果你在某方面做了很深入的研究,那麼你的影響圈會擴大,而某天你的想法可能會實現。

不要去想象我們擁有某些東西的時候會變得積極或快樂,而應該考慮在做什麼的時候,你會變得更好。一旦我們對環境的要求太高,就會變得怨天尤人。行動產生的後果不能保證一定是好的,而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必須面對的問題,如何面對錯誤。選擇了行動,也決定不了結果,結果自有其內在的邏輯。通常來講,錯誤並不會是讓人致命的,而常常是我們自己的反應讓我們受到傷害。比如在演講的時候,忘詞。對於觀衆來說,並無甚緊要,而對於評委而言,不過是降低你的分數。而只有你自己內心的折磨,才讓你覺得這件事難以過去,其實大多數看起來很重要的事,回頭看,並沒有那麼重要。

我們可以通過三十天計劃去認識自己在面對環境,自己所擁有的自由。自我意識可以通過這種方式得到訓練,這樣纔會意識到有些事沒有那麼簡單,而有些事,沒有那麼難。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