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電熱壺想到的問題

昨天我家的電熱壺壞了,我又試了兩次還是不能工作。我不相信我買了1年多的電熱壺就這麼壞了。於是我做了檢查:

(1)我看了插座,插座燈是亮的,所以我推斷插座沒有問題。

(2)電熱壺的底座用電筆量了,也是亮的,沒有問題。

(3)電熱壺我拆開了,發現沒有燒壞,接觸良好,也應該沒有問題。

三步檢查都沒有問題,是什麼原因導致不能工作?不甘心,於是我又倒上水,啓動,還是不能工作。鬱悶。

我換了一個地方,又拆開熱水壺,把電源換到另外一個插座上,試了一下,能夠工作了,於是把水壺安裝好,裝上水,啓動,可以了。於是又換回原來的插座,發現又不工作了。此時,才明白插座的這個口壞了,實在不能相信,插口的燈是亮的,插口確實壞的。

於是,我換了一個插口,果然,能用。

遺憾的是,還沒有找到問題的時候,我就從網上下單買了一個新的。

回想這個事情,有一些思考:

(1)問題原因推斷。這個過程真的很難,其實找到問題的根源更難。管理上講,歸因其實是很難的。很多時候武斷的歸因結論往往得罪人,處理不好,傷了團隊傷了人心,強項歸因,往往得不償失。所以問題推斷要認真思考,看透未必要說透,知道原因,未必要責罰。

(2)問題處理。沒有知道根本問題,就斷然處理,看似果斷,可能是損失。我買了新壺,其實是多餘。壞了的插座依然是壞的。

(3)開發團隊思考。其實這類問題很容易出現。開發說不是我們的問題,測試說有問題。其實問題擺在哪,到底是誰的問題。其實這個不重要,解決最重要。這是一種文化,不能讓大家覺得做了就是擔責任。否則都不願意做。

(4)眼見不一定爲實,都需要驗證才能確認。就像這個插口一樣,真的能用,昨天還在用,所以就一定認爲今天能用。並且燈還亮着,不可能認爲不能用。其實這又涉及到邏輯問題,認真思考纔能有深刻體會。

總結

有時候,眼見真的爲虛,用科學的方法去思考,纔能有正確的結論。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