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計算學習

1 雲計算簡介
什麼是雲計算?
雲計算是計算解決方案的一個類別,技術和/或服務可以讓用戶根據需要訪問計算資源,無論資源是物理的還是虛擬的,是專用的還是共享的,無論如何訪問(通過直接連接、LAN、WAN 或 Internet 連接)。雲常常有一個自助接口,客戶可以根據需要獲取資源。雲也可以看成一種方法,可以構建利用服務器和虛擬化技術能力的 IT 服務。
雲計算的重要性還體現在,雲可以節省基礎設施的投資成本,節省應用程序開發和部署的時間,節省資源配置開銷。

私有云和公有云之間有什麼不同?混合雲呢?
一般來說,公有(外部)雲是一個位於公司防火牆外部的環境。它可以藉助第三方供應商提供服務。它也可以引用爲共享或多租戶、虛擬化的基礎設施,可以使用自助服務門戶管理。
私有(內部)雲可以重新生成公共雲的交付模型,可以代表組織和客戶在防火牆之後實現。仍然存在自助管理接口,同時收集的 IT 基礎設施資源也是內部的。
在混合雲環境中,利用外部服務擴展或補充內部雲。

雲計算與軟件即服務相同嗎?基礎設施即服務呢?平臺即服務呢?
業內很多人都認爲軟件即服務(SaaS —— 通過 Web 交付的軟件應用程序)是一個雲計算集合。對於 IaaS(可遠程訪問的服務器和存儲能力)和 PaaS(開發人員可以在託管的基礎設施上構建和部署 Web 應用程序)您可能也會這樣認爲。

哪種應用程序可以在雲中運行?
任何應用程序都可以在雲中運行,但是這並不意味着任何應用程序都應該在雲中運行。如果某個軟件在桌面或工作站可以給用戶帶來更多的好處(系統分析工具、分區實用程序等),那麼它最好仍然保持本地安裝。同樣,敏感的客戶數據也最好不是公共雲。
最適合雲目標的應用程序包括處理 IT 管理、業務和生產力、開發和部署、能力(服務器和/或存儲)和協作方面的應用程序。

2 雲計算的關鍵技術
2.1 組織形式
組織形式是雲計算的關鍵所在,而作爲個體的構成物質,仍然屬於傳統的技術領域。組織形式的改變同時會要求傳統技術發生重大改變。比如當一個功能服務軟件開發完成後,要求同時在全球任何一個地方提供服務,這些服務是可監管的,是一個有機的整體,這樣就要求軟件是沒有漏洞的,是透明的,是安全可信的,是具有進化能力的。

用一個有爭議的話題——中醫和西醫的科學性來分析雲計算的兩個部分的關係。方舟子和何祚庥院士認爲中醫理論與現代科學格格不入。

很多有影響的科學家也在研究生命現象,他們基本上都關注到了一個事實,生命的構成物質和組織形式。圖靈試圖用簡單的數學公式來解釋生命,提出了自組織的概念。

人體是由很多器官構成的,器官又是由細胞構成的,很顯然,一個器官發生了問題,修復這個器官就可以了。這是西醫的理論假設:人體是由器官構成的,只要每個器官是健康的,人體就是健康的。

中醫的理論假設:人體的器官是按照一定的組織形式連接起來的,器官只是構成物質,人體的健康不是這些器官的健康的總和。即便這些器官全部是健康的,如果連接形式出現了問題,人體也會出現問題。
比如車出了問題,速度上不來,可以看到的現象是輪子轉速慢,但是真正的問題可能不在輪胎上面,可能在發動機,剎車系統、連接方式等任何一個地方。

曼徳勃羅特教授用一個簡單的數學迭代公式,繪出最瑰麗的曾被稱爲“上帝的指紋”的幾何圖形。一個簡單的圖象公式,按照一定的組織形式進行構造,得到一個無法預知的結果。一個人站在兩塊鏡子之間,來回不斷地移動點燃的蠟燭,看到的影象具有不可思議的效果。

這就是雲計算的效果。雲計算系統是一個混沌系統,是一個具有自組織特性的非線性系統。在幾千年之前,中醫理論就建立了具有“雲計算”特徵的非線性體系。所以正確的理解雲計算是什麼,對了解中醫理論的科學性有很大的幫助。

“失德”企業很難承擔雲計算重任

《莊子?內篇?人間世第四》裏說,“凡事若大若小,寡不道以歡成。事若不成,則必有人道之患;事若成,則必有陰陽之患。若成若不成而後無患者,唯有德者能之。”這是葉公子高回憶孔子平常教他的話。

這段話的意思是說,一個人做的事情,無論大事或者小事,做成或是做不成,都會有禍患的,真正能夠沒有留下後患的,只能是有德的人。

在中央電視臺的一個節目裏,曾經提出過一個疑問,爲什麼中國的企業越大越“缺德”。事實上是他們本來就沒有真正的“德”,平常喊點口號,捐款做點善事,不能認爲是真正的“有德”。《道德經》裏說,“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如果不是發自內心的做善事,而是在一定條件下才會做的善事,屬於“下德”。

QQ、蒙牛、伊利平常給人們的感覺是有社會責任感的大企業,在各種公開場合展示出來的是正面有社會道德的企業,爲什麼在自身利益受到威脅的時候,就會做出瘋狂的舉動?這些舉動讓人們目瞪口呆、結舌瞠目。而QQ竟然拿幾億用戶的利益作爲籌碼,並且找出了很多的理由來爲自己的行爲辯護。

作爲新一輪信息技術革命的標誌,雲計算將會改變人類社會結構,破壞性的創造新的社會經濟結構體系,爲真正實現和諧社會提供技術支持。通過技術的力量建立公平公正的環境。象百度利用技術手段把假冒僞劣產品網站排名靠前,象QQ強制用戶使用附加功能等現象將不會再出現。

但是從目前的互聯網時代進入雲計算時代,需要有企業來推動技術的革命。雲計算技術體系的建立同時伴隨着道德體系的建立,而這種道德體系是以公平正義爲基本原則的,是不允許企業採用技術手段欺騙用戶的。所以從邏輯上推斷,象百度、QQ這樣的企業,阻礙雲計算的發展似乎對他們更加有利。

雲計算的到來給中國帶來了搶奪國際話語權的一次重要機會,在互聯網時代,由於沒有掌握核心技術和關鍵技術,很多地方受制於人。因此在這次雲計算時代到來的時候,中國政府反應很快,並且制定了一些戰略,指定了5個城市進行雲計算試點,集中力量爭奪雲計算時代國際話語權。但是政府在扶持雲計算企業的時候,必須考慮企業的“道德”行爲。因爲雲計算核心技術的研發以及真正雲計算產品的應用會傷害這些企業的短期利益,這些企業是否真正和國外公司進行核心技術拼殺,還是利用獲得的政策和國外公司合作獲得眼前商業利益,是一個與企業道德有關的問題。對於“失德”企業來說,或許用政策換取眼前利益是最重要的。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