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卡特-朗訊合併背後的中國威脅

華爾街日報中文網絡版報道,法國一家一流電訊設備製造商日前傳出要與其長期以來的美國競爭對手合併的消息,而促使該公司考慮這宗交易的正是來自中國企業的日甚一日的威脅。

總部位於巴黎的阿爾卡特公司(Alcatel)週四夜間公開宣佈,將斥資130多億美元收購朗訊科技(Lucent Technologies)。朗訊前身可以追溯到發明世界第一部電話機的貝爾實驗室。這兩家公司5年前曾就聯姻一事相談甚歡,但最後還是以分手告終。

阿爾卡特、朗訊以及他們的主要競爭對手愛立信(Ericsson)、諾基亞(Nokia)及北電網絡(Nortel Networks)生產電訊網絡傳輸設備,這些設備承擔著爲電信用戶傳送語音、視頻和互聯網信息流的功能。

朗 訊和阿爾卡特都希望,迅速發展的全球電信市場不至於讓他們的合併成爲又一場政治鬥爭的犧牲品。最近的一些併購就因爲美國的反對最終流產,比如Dubai Ports World收購其在美國主要港口部分業務的交易,以及中海石油(Cnooc Ltd.)對美國加州聯合石油公司(Unocal Corp.)原本大有希望的收購計劃。

朗訊或許是一個尤其敏感的收購目標,因爲它旗下的貝爾實驗室從事國防和國土安全技術的研發。不過截至目前,華盛頓方面對這起併購案尚未作出任何激烈的表態。

而法國對有可能影響其本土企業的併購交易也變得越來越挑剔。阿爾卡特和朗訊的交易有可能會使法國失去數千個就業機會,因爲阿爾卡特會考慮通過裁員削減成本。

阿 爾卡特的併購計劃正值美國電信業併購風盛行之際,該行業正在努力擺脫從2001年開始的嚴重的下滑局面。過去兩年,已宣佈的併購交易合計金額約在 2,000億美元。就在不久前,美國電話電報公司(AT&T Inc.)也宣佈計劃斥資670億美元收購南貝爾(BellSouth Corp.)。其他併購交易還有Verizon Communications Inc.收購MCI Inc.,以及SBC Communications Inc.對AT&T的收購(收購後新公司採用了AT&T的名字)。

對阿爾卡特和朗訊本身而言,鑑於美國和歐洲客戶市場的日益萎縮以及來自中國的強大競爭壓力,實施合併大有必要。

比 如在去年,英國電信(BT Group)就將其一項數十億美元的電信設施改造項目中相當大的一塊業務給了華爲,這表明華爲真正開始在全球性電信舞臺上亮相。總部位於中國南方城市深圳 的華爲在實施出口戰略時,將重點首先放在發展中國家,以此使其在積累經驗的過程中避免與業內巨頭過早正面交鋒。近年來,華爲先後在泰國、印度尼西亞和保加 利亞拿到了訂單。

而阿爾卡特和朗訊在發展中國家市場上承受的壓力從上週在新德里舉行的電信業貿易展上可見一斑。參觀展會的人在主入口第一眼看到的就是中興通訊巨大的展臺,其展出的產品有下一代無線通訊網絡以及無線寬頻和視頻手機等。

對中興通訊和華爲來講,印度是他們證明自己競爭力的又一個大市場。過去六年,在中國無線網絡市場迅速發展的過程中,這兩家公司扮演了非常惹人關注的角色。

目前,市場普遍預計中國將在未來6個月內頒發第三代移動通訊(3G)牌照,以便讓國有電信公司由足夠時間爲2008年北京奧運會做準備。中國目前已是全球最大的移動電話市場,3G服務的推出將使其擁有世界最大規模的高速無線網絡。

當然,包括華爲在內的中國電信設備製造商目前在全球市場的地盤還很小。據Sanford Bernstein分析師Paul Sagawa提供的數據,他們在無線市場的佔有率在5%左右,其中包括國內的合同;在光纖通信設備市場,它們的佔有率在10%左右。

Sagawa說,華爲在全球市場的最大不足是缺乏服務和支持網絡。營運商不希望只能依賴在中國的工程師爲他們解決問題,他們希望身邊就有支持人員。

作爲一度高高在上的業內領軍人物,朗訊科技的現狀反映出這樣一種趨勢──技術市場的全球化,即在這個市場上幾家大公司爲各種客戶提供設備,從波蘭無線通訊企業,到巴西有線電視公司。

在這場變革中,曾是美國股市寵兒的朗訊科技將進入一個新的時代。據知情人士透露,按照預想,合併後新公司的註冊地留在法國,其行政總部仍在巴黎,業務總部在新澤西。新公司將在歐洲股市交易,其美國存托股票仍將在紐約證交所交易。阿爾卡特將持有新公司60%左右的股份。

但朗訊將繼續掌權。朗訊現首席執行長帕特里夏•拉索(Patricia Russo)將擔任新公司的首席執行長,阿爾卡特的麥克•奎格利(Mike Quigley)繼續坐第二把交椅。

阿爾卡特的塞吉•特魯克(Serge Tchuruk)將擔任新公司的董事長。兩家公司將在董事會中擁有相同的席位。

據知情人透露,雙方已在大約兩週前達成了基本協議,可能會在本週宣佈正式聲明,但具體時間仍然待定。磋商議程上還有一項尚未解決的問題:新公司的名字。兩家公司更傾向於選擇一個全新的名稱,而不是保留現有的名字。

朗訊和阿爾卡特拒絕就此進行評論。

對於任何一位經理來講,合併兩個龐大的機構──擁有30,000員工的朗訊和擁有約56,000員工的阿爾卡特──都絕非易事。語言差別以及時區變化更使這項工作難上加難。

長久以來,行業觀察者都期望設備生產商加入運營商中興起的合併浪潮。這個浪潮也是電信行業最近幾年的發展標誌。

但 是國內市場上運營商之間的合併只是推動設備生產商投入彼此懷抱的因素之一。現在,發展中國家逐漸成爲尖端技術的主要市場,新的設備生產商也應運而生,但歐 洲和美國公司在這些市場上並沒有紮實的業務聯繫來阻擋新公司的進入。事實上,有些國家看到了與中國這樣的發展中國家的設備生產商合作背後的政治優勢,當 然,也有經濟利益。

對於朗訊來說,在風雨飄搖中獨自闖蕩了十幾年後,與阿爾卡特的合併將使它再次融入到一家大公司中。朗訊於1996年從原 美國電話電報公司(AT&T)中分離出來,並最終通過剝離、買斷以及解僱等方式將員工人數從最鼎盛時期削減了近80%。前伊士曼-柯達公司 (Eastman Kodak Co.)首席執行長拉索於2002年臨危受命,擔任朗訊的董事長及首席執行長。她帶領朗訊平穩度過動盪期,並因此贏得各界讚譽。

她努力將公司的業務重點更多放在客戶身上,敦促朗訊的科學家幫助客戶解決問題並開展新業務,同時不斷進軍新興市場,尤其是中國。朗訊最近在以互聯網爲基礎的電視、電話以及高速數據傳輸網絡系統的競標中勝出,有望因此大幅提振2007年銷售業績。

朗訊在2004年和2005年是盈利的,但大部分來自於資金過分充盈的養老金計劃所形成的帳面盈利,而非從經營中獲得的盈利。

而始於10月份的2006財年第一季度之所以出現虧損,部分原因應歸結爲中國下一代網絡創建合同的拖延。

對 阿爾卡特來說,任何合併都會大幅推進公司的發展,並超過特魯克掌舵的十年。如果合併成功,阿爾卡特在美國的市場佔有率就有望不斷擴大。朗訊的強項CDMA 技術,被Verizon Wireless和Sprint Nextel Corp.等大型美國移動電話供應商普遍使用。五年前尋求與朗訊合併的動機之一就是要擴大美國市場。

生於馬賽的亞美尼亞移民後裔特魯克通過精簡業務和迴歸電信業務重點,引導阿爾卡特度過了科技泡沫時期以及後來的內部混亂。通過減少職位和出售移動電話部門以及技術子公司等措施,阿爾卡特一共削減了70%的僱員,約40,000人。

阿爾卡特慢慢地崛起爲全球DSL技術的領先者。通過這項技術的升級,固定電話線就能提供高速因特網接入和其他數據服務。阿爾卡特獲得了不少電話公司的大合同,這些電話公司都急於升級電話網絡以提供數字電視等新的服務項目,與侵入自己領地的有線業務公司一決高下。

分 析人士稱,儘管特魯克使整個公司運營逐步穩定下來,但是去年仍開始出現負面跡象。阿爾卡特丟掉了一些合同,多次發佈利潤警告,股價也經歷了大幅震盪。同時 它還面臨一個緊迫的戰略抉擇:應該集中精力投資其一統天下的固定電話線業務呢?還是通過併購促進相對較弱的無線業務發展?

一些分析人士很想 瞭解在目前阿爾卡特業務穩定之際,特魯克爲何將公司推入這樣一項充滿風險的交易中。野村證券公司(Nomura Securities)分析師理查德•溫薩(Richard Windsor)說:“合併兩家公司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精力和技術,但是最後可能以損壞公司價值的合併而收場。”

電信設備大買家們都支持 這個交易美好的前景。南貝爾公司(BellSouth)首席技術長威廉姆•史密斯(William Smith)說,“中國新技術的衝擊”對阿爾卡特和朗訊這樣的公司構成了威脅。通過整合研究資源,電信產業將經歷更多全新技術的發展。他補充道:“大家最 近沒有看到這些機構中的人獲得諾貝爾獎。”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