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獨立日之網友評論

WaitMee
爲什麼麻木 
發表於:2007-07-07 03:10:11 31樓 得分:0
選擇做美國人

        七月四日,是美國國慶日,這個國家建立了231年。在美國居住近二十年,每年看美國的國慶日慶祝活動,都相當感慨,它至少有兩個特色:
 
        首先,美國各地的慶祝活動,不是官方爲了宣傳國家強大、執政黨偉大光榮正確而組織的,而主要是由民間團體或私人公司舉辦的。像我所在的紐約,每年的國慶焰火,都是由梅西百貨公司舉辦的。今年的焰火持續了二十多分鐘,比往年更加多彩絢麗,據說要幾百萬美元。而首都華盛頓的煙火,以及各地的慶祝遊行活動等等,幾乎都是私人團體舉辦的。而不像共產國家那樣,從來都是傾國家之力,做政府一手操縱的宣傳。
美國國慶紀念活動的第二個特色是,它雖然是紀念國家的建立,但主要是讚美這個國家保障了每個人的自由,給個人提供了發展的機會,也就是這個國家剛剛建立時發表的《獨立宣言》所確立的那些原則。美國人不說國慶日,而是把七月四日稱爲“獨立日”,不僅是紀念美國當年從英國統治下爭取到獨立,建立了一個新的國家,更是傳遞《獨立宣言》所確立的美國立國精神。這個精神,就是強調人的權利。《獨立宣言》譯成中文才二千三百字,其中最重要的內容,是強調人有自由的權利、生命的權利和追求幸福的權利。這三大權利,都是指個人,而不是指國家或政府。而政府的存在,是爲了保護個人的這三大權利,如果違背了這個原則,人民就有權推翻這個政府。

        今天這個只有短短二百多年曆史的國家,所以成爲世界上唯一的超強,並不是因爲它的幅員,人口和資源豐富,而是《獨立宣言》所確定的這種保護個人的精神。縱觀美國文化、歷史和政治,有一個英文詞被最多地強調,那就是Individualism,中文把它譯成“個人主義”並不妥,因爲它容易和中文裏貶意的自私自利的“個人主義”連在一起,根本就背離Individualism的本意;因此把它譯成“個體主義”比較準確。保護“個體主義”,可以說是美國的立國之本。因爲無論法西斯主義,共產主義,還是形形色色色的集權主義,從本質上說,都是“集體主義”的變種,最後都是以“羣體的名義”奴役個人,剝奪自由。而個體主義,正是對抗集體主義,對抗集權的最主要武器,也是人之所以能有自由、尊嚴的保障。

        整個一部美國的歷史,其實就是高揚個體主義,追求個人自由,對抗集體主義和極權的歷史。美國所以成爲自由世界的領袖,正是因爲高舉了個人自由的偉大旗幟。例如連寫信這種小事,美國人都是先寫人名(凸顯個人的重要),然後是城市,最後纔是國家。中國則是:先國家,再地方,最後纔是個人;國家、集體永遠高於個人。而美國人,即使姓名,也是把自己的名字排在前面,父姓在後,而不是中文人名的父姓在先(父權、家族社會的表現之一)。這也是強調,你自己的名字是獨有的,最個人化的,你這個“個體”纔是最重要的。這些都體現美國人對“個體主義”價值的推崇。

        在美國國慶日前夕,俄亥俄州阿什蘭德大學(Ashland)大學政治學教授、匈牙利移民施拉姆(Peter   Schramm)寫了篇文章,題目是“選擇做美國人”。他說,五十年前,他還不到十歲,隨父親逃離匈牙利。當他聽到要逃往美國時,問父親“爲什麼是美國?”他父親說,“因爲,兒子啊,我們是美國人,但生錯了地方。”

        施拉姆說,他用了過去大部分的時間琢磨這句話的含意,最後更清晰了,“我父親用他的方式,說明他嚮往的美國不僅是個地方,更是一種價值。”施拉姆認爲,“做一個美國公民跟當其他國家的公民不同,我們美國人不以血緣或歷史當作成爲公民的連接;相反,把我們連在一起的是一個共認的原則。這種認同正如林肯在提到《獨立宣言》時所指的“電纜”將我們跟簽署宣言的先賢們像‘血中血、肉中肉’那樣緊密連結在一起。”

        從這個意義上說,“美國人”這個定義,已超越了具體是哪國國民的界限,它代表着對自由、生命和追求幸福這三大個人權利的信奉和堅持,代表“自由人”!
   
 
WaitMee
爲什麼麻木
等 級:
發表於:2007-07-07 05:54:56 32樓 得分:0
個人主義和集體主義的荒唐對立——再批自由主義和馬克思主義

        由19世紀產生、並且一直延續到現在的自由主義和馬克思主義,(後者包括列寧主義和毛澤東思想),表面上非常對立,處於兩個極端,並且各自堅守自己的極端立場。馬列主義主張私有制是萬惡之源,主張消滅私有制,消滅商品經濟,一切公有化,搞計劃經濟;自由主義則反對一切公有制,主張一切私有化,商業化,或者像他們把商業化誤稱爲“產業化”那樣,一切“產業化”,排斥計劃經濟,主張搞全盤徹底的無計劃的商品經濟,“自由經濟”。
     
        聯繫到個人主義和集體主義這類意識形態上,馬列主義反對個人主義,主張集體主義。認爲個人主義是私有制的反映,因此又把個人主義,與私有制合在一起,共同稱爲萬惡之源。他們不斷地批判個人主義,狠鬥私字一閃念,不斷讚揚集體主義,所謂“集體主義放光芒”,共產主義精神大發揚,認爲集體主義是公有制的反映,不斷用集體主義消滅個人主義。中共執政幾十年,提倡集體主義幾十年,批判個人主義幾十年。
     
        而自由主義則相反,不斷頌揚個人主義,甚至拼命吹捧自私自利,以及不顧公共利益的、損人利己的利己主義,堅決反對集體主義,同樣反過來把集體主義說成萬惡之源,惡毒咒罵集體主義,不斷用個人主義、利己主義來消滅集體主義。及到最近,自由主義者的這些文章,在互聯網上還是絡繹不絕。
     
        總之,自由主義和馬克思主義兩家,都把事情推到荒謬的極端。
     
        但是,實際上,兩家都建立在同一個錯誤的理論基礎之上,也就是建立在完全錯誤的經濟決定論基礎之上,都認爲經濟起決定作用。而在經濟中,又是所有制起決定作用,都在所有制上大做文章。因此,兩家雖然吵翻天,但實際上,不過是在共同的錯誤基礎上,各自分別抓着一個錯誤的極端結論,互相攻奸,吵鬧不已。
     
        而我們主張人本主義,認爲人類社會由人組成,以人爲本。這種人是有血、有肉、有思想的,是物質的,同時又附帶精神的一種生物存在物。而不是像馬克思主義、自由主義那樣,把他們看成抽象的經濟關係,或者社會關係,或者社會關係的總和。我們認爲決定人類社會的,是活生生的人,不是經濟或者其他所有由人創造出來的次級存在物、起決定作用,更不是由具體的人創造出來的抽象的經濟關係、或者其他社會關係及其總和,起決定作用。
     
        許多年來,我們一再強調,我們反對經濟決定論,認爲經濟和所有制不起決定作用。因此,我們從根本上反對馬克思主義和自由主義這兩者的共同基礎,既反對全盤公有化,也反對全盤私有化。主張根據客觀實際需要,在公共領域實行符合當時實際需要的不同程度的公有化,在私人領域實行符合當時實際需要的不同程度的私有化。這也就是從根本上一舉否定這表面對立的、馬列主義和自由主義的雙方。
     
        在社會科學領域,我們是人本主義者。我們既不是公有主義者,也不是私有主義者;既反對馬列主義和全盤公有主義、也反對自由主義和全盤私有主義。當然,這種人本主義有着非常豐富的內容,這個公私法則及其細則,僅僅是人本主義豐富內容中的一個組成部分。
     
        根據我們闡明的當代“公私法則”:“私人領域私有化,公共領域共有化”。在私人領域,奉行不同程度的個人主義,從而實行不同程度的私有化。在這裏,不是私有制決定個人主義,而是個人主義的需要,決定私有化,與馬克思主義、自由主義認爲私有制決定個人主義的習慣觀點恰恰相反。在公共領域,奉行不同程度的集體主義,從而實行不同程度的公有化。在這裏,同樣是集體主義的需要,決定公有化。也是與馬列主義者、自由主義者相反。
     
        任何社會,都不能沒有個人主義,也不能沒有集體主義。缺了其中任何一種,社會就不可能存在。沒有集體主義,社會就會立即崩潰;沒有個人主義,社會就沒有自由、生命和活力,社會同樣不能存在。在這裏,我們需要的,是找出符合當代實際需要的個人主義和集體主義,並且協調好兩者關係,使之和諧生存和發展。
     
        馬列主義拼命搞全盤集體主義,拼命消滅個人主義,這些做法的危害,我們大家都已經經歷,我們這裏就不需要詳細論述了。現在大家看不清楚的,是自由主義拼命反對集體主義,拼命鼓吹全盤個人主義,甚至鼓吹自私自利,鼓吹損人利己的純利己主義,這些做法的危害,大家一時還看不清楚,所以這裏簡單舉美國例子說一下。
     
        以美國爲例,自由主義者把美國說成是完全個人主義的國家。但實際上,美國人只是在私人領域堅守個人主義,不允許社會公共部分、尤其是國家,干涉侵犯他的私人領域。但在公共理論,美國人非常強調集體主義,強調團隊精神(teamwork),缺乏集體主義團隊精神的人在公共領域,在公司,在部門,都不受歡迎。美國人具有的集體主義精神,包括愛國主義精神,往往遠超過中國人。尤其在國家領域,公務領域,從總統到各級公職人員,必須完全執行國家集體主義,服從國家利益,在這裏,不允許存在服從私人利益的個人主義。美國人中,沒有或極少有像中國那樣的極端自由主義者、以及反對派中的內奸、特務那樣的人,拼命反對愛國,提倡賣國當漢奸的那種人。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