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燕園GIS外包---管道GIS

長江黃金水道連接我國東、中、西部三大經濟區,橫貫7省2市,素有“黃金水道”之稱,在流域經濟乃至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中都發揮着舉足輕重的作用。黨中央、國務院和沿江各省市一貫重視開發長江、建設長江、發展長江,近年來資金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不斷加大,長江航運迎來了大建設、大發展的黃金機遇期,這對長江干線航道的維護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交通運輸部長江航務管理局提出到2020年實現長江航運現代化的目標,並提出“四個長江”的戰略方針,即“平安長江、數字長江、陽光長江、和諧長江”。其中“數字長江”就是要實現長江航運的數字化,信息化,智能化。長江電子航道圖是長江航運向數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方向發展的根本基礎。航道測繪、航道整治工程、航道演變分析、船舶監控、航標監控、水上安全監管、港口管理、搜救指揮、船員培訓等,各個方面都需要長江電子航道圖的支撐,獲取最新的長江電子航道圖已成爲長江航運各部門信息化工作的前提條件。各級航道管理部門有了電子航道圖,可以更好地瞭解全長江的航標及航道情況,可以做到在重點河段和重點區域及時監控,提升管理技術,轉變傳統的航道維護管理模式,變勞動密集型爲技術密集型,提升公共服務品質。同時,沿江的航運企業可以及時瞭解航道水深,合理配載,推動航運物流發展,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1、平臺建設背景

2006年,長江航道局在長江宜昌鯿魚溪至大埠街255公里江段建設第一段電子航道圖。2008年,在長江下游南京至瀏河口369.5公里建成了我國內河第一段數字航道。2009年,在此基礎上,長江航道局又製作完成了其餘的宜賓合江門至鯿魚溪河段,以及宜大埠街至慈湖河口段共2067.5公里的電子航道圖,與已建成的宜昌段、南京至瀏河口電子航道圖銜接,實現長江干線航道2687.6公里電子航道圖的全線貫通,對長江航道的維護管理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但目前長江電子航道圖的提供方式主要以數據拷貝爲主,即數據需求方以書面或口頭的形式向數據提供方提出數據需求,數據提供方將數據刻錄到光盤或者拷貝到硬盤中後提供給數據需求方。這種離線的數據服務方式存在數據提供週期長,效率低等缺點,而且當數據提供方將數據進行更新後,數據需求方無法在第一時間獲取到最新的數據,無法做到實時更新。這種落後的數據服務方式難以滿足爲各級管理部門、航運企業和社會公衆提供及時、高效、便捷的長江電子航道圖服務的需求,將難以適應長江黃金水道發展。

國家測繪局是爲政府、專業部門和公衆提供國家級電子地圖的主管部門。一直以來,國家測繪局對外提供電子地圖數據也是通過數據拷貝的方式。但近年來,國家測繪局日益意識到,這種服務方式已經很難滿足政府、專業部門和公衆在信息化建設過程中,對國家基礎地理信息資源日益豐富和廣泛的需求,亟需建設地理信息資源共享服務平臺,以提供基於網絡的在線服務和基於服務聚合的協同服務,滿足不同用戶的需求。因此,在2008年7月國家測繪局做出了建設國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的戰略性決策,並出臺了《國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專項規劃(2009-2015)》,要求以科學發展觀爲指導,建設一體化地理信息資源體系,建成基於電子政務內、外網的網絡化運行環境,實現國家、省、市(縣)三級平臺的互聯互通、信息共享和協同服務,全面提升信息化條件下地理信息服務能力和水平。目前該平臺的公衆版“天地圖”已經正式上線運行。

因此,應該將國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的建設思路引入到長江黃金水道電子航道圖的公共服務工作中,建設長江黃金水道電子航道圖公共服務平臺(以下簡稱:公共服務平臺),採用Web Service等開放式標準協議,按照面向服務架構(SOA)的理念,將長江電子航道圖的數據製作方、數據使用方和數據管理方集成於一體,設計基於統一註冊和分級授權的服務組織模式,通過網絡向管理單位、航運企業和社會公衆提供長江電子航道圖的服務、更新與運行管理。

2、平臺建設意義

公共服務平臺的建設,是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落實交通運輸部“三個服務”理念的重要舉措,對於增強長江黃金水道電子航道圖公共服務能力、發揮電子航道圖的綜合效益、提升電子航道圖的開發利用水平、促進“數字長江”又好又快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切實提升長江黃金水道電子航道圖公共服務能力。

公共服務平臺將作爲信息化條件下“數字長江”提供電子航道圖公共服務的主要手段,向各類長江電子航道圖數據需求方提供權威、高效的在線電子航道圖實時綜合服務。這將極大地提升長江電子航道圖的公共服務能力,較好的滿足沿江港航管理部門、港航企業和社會公衆對長江電子航道圖在線服務的需求。

(2)有效促進長江黃金水道電子航道圖的深入廣泛應用。

公共服務平臺將爲沿江港航管理部門、港航企業和社會公衆瀏覽、使用長江電子航道圖提供高效的工具,有效解決以往電子航道圖服務中存在的數據提供週期長、效率低、數據難以及時維護等問題,促進長江黃金水道電子航道圖更加深入廣泛的應用。

(3)充分發揮地理信息資源的最大效益。

公共服務平臺將分散在各沿江港航管理部門的長江電子航道圖整合爲邏輯上集中、物理上分佈的統一長江電子航道圖資源,建成“數字長江”建設最重要的數據基礎之一。它的建設與運行將有力促進長江電子航道圖的資源共享與應用,有效避免“信息孤島”現象,充分發揮長江電子航道圖的最大綜合效益。

當公共服務平臺建成後,某管理單位需要使用長江電子航道圖時,無需再通過光盤和硬盤拷貝數據,而只需要保證與該公共服務平臺連接的網絡暢通,使用經公共服務平臺認證的用戶,按照該公共服務平臺提供的數據服務接口規範,就可以很方便地在調用到被授權使用的長江電子航道圖,並能以該數據爲基礎,疊加其他管理數據後使用。今後公共服務平臺上的長江電子航道圖更新後,相應的系統無須做任何工作,就可以直接使用到最新的數據,將極大地提高長江電子航道圖公共服務的及時性和便捷性。

3、平臺建設目標

公共服務平臺是實現長江電子航道圖在線信息服務的信息數據、服務功能及其運行支撐環境的總稱。其建設目標是:建成一體化長江電子航道圖在線服務平臺,實現長江黃金水道電子航道圖的互聯互通、有效集成;建成分佈式的地理信息服務系統,形成分佈互動的電子航道圖綜合服務能力,提供一站式長江電子航道圖綜合服務;建成長江黃金水道電子航道圖公共服務平臺管理系統,爲沿江港航管理部門的宏觀決策、社會公益服務、應急指揮管理等提供在線電子航道圖服務,全面提升信息化條件下的電子航道圖公共服務能力和水平。

4、平臺總體設計方案

爲向管理單位、航運企業和社會公衆提供一站式長江電子航道圖綜合服務,公共服務平臺的總體框架由基礎網絡、軟硬件設施、數據資源、服務與接口、應用服務系統五個部分,以及應用支撐體系構成。

(1)基礎網絡

公共服務平臺的基礎網絡涉及互聯網、政務外網和政務內網等,是系統運行的網絡基礎,是平臺數據流、信息流的運轉通道。根據平臺服務對象的不同,在不同的網絡中,將提供不同密級與內容的數據服務。

(2)軟硬件設施

軟硬件環境是構建公共服務平臺的重要基礎設施,主要由數據庫服務器、應用服務器、存儲設備、備份設備與系統支撐軟件等軟硬件設備有機地集成在一起,是公共服務平臺提供數據服務和專業應用的關鍵物理載體。

(3)數據資源

數據資源是公共服務平臺的數據基礎。包括基礎地形數據庫(控制點、高程點、地物地貌、地界地名、植被等)、航道測繪數據庫(水深點、等深線、水工設施、臨跨河建築物、航行障礙物等)和航道管理屬性數據庫(航道管理機構信息、航標屬性信息、航道整治工程屬性信息、水文觀測報表等)等。以上三個數據庫是核心數據庫,爲更好地對不同對象提供不同的服務,還需要在覈心數據庫的基礎之上,經過處理與整合形成共享數據庫,包括面向專業部門的共享數據庫和麪向企業、公衆的共享數據庫。還包括元數據庫等。

(4)服務與接口

服務與接口是公共服務平臺實現服務的關鍵組成部分,採用SOA架構,面向政府、企業和公衆應用,搭建統一的、分佈式的、鬆散耦合的空間信息服務平臺。平臺由服務和接口組成。服務提供通用的、滿足標準的GIS可視化服務和功能服務;接口層則提供多樣化的服務訪問接口和調用形式。

(5)應用服務系統

應用服務系統是公共服務平臺價值的重要體現,由資源展示子系統和各相關單位基於平臺服務接口建立的專業應用系統組成,是不同用戶瞭解、應用平臺數據資源的主要渠道。包括面向航道管理部門、面向企業和麪向公衆的三大應用類型。

(6)應用支撐體系

應用支撐體系主要包含標準、規範、組織、安全四大保障,以形成並完善的長江黃金水道各級航道管理部門之間的跨部門、跨行業的地理空間信息資源共享、交換與更新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

5、標準規範建設

建設長江電子航道圖共享技術標準體系是實現共建共享的基本條件。目前,長江航道局通過前期的標準研究工作,在長江電子航道圖基礎數據建庫方面已經形成了標準體系框架和以下8個標準:

(1)長江航道基礎地理信息要素分類與代碼
 (2)長江航道基礎地理信息要素分層與單元劃分
 (3)長江航道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字典
 (4)長江航道基礎地理信息元數據
 (5)長江航道基礎地理信息數據來源規範
 (6)長江航道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庫數據組織標準
 (7)長江航道基礎地理信息數據質量檢驗及評價
 (8)長江航道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入庫管理及流程規範

以上標準主要用於指導長江航道的基礎地理信息分類、編碼、分層、建庫和管理等。

要建設公共服務平臺,應在數據規範、服務規範和應用規範三個方面進行標準和規範的建設,包括:

(1)數據規範:電子航道圖數據規範、水道劃分數據規範、公衆服務電子航道圖數據規範、數據維護與更新規範、數據保密處理技術規範等。

(2)服務規範:基於服務器緩存的地圖服務規範、服務元數據信息模型、目錄服務接口規範、用戶管理規範、瀏覽器端應用開發接口(API)規範、應用分析功能開發技術要求等。

(3)應用規範:用戶指南、公共服務應用規範等。

6、搭建典型應用

在長江黃金水道上進行電子航道圖公共服務平臺的建設在國內尚屬首次,因此基於該公共服務平臺的服務應用更是聞所未聞。爲展現本公共服務平臺在提高基礎性數據服務方面的諸多優勢,也爲將來基於該公共服務平臺的更多應用做好示範作用,可在基礎的公共服務平臺的基礎之上,建設基於長江黃金水道電子航道圖公共服務平臺的航標管理信息系統,實現在公共服務平臺之上的航標維護與管理。該管理系統將利用公共服務平臺提供的基礎地圖服務實現對航標狀態的直觀化展示與管理,將大幅提高航標管理和維護工作的效率。

航標管理信息系統的建設將以公共服務平臺提供的長江電子航道圖數據服務爲數據基礎,同時直接利用該公共服務平臺提供的瀏覽器端應用開發接口,進行接口開發。需單獨建設航標管理相關的數據庫,包括航標的名稱、管理單位、分類等屬性數據,以及航標經緯度位置的空間數據。該數據庫建成後,在長江電子航道圖的基礎上,將航標空間數據實時疊加到長江電子航道圖上,並定期更新,並利用接口開發航標屬性數據的查詢功能和空間位置的定位功能等,最終實現長江干線航道上的航標管理。

通過公共服務平臺的建設,將切實改變長江電子航道圖的公共服務方式,提高長江電子航道圖在線公共服務水平,充分發揮長江電子航道圖的基礎性作用,更好的滿足長江黃金水道應急指揮、物流信息化等信息化建設對長江電子航道圖的需求。同時,還將極大地減少了人工刻錄光盤、製作數據和提供數據的工作量,大大提高了數據更新的及時性。但要最終要實現長江電子航道圖的互聯互通和集成應用,還需着重解決體制、基礎設施、服務模式等幾方面的問題。

(1)管理體制的問題。建設公共服務平臺首先要解決的是管理體制問題,當前導致出現信息孤島、信息難以共享的問題,其主要原因都不是技術問題,而是在現有的管理體制下,管理部門長期形成的條塊分割的管理方式所導致的,這種管理上的阻礙需要得到各級航道管理部門的高度重視,公共服務平臺的建設需要建立一個跨部門、權威、協調能力很強的建設協調機構,來克服體制障礙。

(2)信息化基礎設施的投入問題。“十一五”以來,雖然長江黃金水道得到了空前的發展,但各級航道管理部門在信息化基礎設施的投入與公路信息化建設相比還是很不足的。建設公共服務平臺,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務,必須有良好的信息化基礎設施,否則難以滿足在線服務的訪問需求。

(3)服務模式的問題。公共服務平臺的用戶是一切對長江黃金水道電子航道圖有使用需求的對象,這些對象包括政府機構、企事業單位、科研機構、航運企業、社會公衆等多種不同用戶,對長江電子航道圖的使用需求、使用方式等也各不相同,因此公共服務平臺在提供服務時,應考慮靈活採用多種方式,以滿足需求。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