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iOS 7看蘋果公司的蛻變之路(一)

iOS 7看蘋果公司的蛻變之路(一)

自從6月10日蘋果公司2013年WWDC大會發布了iOS 7,各種輿論、評價和吐槽可以說是蜂擁而至。總結了一下,貶低者居多。包括我在內,大部分評價還是針對UI設計上扁平化風格的改變。當然,這個改變可以算是顛覆性的,畢竟蘋果公司從2001年的Mac OS操作系統開始,就是以精美細膩的擬物化風格和晶瑩剔透的光澤、反射、陰影的立體效果作爲界面的視覺印象。十多年的時間裏,大家不但已經習慣這樣的視覺風格,甚至已經把它當作蘋果公司的形象和理念。因此,當我第一眼看到發佈會上的照片時,第一個反應也是:開玩笑吧?這肯定是山寨的!

不過,在我們對這個iOS的新版本吐槽的同時,不妨先考慮兩個問題。首先,蘋果公司的視覺風格是不是到了必須改變的時候了?

我的看法是肯定的,必須改變了。我們看看現在移動設備的三大主流平臺:iOS、Android和WP,雖然老喬去了以後iOS還能夠保持住自己的老大地位,但已經岌岌可危了。這裏對它威脅最大的我覺得還不是Android,恰恰是最弱小的WP。雖然在應用的數量上和設備的保有率上目前都不算很成功,但是在用戶體驗設計上,我覺得微軟公司這回真的領先了。這裏不單是Metro的超個性的設計風格,WP的扁平化設計不僅僅是視覺上的,從層級設置到交互理念都比iOS更加的先進和人性化。簡單大氣的平面分割效果也顯得更時尚。相比之下,蘋果公司一成不變的逼真擬物效果確實有些審美疲勞了,我想老喬要是還在也會看到這一點的。

第二個問題,必須要走扁平化風格這位條路嗎?

我的看法也是肯定的,沒有其他更好的辦法。比較顯著的原因至少有兩個:一個是時尚,目前大衆的品味確實被簡約和圖形化的設計風格給全面洗腦。尤其是女性的消費羣體對色彩鮮亮和高明度畫面的青睞,使扁平化設計成爲了時尚設計的代名詞,而女性消費者如今已經成爲了移動產品的消費主力(這裏沒有性別歧視,我總覺得她們擺弄手機的時間比男性多,原來花在電視機前的時間如今也都玩手機了)。而蘋果擬物效果的設計講究色彩沉穩、灰暗,充滿質感和紋理,相對男性化和歲月感。另一個更加顯著原因,就是扁平化設計風格兼容性強,抽象操作性強,也更簡單。方便開發者和設計人員對應用進行個性化設計,而且某種程度上減輕跨平臺的應用設計壓力。畢竟移動產品的主體是無窮無盡的遊戲、應用和媒體,移動平臺提供的是一個展現這些應用的舞臺,不應該喧賓奪主,用高難度的視覺特效和技術門檻來壓制應用的開發者和設計者。這也是簡約主義和扁平化設計的一大優勢,WP在這方面做的就很好。

(待續)@大羽bigfish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