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廣告產品實踐

互聯網上有三種資產能夠變成錢:數據,流量,品牌屬性。

數據:可能來自於媒體,可能是第三方的數據擁有者,後兩項是媒體的專屬。

而在當今越來越複雜的廣告交易和數據變現市場中,如果從實際需求的角度來看,不外乎有下面三類問題:

a)、媒體如何利用合適的廣告產品更好地變現?

要兼顧短期收益和長期品牌價值的雙重目的,如何利用自有的銷售渠道以及各種供給方的廣告產品以平衡這兩方面的目的。

b)、廣告主如何選擇何種廣告品臺,結合什麼樣的數據來完成高效的營銷?

c)、擁有數據的第三方組織如何利用廣告市場將自己的數據變成錢?

1、媒體

這裏所說的媒體是指擁有流量的web網站,WAP網站,HTML5萬張,PC或移動應用程序。 

堅持利用高質量的廣告變現有利於媒體長期保持和提升自己的品牌價值,從而優先銷售的廣告商獲得更高的品牌溢價。

對於大量中小媒體而言,很難在品牌銷售上找到切入點,因此重點關注的是即時的單位流量變現能力,即RPM(Revenue Per Thousand) ad impression

2、廣告主

指的是所有以付費方式推廣自己的品牌、產品或內容的組織。

影響廣告主在線營銷推廣方案的第一要素是推廣的目的,分爲品牌和效果這兩大類。

a)、效果廣告:可選的效果類推廣渠道有搜索廣告,展示廣告這類按CPC結算的渠道以及垂直行業入口按CPS結算的渠道。

如果有一些有價值的第一方數據來源,並且有一定的技術實力將其加工利用,還可以考慮利用DSP進行精準的,定製化的人羣選擇和投放。這裏應該選擇的DSP類型是那些效果類的,按照CPC或者CPS/CPA結算的DSP。

再通過DSP投放時,對於CRM或老客再營銷類需求可以採用重定向的策略。還有其他擴展新客的look-alike策略,個性化重定向的方式等。

b)、品牌廣告:以用戶接觸爲主的合約廣告產品。CPT結算的廣告爲合約和按CPM計算的展示量合約。

3、數據提供方

在線廣告交易使得那些擁有數據,但是既不是廣告主又不是媒體的組織也可以參與到其中。

在考慮數據變現之前,需要先對數據的價值有合理的評估。評估的基本方式:用戶數X用戶平均價值。

用戶數:就是該組織在一段時間內能夠收集到數據的用戶總量。

用戶平均價值:就是單個用戶可以獲得的廣告價值,它主要被RPM水平,單個用戶被廣告有效初級的展示次數這兩個因素影響。

RPM反映了數據的價值密度,而廣告有效觸及的展示次數則需要通過擴大媒體接觸來實現。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