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杭州QCon全球軟件開發大會所見所聞所悟

一、概述
每次聽完一些技術分享,都會寫一篇分享,一方面也是我自己對論壇的一些總結,另一方面也是想把我自己的一些感受分享出來,上一篇是《2012年阿里技術嘉年華所見所感所悟》。這真是一個美好的時代,我們能從互聯網上學習到這麼多好的東西,也能參與這麼多好的會議,這次特別感謝InfoQ。我這張票是部門給的,也特別感謝我的領導們。這三天我基本都在聽,聽了大約21場分享,感受還是比較多的,以下我主要就我聽到的一些分享說說自己的感受。先說下這個和一般的嘉年華的區別,首先這個會議是收費的;再次這個會議老外的分享比較多;最後技術細節講的並不多,專業性並不太強,如專業性強,海量數據可以看下:http://strataconf.com/stratany2012。所以一般適合的人羣是,英語聽力要可以,希望能在理論方面有一定提高,希望近距離跟大師接觸,希望範範瞭解很多東西。當然都是可以聽到一些各個公司介紹其各個技術發展。這個會議很多資料都是公開的。
二、過程
以下就我主要關注及聽到的一會分享簡單介紹下,有一些沒有時間聽,在其它也簡單列舉了一些我感覺還是比較有意思的。我個人的方向是海量數據,也就主要集中在數據方面,不過聽跨方向的分享能獲取更多的知識,上午主要還是理論方面的,在6場中,有5場是老外的,最後一場是淘寶林昊講的T4架構。
  • 方法理論方面:這個大部分人聽着會感覺有點虛,其實老外在我們面前講這些,那可能有點班門弄斧了。我們幾千年的歷史,從小就聽親人講道理了——且好像往往年長的就喜歡講道理拉——不過軟件畢竟是歐美的發明的,還是有一些可聽的。其中最主要的還是敏捷的一些理論東西。第一天開場就是jim大師的海闊天空的從古至今的關於時機的演講-軟件的黃金時代即將到來。主要的論據就是以古爲鑑,講述了歷史文化革新的古希臘,特別強調了一個好的產品對於社會的巨大影響,及現代黑客文化對社會的影響。其實我最主要從中看出,程序員不只是會寫寫幾行代碼的,大師對於哲學、歷史的看法是非常深刻的。聽了SAP講了精益細想,這個感覺PPT做的不錯,只記得講師說這個PPT有保密內容,大家去下載吧。第三天的dave大師關於敏捷腐化的演講也很理論化,主要是講我們要去掉標籤,多問一些問題,真實去做些事情。
  • 測試方面: 主要還是講述了一些理論知識,如:自動化、TDD、測試分層模型、探索性測試等。測試聽的不多,就不太過描述了,最讓我印象深刻的還是‘探索性測試’這個分享,讓我比較清楚的理清楚探索性測試這個詞。自動化是分享的主題,淘寶及58同城都拿出了看家技能啊。
  • 高效團隊方面:其實跟很多的東西有關係,從古代到現代,我們不可否認最好的團隊應該是軍隊的,在軟件其實又跟軍隊有很大的差別,在聽amr的分享中,他比較強調敏捷不是萬能,高效團隊需要很多的東西,在其中,包括了 溝通、協調、技術等等,並特別強調人跟人的溝通、環境、文化。酷殼博主陳皓講述了目前大的一些外企工程師的一些文化,強調了軟件開發的主角是程序員,最後給出了小團隊的前提,並特別強調自動化的作用。
  • 海量數據方面:這些主要集中在hadoop、hbase方面,另外就是在之上做的一些應用。在第一天的大數據風險分析中,總體感覺有點掛羊頭的感覺,乾貨非常少。最讓我有印象的是,七牛CEO的分享《一週打造一個Dropbox》講述很多Dropbox的精彩事情。關於數據風險主要用的就是機器學習了,ebay用的是mahout。在《數據驅動的電子商務搜索》講述了ebay的搜索跟百度、google的區別,其實我感覺最大的區別是,公共搜索的數據是來自公網,數據量比內站數據要高很多數量級的。關於《eBay雲配置管理系統》,我感覺跟這個主題沒有啥關係的,主要講述了配置驅動一切。第三天中,facebook的工程師講述在hbase的一些工程實踐及mysql的一些算法。特別有意思的是,阿里巴巴與百度都同一天分享了一些在hadoop經驗,這個真是一大亮點,阿里巴巴與百度都在yarn方面有一些計劃,期待他們能給hadoop社區做出較大的貢獻。
  • 其它一些:另外有很多我並沒有去聽,如:知名網站的分析方面,如果關注小網站的發展,可以去看看《美麗說的架構與變遷》及上次阿里技術嘉年華講的《米聊服務器的技術選型和架構設計》;Pass方面,主要關注彈性方面;運維方面,估計還是自動化;移動方面,其實估計還是把傳統的應用再結合移動的特性柔和創造出一些產品出來,這個也是一個目前很火的方向。據說,《Android 淘寶客戶端用戶體驗優化實踐》講的乾貨比較多。
三、總結
其實無論是聽者、講師還是主辦方都能在這樣的一些會議中收穫很多。對於廣大的開發者,還是應當多參加一些這樣的技術論壇,在三天中,我還是接觸到了很多新的東西及回顧了很多老的知識點。在技術路上,也許你是孤單的,但是當你走出來的時候,發現你並不孤單。
    • 在軟件領域,國內的思潮還是基本跟得上國際潮流的,這個也得益於國內的分享環境,特別是infoq、阿里嘉年華、百度沙龍、騰訊大講壇、csdn等叢多分享交流平臺。我們也期待有更多這樣的平臺,有更多這樣的公司來分享。
    • 大師不只只是寫寫幾行代碼的,人類所有學科中,計算機纔出現短短幾十年,要想成爲大師,技術過硬外,還得要在哲學、歷史、心理等方面也有所造詣。
    • 主題永遠都是那些:質量、自動化、擴展性、伸縮性、可靠性等軟件的特性。
    • 別說學英語沒有作用,在這樣的場合還是很有作用的。
還是講一些與我期待不一樣的地方吧,其實軟件的本質是設計,如何設計好一款好的軟件纔是根本,現在我們很多被這些大的概念給弄混了眼,如:雲、敏捷等,我還是希望能在這樣的大會上看到基本的軟件架構、設計的一些分享,如:請Martin Fowler來講講軟件設計,因爲,會議美其名曰:《全球軟件開發大會》嘛!

如果你想會後學習一些,請訪問:
另外也幫阿里推廣下,有很多免費的資料,這裏是瞭解阿里巴巴技術最好的地方:
文章可能會重新編輯,如果想瀏覽最新內容請訪問原創博客。由於作者個人知識面有限,如果描述有錯誤或者遺留之處敬請諒解,再歡迎指出,我們共同進步。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