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析構函數遇到多線程──C++ 中線程安全的對象回調

請儘量閱讀本文 PDF 版:http://www.cppblog.com/Files/Solstice/dtor_meets_mt.pdf

豆丁亦可,內容略微滯後: http://www.docin.com/p-42460300.html

這裏是從 word 直接粘貼過來,腳註鏈接都丟失了。

 

摘要

編寫線程安全的類不是難事,用同步原語保護內部狀態即可。但是對象的生與死不能由對象自身擁有的互斥器來保護。如何保證即將析構對象 x  的時候,不會有另一個線程正在調用 x 的成員函數?或者說,如何保證在執行 x 的成員函數期間,對象 x 不會在另一個線程被析構?如何避免這種競態條件是 C++ 多線程編程面臨的基本問題,可以藉助 boost 的 shared_ptr 和 weak_ptr 完美解決。這也是實現線程安全的 Observer 模式的必備技術。

 


本文源自我在 2009 年 12 月上海 C++ 技術大會的一場演講《當析構函數遇到多線程》,內容略有增刪。原始 PPT 可從 http://download.csdn.net/source/1982430 下載,或者在 http://www.docin.com/p-41918023.html 直接觀看。

 

本文讀者應具有 C++ 多線程編程經驗,熟悉互斥器、競態條件等概念,瞭解智能指針,知道 Observer 設計模式。

目錄

 

1 多線程下的對象生命期管理 2

線程安全的定義 3

Mutex 與 MutexLock 3

一個線程安全的 Counter 示例 3

2 對象的創建很簡單 4

3 銷燬太難 5

Mutex 不是辦法 5

作爲數據成員的 Mutex 6

4 線程安全的 Observer 有多難? 6

5 一些啓發 8

原始指針有何不妥? 8

一個“解決辦法” 8

一個更好的解決辦法 9

一個萬能的解決方案 9

6 神器 shared_ptr/weak_ptr 10

7 插曲:系統地避免各種指針錯誤 10

8 應用到 Observer 上 11

解決了嗎? 11

9 再論 shared_ptr 的線程安全 12

10 shared_ptr 技術與陷阱 13

對象池 15

enable_shared_from_this 17

弱回調 17

11 替代方案? 19

其他語言怎麼辦 19

12 心得與總結 19

總結 20

13 附錄:Observer 之謬 20

14 後記 21

 

1 多線程下的對象生命期管理
與其他面嚮對象語言不同,C++ 要求程序員自己管理對象的生命期,這在多線程環境下顯得尤爲困難。當一個對象能被多個線程同時看到,那麼對象的銷燬時機就會變得模糊不清,可能出現多種競態條件:

 


l 在即將析構一個對象時,從何而知是否有另外的線程正在執行該對象的成員函數?

l 如何保證在執行成員函數期間,對象不會在另一個線程被析構?

l 在調用某個對象的成員函數之前,如何得知這個對象還活着?

 

解決這些 race condition 是 C++ 多線程編程面臨的基本問題。本文試圖以 shared_ptr 一勞永逸地解決這些問題,減輕 C++ 多線程編程的精神負擔。

 


線程安全的定義
 

依據《Java 併發編程實踐》/《Java Concurrency in Practice》一書,一個線程安全的 class 應當滿足三個條件:

l 從多個線程訪問時,其表現出正確的行爲

l 無論操作系統如何調度這些線程,無論這些線程的執行順序如何交織

l 調用端代碼無需額外的同步或其他協調動作

 

依據這個定義,C++ 標準庫裏的大多數類都不是線程安全的,無論 std::string 還是 std::vector 或 std::map,因爲這些類通常需要在外部加鎖。

 


Mutex 與 MutexLock
 

爲了便於後文討論,先約定兩個工具類。我相信每個寫C++ 多線程程序的人都實現過或使用過類似功能的類,代碼從略。

 

Mutex 封裝臨界區(Critical secion),這是一個簡單的資源類,用 RAII 手法 [CCS:13]封裝互斥器的創建與銷燬。臨界區在 Windows 上是 CRITICAL_SECTION,是可重入的;在 Linux 下是 pthread_mutex_t,默認是不可重入的。Mutex 一般是別的 class 的數據成員。

 

MutexLock 封裝臨界區的進入和退出,即加鎖和解鎖。MutexLock 一般是個棧上對象,它的作用域剛好等於臨界區域。它的構造函數原型爲 MutexLock::MutexLock(Mutex& m);

 

這兩個 classes 都不允許拷貝構造和賦值。

 


一個線程安全的 Counter 示例
 

編寫單個的線程安全的 class 不算太難,只需用同步原語保護其內部狀態。例如下面這個簡單的計數器類 Counter:

 

class Counter : boost::noncopyable

{

  // copy-ctor and assignment should be private by default for a class.

 public:

  Counter(): value_(0) {}

  int64_t value() const;

  int64_t increase();

  int64_t decrease();

 private:

  int64_t value_;

  mutable Mutex mutex_;

}

 

int64_t Counter::value() const

{

  MutexLock lock(mutex_);

  return value_;

}

 

int64_t Counter::increase()

{

  MutexLock lock(mutex_);

  int64_t ret = value_++;

  return ret;

}

// In a real world, atomic operations are perferred.

// 當然在實際項目中,這個 class 用原子操作更合理,這裏用鎖僅僅爲了舉例。

 

這個 class 很直白,一看就明白,也容易驗證它是線程安全的。注意到它的 mutex_ 成員是 mutable 的,意味着 const 成員函數如 Counter::value() 也能直接使用 non-const 的 mutex_。

 

儘管這個 Counter 本身毫無疑問是線程安全的,但如果 Counter 是動態創建的並透過指針來訪問,前面提到的對象銷燬的 race condition 仍然存在。

 


2 對象的創建很簡單
 

對象構造要做到線程安全,惟一的要求是在構造期間不要泄露 this 指針,即

l 不要在構造函數中註冊任何回調

l 也不要在構造函數中把 this 傳給跨線程的對象

l 即便在構造函數的最後一行也不行

 

之所以這樣規定,是因爲在構造函數執行期間對象還沒有完成初始化,如果 this 被泄露 (escape) 給了其他對象(其自身創建的子對象除外),那麼別的線程有可能訪問這個半成品對象,這會造成難以預料的後果。

 

// 不要這麼做 Don't do this.

class Foo : public Observer

{

public:

  Foo(Observable* s) {

    s->register(this);  // 錯誤

  }

  virtual void update();

};

 

// 要這麼做 Do this.

class Foo : public Observer

{

  // ...

  void observe(Observable* s) {  // 另外定義一個函數,在構造之後執行

    s->register(this);

  }

};

Foo* pFoo = new Foo;

Observable* s = getIt();

pFoo->observe(s);  // 二段式構造

 

這也說明,二段式構造——即構造函數+initialize()——有時會是好辦法,這雖然不符合 C++ 教條,但是多線程下別無選擇。另外,既然允許二段式構造,那麼構造函數不必主動拋異常,調用端靠 initialize() 的返回值來判斷對象是否構造成功,這能簡化錯誤處理。

 

即使構造函數的最後一行也不要泄露 this,因爲 Foo 有可能是個基類,基類先於派生類構造,執行完 Foo::Foo() 的最後一行代碼會繼續執行派生類的構造函數,這時 most-derived class 的對象還處於構造中,仍然不安全。

 

相對來說,對象的構造做到線程安全還是比較容易的,畢竟曝光少,回頭率爲 0。而析構的線程安全就不那麼簡單,這也是本文關注的焦點。

 


3 銷燬太難
 

對象析構,這在單線程裏不會成爲問題,最多需要注意避免空懸指針(和野指針)。而在多線程程序中,存在了太多的競態條件。對一般成員函數而言,做到線程安全的辦法是讓它們順次執行,而不要併發執行,也就是讓每個函數的臨界區不重疊。這是顯而易見的,不過有一個隱含條件或許不是每個人都能立刻想到:函數用來保護臨界區的互斥器本身必須是有效的。而析構函數破壞了這一假設,它會把互斥器銷燬掉。悲劇啊!

 


Mutex 不是辦法
 

Mutex 只能保證函數一個接一個地執行,考慮下面的代碼,它試圖用互斥鎖來保護析構函數:

 

Foo::~Foo()

{

  MutexLock lock(mutex_);

  // free internal state  (1)

}

 

void Foo::update()

{

  MutexLock lock(mutex_);  // (2)

  // make use of internal state

}

 

extern Foo* x;  // visible by all threads

 

 

// thread A

delete x;

x = NULL;  // helpless

 

 

// thread B

if (x) {

  x->update();

}

 

有 A 和 B 兩個線程,線程 A 即將銷燬對象 x,而線程 B 正準備調用 x->update()。儘管線程 A 在銷燬對象之後把指針置爲了 NULL,儘管線程 B 在調用 x 的成員函數之前檢查了指針 x 的值,還是無法避免一種 race condition:

 

1. 線程 A 執行到了 (1) 處,已經持有了互斥鎖

2. 線程 B 通過了 if (x) 檢測,阻塞在 (2) 處

 

接下來會發生什麼,只有天曉得。因爲析構函數會把 mutex_ 銷燬,那麼 (2) 處有可能永遠阻塞下去,有可能進入“臨界區”然後 core dump,或者發生其他更糟糕的情況。

 

這個例子至少說明 delete 對象之後把指針置爲 NULL 根本沒用,如果一個程序要靠這個來防止二次釋放,說明代碼邏輯出了問題。

 


作爲數據成員的 Mutex
 

前面的例子說明,作爲 class 數據成員的 Mutex 只能用於同步本 class 的其他數據成員的讀和寫,它不能保護安全地析構。因爲成員 mutex 的生命期最多與對象一樣長,而析構動作可說是發生在對象身故之後(或者身亡之時)。另外,對於基類對象,那麼調用到基類析構函數的時候,派生類對象的那部分已經析構了,那麼基類對象擁有的 mutex 不能保護整個析構過程。再說,析構過程本來也不需要保護,因爲只有別的線程都訪問不到這個對象時,析構纔是安全的,否則會有第 1 節談到的競態條件發生。

 

另外如果要同時讀寫本 class 的兩個對象,有潛在的死鎖可能,見 PPT 第 12 頁的 swap() 和 operator=()。

 


4 線程安全的 Observer 有多難?
 

一個動態創建的對象是否還活着,光看指針(引用也一樣)是看不出來的。指針就是指向了一塊內存,這塊內存上的對象如果已經銷燬,那麼就根本不能訪問 [CCS:99](就像 free 之後的地址不能訪問一樣),既然不能訪問又如何知道對象的狀態呢?換句話說,判斷一個指針是不是野指針沒有高效的辦法。(萬一原址又創建了一個新的對象呢?再萬一這個新的對象的類型異於老的對象呢?)

 

在面向對象程序設計中,對象的關係主要有三種:composition, aggregation 和 association。Composition(組合)關係在多線程裏不會遇到什麼麻煩,因爲對象 x 的生命期由其惟一的擁有者 owner 控制,owner 析構的時候,會把 x 也析構掉。從形式上看,x 是 owner 的數據成員,或者 scoped_ptr 成員。

 

後兩種關係在 C++ 裏比較難辦,處理不好就會造成內存泄漏或重複釋放。Association(關聯/聯繫)是一種很寬泛的關係,它表示一個對象 a 用到了另一個對象 b,調用了後者的成員函數。從代碼形式上看,a 持有 b 的指針(或引用),但是 b 的生命期不由 a 單獨控制。Aggregation(聚合)關係從形式上看與 association 相同,除了 a 和 b 有邏輯上的整體與部分關係。爲了行文方便,下文不加區分地通稱爲“指涉”關係。如果 b 是動態創建的並在整個程序結束前有可能被釋放,那麼就會出現第 1 節談到的競態條件。

 

那麼似乎一個簡單的解決辦法是:只創建不銷燬。程序使用一個對象池來暫存用過的對象,下次申請新對象時,如果對象池裏有存貨,就重複利用現有的對象,否則就新建一個。對象用完了,不是直接釋放掉,而是放回池子裏。這個辦法當然有其自身的很多缺點,但至少能避免訪問失效對象的情況發生。

 


這種山寨辦法的問題有:

l 對象池的線程安全,如何安全地完整地把對象放回池子裏,不會出現“部分放回”的競態?(線程 A 認爲對象 x 已經放回了,線程 B 認爲對象 x 還活着)

l thread contention,這個集中化的對象池會不會把多線程併發的操作串行化?

l 如果共享對象的類型不止一種,那麼是重複實現對象池還是使用類模板?

l 會不會造成內存泄露與分片?因爲對象池佔用的內存只增不減,而且不能借給別的對象池使用。

 

回到正題上來,看看正常方式該咋辦。如果對象 x 註冊了任何非靜態成員函數回調,那麼必然在某處持有了指向 x 的指針,這就暴露在了 race condition 之下。

 

一個典型的場景是 Observer 模式。

 

class Observer

{

 public:

  virtual ~Observer() { }

  virtual void update() = 0;

};

 

class Observable

{

 public:

  void register(Observer* x);

 

  void unregister(Observer* x);

 

  void notifyObservers() {

    foreach Observer* x {  // 這行是僞代碼

      x->update(); // (3)

    }

  }

  // ...

}

 

當 Observable 通知每一個 Observer 時 (3),它從何得知 Observer 對象 x 還活着?

要不在 Observer 的析構函數裏解註冊 (unregister)?恐難奏效。

 

struct Observer

{

  virtual ~Observer() { }

  virtual void update() = 0;

 

  void observe(Observable* s) {

    s->register(this);

    subject_ = s;

  }

 

  virtual ~Observer() {

    // (4)

    subject_->unregister(this);

  }

  Observable* subject_;

};

 

我們試着讓 Observer 的析構函數去 unregister(this),這裏有兩個 race conditions。其一:(4) 處如何得知 subject_ 還活着?就算 subject_ 指向某個永久存在的對象,那麼還是險象環生:

 


1. 線程 A 執行到 (4) 處,還沒有來得及 unregister 本對象

2. 線程 B 執行到 (3) 處,x 正好指向是 (4) 處正在析構的對象

 

那麼悲劇又發生了,既然 x 所指的 Observer 對象正在析構,調用它的任何非靜態成員函數都是不安全的,何況是虛函數(C++ 標準對在構造函數和析構函數中調用虛函數的行爲有明確的規定,但是沒有考慮併發調用的情況)。更糟糕的是,Observer 是個基類,執行到 (4) 處時,派生類對象已經析構掉了,這時候整個對象處於將死未死的狀態,core dump 恐怕是最幸運的結果。

 

這些 race condition 似乎可以通過加鎖來解決,但在哪兒加鎖,誰持有這些互斥鎖,又似乎不是那麼顯而易見的。要是有什麼活着的對象能幫幫我們就好了,它提供一個 isAlive() 之類的程序函數,告訴我們那個對象還在不在。可惜指針和引用都不是對象,它們是內建類型。

 


5 一些啓發
 

指向對象的原始指針 (raw pointer) 是壞的,尤其當暴露給別的線程時。Observable 應當保存的不是原始的 Observer*,而是別的什麼東西,能分別 Observer 對象是否存活。類似地,如果 Observer 要在析構函數裏解註冊(這雖然不能解決前面提到的 race condition,但是在析構函數裏打掃戰場還是應該的),那麼 subject_ 的類型也不能是原始的 Observable*。

 

有經驗的 C++ 程序員或許會想到用智能指針,沒錯,這是正道,但也沒那麼簡單,有些關竅需要注意。這兩處直接使用 shared_ptr 是不行的,會造成循環引用,導致資源泄漏。彆着急,後文會一一講到。

 

圖片請看 PDF 版,目前 CSDN 博客的上傳圖片功能失靈了。

 


原始指針有何不妥?
 

有兩個指針 p1 和 p2,指向堆上的同一個對象 Object,p1 和 p2 位於不同的線程中(左圖)。假設線程 A 透過 p1 指針將對象銷燬了(儘管把 p1 置爲了 NULL),那麼 p2 就成了空懸指針(右圖)。

    

要想安全地銷燬對象,最好讓在別人(線程)都看不到的情況下,偷偷地做。

 


一個“解決辦法”
 

一個解決空懸指針的辦法是,引入一層間接性,讓 p1 和 p2 所指的對象永久有效。比如下圖的 proxy 對象,這個對象,持有一個指向 Object 的指針。(從 C 語言的角度,p1 和 p2 都是二級指針。)

       

當銷燬 Object 之後,proxy 對象繼續存在,其值變爲 0。而 p2 也沒有變成空懸指針,它可以通過查看 proxy 的內容來判斷 Object 是否還活着。要線程安全地釋放 Object 也不是那麼容易,race condition 依舊存在。比如 p2 看第一眼的時候 proxy 不是零,正準備去調用 Object 的成員函數,期間對象已經被 p1 銷燬了。

 

問題在於,何時釋放 proxy 指針呢?

 


一個更好的解決辦法
 

爲了安全地釋放 proxy,我們可以引入引用計數,再把 p1 和 p2 都從指針變成對象 sp1 和 sp2。proxy 現在有兩個成員,指針和計數器。

1. 一開始,有兩個引用,計數值爲 2,

 

2. sp1 析構了,引用計數的值減爲 1,

 

3. sp2 也析構了,引用計數的值爲 0,可以安全地銷燬 proxy 和 Object 了。

 

打住!這不就是引用計數型智能指針嗎?

 


一個萬能的解決方案
 

引入另外一層間接性,another layer of indirection,用對象來管理共享資源(如果把 Object 看作資源的話),亦即 handle/body 手法 (idiom)。當然,編寫線程安全、高效的引用計數 handle 的難度非凡,作爲一名謙卑的程序員,用現成的庫就行。

 

萬幸,C++ 的 tr1 標準庫裏提供了一對神兵利器,可助我們完美解決這個頭疼的問題。

 


6 神器 shared_ptr/weak_ptr
shared_ptr 是引用計數型智能指針,在 boost 和 std::tr1 裏都有提供,現代主流的 C++ 編譯器都能很好地支持。shared_ptr<T> 是一個類模板 (class template),它只有一個類型參數,使用起來很方便。引用計數的是自動化資源管理的常用手法,當引用計數降爲 0 時,對象(資源)即被銷燬。weak_ptr 也是一個引用計數型智能指針,但是它不增加引用次數,即弱 (weak) 引用。

shared_ptr 的基本用法和語意請參考手冊或教程,本文從略,這裏談幾個關鍵點。

 

l shared_ptr 控制對象的生命期。shared_ptr 是強引用(想象成用鐵絲綁住堆上的對象),只要有一個指向 x 對象的 shared_ptr 存在,該 x 對象就不會析構。當指向對象 x 的最後一個 shared_ptr 析構或 reset 的時候,x 保證會被銷燬。

l weak_ptr 不控制對象的生命期,但是它知道對象是否還活着(想象成用棉線輕輕拴住堆上的對象)。如果對象還活着,那麼它可以提升 (promote) 爲有效的 shared_ptr;如果對象已經死了,提升會失敗,返回一個空的 shared_ptr。

l shared_ptr/weak_ptr 的“計數”在主流平臺上是原子操作,沒有用鎖,性能不俗。

l shared_ptr/weak_ptr 的線程安全級別與 string 等 STL 容器一樣,後面還會講。

 


7 插曲:系統地避免各種指針錯誤
 

我同意孟巖說的“大部分用 C 寫的上規模的軟件都存在一些內存方面的錯誤,需要花費大量的精力和時間把產品穩定下來。”內存方面的問題在 C++ 裏很容易解決,我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見到別人的代碼裏有內存泄漏是在 2004 年實習那會兒,自己寫的C++ 程序從來沒有出現過內存方面的問題。

 

C++ 裏可能出現的內存問題大致有這麼幾個方面:

 

1. 緩衝區溢出

2. 空懸指針/野指針

3. 重複釋放

4. 內存泄漏

5. 不配對的 new[]/delete

6. 內存碎片

 

正確使用智能指針能很輕易地解決前面 5 個問題,解決第 6 個問題需要別的思路,我會另文探討。

 

1. 緩衝區溢出 ⇒ 用 vector/string 或自己編寫 Buffer 類來管理緩衝區,自動記住用緩衝區的長度,並通過成員函數而不是裸指針來修改緩衝區。

2. 空懸指針/野指針 ⇒ 用 shared_ptr/weak_ptr,這正是本文的主題

3. 重複釋放 ⇒ 用 scoped_ptr,只在對象析構的時候釋放一次

4. 內存泄漏 ⇒ 用 scoped_ptr,對象析構的時候自動釋放內存

5. 不配對的 new[]/delete ⇒ 把 new[] 統統替換爲 vector/scoped_array

 

正確使用上面提到的這幾種智能指針並不難,其難度大概比學習使用 vector/list 這些標準庫組件還要小,與 string 差不多,只要花一週的時間去適應它,就能信手拈來。我覺得,在現代的 C++ 程序中一般不會出現 delete 語句,資源(包括複雜對象本身)都是通過對象(智能指針或容器)來管理的,不需要程序員還爲此操心。

 

需要注意一點:scoped_ptr/shared_ptr/weak_ptr 都是值語意,要麼是棧上對象,或是其他對象的直接數據成員。幾乎不會有下面這種用法:

 shared_ptr<Foo>* pFoo = new shared_ptr<Foo>(new Foo);  // WRONG semantic

 

還要注意,如果這幾種智能指針是對象 x 的數據成員,而它的模板參數 T 是個 incomplete 類型,那麼 x 的析構函數不能是默認的或內聯的,必須在 .cpp 文件裏邊顯式定義,否則會有編譯錯或運行錯。

 


8 應用到 Observer 上
 

既然透過 weak_ptr 能探查對象的生死,那麼 Observer 模式的競態條件就很容易解決,只要讓 Observable 保存 weak_ptr<Observer> 即可:

 

class Observable  // not 100% thread safe!

{

 public:

  void register(weak_ptr<Observer> x);

  void unregister(weak_ptr<Observer> x);  // 可用 std::remove/vector::erase 實現

 

  void notifyObservers()

  {

    MutexLock lock(mutex_);

    Iterator it = observers_.begin();

    while (it != observers_.end()) {

      shared_ptr<Observer> obj(it->lock());  // 嘗試提升,這一步是線程安全的

      if (obj) {

        // 提升成功,現在引用計數值至少爲 2 (想想爲什麼?)

        obj->update();  // 沒有競態條件,因爲 obj 在棧上,對象不可能在本作用域內銷燬

        ++it;

      } else {

        // 對象已經銷燬,從容器中拿掉 weak_ptr

        it = observers_.erase(it);

      }

    }

  }

 

 private:

  std::vector<weak_ptr<Observer> > observers_;  // (5)

  mutable Mutex mutex_;

};

 

就這麼簡單。前文代碼 (3) 處的競態條件已經彌補了。

 


解決了嗎?
 

把 Observer* 替換爲 weak_ptr<Observer> 部分解決了 Observer 模式的線程安全,但還有幾個疑點:

 

不靈活,強制要求 Observer 必須以 shared_ptr 來管理;

 

不是完全線程安全,Observer 的析構函數會調用 subject_->unregister(this),萬一 subject_ 已經不復存在了呢?爲了解決它,又要求 Observable 本身是用 shared_ptr 管理的,並且 subject_ 是個 weak_ptr<Observable>;

 

線程瓶頸 (thread contention),即 Observable 的三個成員函數都用了互斥器來同步,這會造成 register 和 unregister 等待 notifyObservers,而後者的執行時間是無上限的,因爲它同步回調了用戶提供的 update() 函數。我們希望 register 和 unregister 的執行時間不會超過某個固定的值,以免即便殃及無辜羣衆。

 

死鎖,萬一 update() 虛函數中調用了 (un)register 呢?如果 mutex_ 是不可重入的,那麼會死鎖;如果 mutex_ 是可重入的,程序會面臨迭代器失效(core dump 是最好的結果),因爲 vector observers_ 在遍歷期間被無意識地修改了。這個問題乍看起來似乎沒有解決辦法,除非在文檔裏做要求。

 

這些問題留到本文附錄中去探討,每個問題都是能解決的。

 

我個人傾向於使用不可重入的 Mutex,例如 pthreads 默認提供的那個,因爲“要求 Mutex 可重入”本身往往以爲着設計上出了問題。Java 的 intrinsic  lock 是可重入的,因爲要允許 synchronized 方法相互調用,我覺得這也是無奈之舉。

思考:如果把 (5) 處改爲 vector<shared_ptr<Observer> > observers_;,會有什麼後果?

 


9 再論 shared_ptr 的線程安全
 

雖然我們借 shared_ptr 來實現線程安全的對象釋放,但是 shared_ptr 本身不是 100% 線程安全的。它的引用計數本身是安全且無鎖的,但對象的讀寫則不是,因爲 shared_ptr 有兩個數據成員,讀寫操作不能原子化。

 

根據文檔,shared_ptr 的線程安全級別和內建類型、標準庫容器、string 一樣,即:

 

l 一個 shared_ptr 實體可被多個線程同時讀取;

l 兩個的 shared_ptr 實體可以被兩個線程同時寫入,“析構”算寫操作;

l 如果要從多個線程讀寫同一個 shared_ptr 對象,那麼需要加鎖。

請注意,這是 shared_ptr 對象本身的線程安全級別,不是它管理的對象的線程安全級別。

 

要在多個線程中同時訪問同一個 shared_ptr,正確的做法是:

 

shared_ptr<Foo> globalPtr;

Mutex mutex; // No need for ReaderWriterLock

void doit(const shared_ptr<Foo>& pFoo);

 

globalPtr 能被多個線程看到,那麼它的讀寫需要加鎖。注意我們不必用讀寫鎖,而只用最簡單的互斥鎖,這是爲了性能考慮,因爲臨界區非常小,用互斥鎖也不會阻塞併發讀。

 

void read()

{

  shared_ptr<Foo> ptr;

  {

    MutexLock lock(mutex);

    ptr = globalPtr;  // read globalPtr

  }

 

  // use ptr since here

  doit(ptr);

}

 

寫入的時候也要加鎖:

 

void write()

{

  shared_ptr<Foo> newptr(new Foo);

  {

    MutexLock lock(mutex);

    globalPtr = newptr;  // write to globalPtr

  }

 

  // use newptr since here

  doit(newptr);

}

 

注意到 read() 和 write() 在臨界區之外都沒有再訪問 globalPtr,而是用了一個指向同一對象的棧上 local copy。下面會談到,只要有這樣的 local copy 存在,shared_ptr 作爲函數參數傳遞時不必複製,用 reference to const 即可。

 


10 shared_ptr 技術與陷阱
 

意外延長對象的生命期。shared_ptr 是強引用(鐵絲綁的),只要有一個指向 x 對象的 shared_ptr 存在,該對象就不會析構。而 shared_ptr 又是允許拷貝構造和賦值的(否則引用計數就無意義了),如果不小心遺留了一個拷貝,那麼對象就永世長存了。例如前面提到如果把 (5) 處 observers_ 的類型改爲 vector<shared_ptr<Observer> >,那麼除非手動調用 unregister,否則 Observer 對象永遠不會析構。即便它的析構函數會調用 unregister,但是不去 unregister 就不會調用析構函數,這變成了雞與蛋的問題。這也是 Java 內存泄露的常見原因。

 

另外一個出錯的可能是 boost::bind,因爲 boost:;bind 會把參數拷貝一份,如果參數是個 shared_ptr,那麼對象的生命期就不會短於 boost::function 對象:

 

class Foo

{

  void doit();

};

 

boost::function<void()> func;

shared_ptr<Foo> pFoo(new Foo);

func = bind(&Foo::doit, pFoo);  // long life foo

 

這裏 func 對象持有了 shared_ptr<Foo> 的一份拷貝,有可能會不經意間延長倒數第二行創建的 Foo 對象的生命期。

 

函數參數,因爲要修改引用計數(而且拷貝的時候通常要加鎖),shared_ptr 的拷貝開銷比拷貝原始指針要高,但是需要拷貝的時候並不多。多數情況下它可以以 reference to const 方式傳遞,一個線程只需要在最外層有一個實體對象,之後都可以用 reference to const 來使用這個 shared_ptr。例如有幾個個函數都要用到 Foo 對象:

 

void save(const shared_ptr<Foo>& pFoo);

void validateAccount(const Foo& foo);

bool validate(const shared_ptr<Foo>& pFoo)

{

  // ...

  validateAccount(*pFoo);

  // ...

}

 

那麼在通常情況下,

 

void onMessage(const string& buf)

{

  shared_ptr<Foo> pFoo(new Foo(buf));  // 只要在最外層持有一個實體,安全不成問題

  if (validate(pFoo)) {

    save(pFoo);

  }

}

 

遵照這個規則,基本上不會遇到反覆拷貝 shared_ptr 導致的性能問題。另外由於 pFoo 是棧上對象,不可能被別的線程看到,那麼讀取始終是線程安全的。

 

析構動作在創建時被捕獲。這是一個非常有用的特性,這意味着:

 

l 虛析構不再是必須的。

l shared_ptr<void> 可以持有任何對象,而且能安全地釋放

l shared_ptr 對象可以安全地跨越模塊邊界,比如從 DLL 裏返回,而不會造成從模塊 A 分配的內存在模塊 B 裏被釋放這種錯誤。

l 二進制兼容性,即便 Foo 對象的大小變了,那麼舊的客戶代碼任然可以使用新的動態庫,而無需重新編譯(這要求 Foo 的頭文件中不出現訪問對象的成員的 inline函數)。

l 析構動作可以定製。

 

這個特性的實現比較巧妙,因爲 shared_ptr<T> 只有一個模板參數,而“析構行爲”可以是函數指針,仿函數 (functor) 或者其他什麼東西。這是泛型編程和麪向對象編程的一次完美結合。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參考 Scott Meyers 的文章。

 

這個技術在後面的對象池中還會用到。

 

析構所在的線程。對象的析構是同步的,當最後一個指向 x 的 shared_ptr 離開其作用域的時候,x 會同時在同一個線程析構。這個線程不一定是對象誕生的線程。這個特性是把雙刃劍:如果對象的析構比較耗時,那麼可能會拖慢關鍵線程的速度(如果最後一個 shared_ptr 引發的析構發生在關鍵線程);同時,我們可以用一個單獨的線程來專門做析構,通過一個 BlockingQueue<shared_ptr<void> > 把對象的析構都轉移到那個專用線程,從而解放關鍵線程。

 

現成的 RAII handle。我認爲 RAII (資源獲取即初始化)是 C++ 語言區別與其他所有編程語言的最重要的手法,一個不懂 RAII 的 C++ 程序員不是一個合格的 C++ 程序員。shared_ptr 是管理共享資源的利器,需要注意避免循環引用,通常的做法是 owner 持有指向 A 的 shared_ptr,A 持有指向 owner 的 weak_ptr。

 


對象池
 

假設有 Stock 類,代表一隻股票的價格。每一隻股票有一個惟一的字符串標識,比如 Google 的 key 是 "NASDAQ:GOOG",IBM 是 "NYSE:IBM"。Stock 對象是個主動對象,它能不斷獲取新價格。爲了節省系統資源,同一個程序裏邊每一隻出現的股票只有一個 Stock 對象,如果多處用到同一只股票,那麼 Stock 對象應該被共享。如果某一隻股票沒有再在任何地方用到,其對應的 Stock 對象應該析構,以釋放資源,這隱含了“引用計數”。

 

爲了達到上述要求,我們可以設計一個對象池 StockFactory。它的接口很簡單,根據 key 返回 Stock 對象。我們已經知道,在多線程程序中,既然對象可能被銷燬,那麼返回 shared_ptr 是合理的。

 

自然地,我們寫出如下代碼。(可惜是錯的)

 

class StockFactory : boost::noncopyable

{  // questionable code

 public:

  shared_ptr<Stock> get(const string& key);

 

 private:

  std::map<string, shared_ptr<Stock> > stocks_;

  mutable Mutex mutex_;

};

 

get() 的邏輯很簡單,如果在 stocks_ 裏找到了 key,就返回 stocks_[key];否則新建一個 Stock,並存入 stocks_[key]。

細心的讀者或許已經發現這裏有一個問題,Stock 對象永遠不會被銷燬,因爲 map 裏存的是 shared_ptr,始終有鐵絲綁着。那麼或許應該仿照前面 Observable 那樣存一個 weak_ptr?比如

 

class StockFactory : boost::noncopyable

{

 public:

  shared_ptr<Stock> get(const string& key)

  {

    shared_ptr<Stock> pStock;

    MutexLock lock(mutex_);

    weak_ptr<Stock>& wkStock = stocks_[key];  // 如果 key 不存在,會默認構造一個

    pStock = wkStock.lock();  // 嘗試把棉線提升爲鐵絲

    if (!pStock) {

      pStock.reset(new Stock(key));

      wkStock = pStock;  // 這裏更新了 stocks_[key],注意 wkStock 是個引用

    }

    return pStock;

  }

 

 private:

  std::map<string, weak_ptr<Stock> > stocks_;

  mutable Mutex mutex_;

};

 


這麼做固然 Stock 對象是銷燬了,但是程序裏卻出現了輕微的內存泄漏,爲什麼?

 

因爲 stocks_ 的大小隻增不減,stocks_.size() 是曾經存活過的 Stock 對象的總數,即便活的 Stock 對象數目降爲 0。或許有人認爲這不算泄漏,因爲內存並不是徹底遺失不能訪問了,而是被某個標準庫容器佔用了。我認爲這也算內存泄漏,畢竟是戰場沒有打掃乾淨。

 

其實,考慮到世界上的股票數目是有限的,這個內存不會一直泄漏下去,大不了把每隻股票的對象都創建一遍,估計泄漏的內存也只有幾兆。如果這是一個其他類型的對象池,對象的 key 的集合不是封閉的,內存會一直泄漏下去。

 

解決的辦法是,利用 shared_ptr 的定製析構功能。shared_ptr 的構造函數可以有一個額外的模板類型參數,傳入一個函數指針或仿函數 d,在析構對象時執行 d(p)。shared_ptr 這麼設計並不是多餘的,因爲反正要在創建對象時捕獲釋放動作,始終需要一個 bridge。

 

template<class Y, class D> shared_ptr::shared_ptr(Y* p, D d);

template<class Y, class D> void shared_ptr::reset(Y* p, D d);

 

那麼我們可以利用這一點,在析構 Stock 對象的同時清理 stocks_。

 

class StockFactory : boost::noncopyable

{

  // in get(), change

  // pStock.reset(new Stock(key));

  // to

  // pStock.reset(new Stock(key),

  //               boost::bind(&StockFactory::deleteStock, this, _1));  (6)

 

 private:

  void deleteStock(Stock* stock)

  {

    if (stock) {

      MutexLock lock(mutex_);

      stocks_.erase(stock->key());

    }

    delete stock;  // sorry, I lied

  }

  // assuming FooCache lives longer than all Foo's ...

  // ...

 

這裏我們向 shared_ptr<Stock>::reset() 傳遞了第二個參數,一個 boost::function,讓它在析構 Stock* p 時調用本 StockFactory 對象的 deleteStock 成員函數。

 

警惕的讀者可能已經發現問題,那就是我們把一個原始的 StockFactory this 指針保存在了 boost::function 裏 (6),這會有線程安全問題。如果這個 StockFactory 先於 Stock 對象析構,那麼會 core dump。正如 Observer 在析構函數裏去調用 Observable::unregister(),而那時 Observable 對象可能已經不存在了。

 

當然這也是能解決的,用到下一節的技術。

 


enable_shared_from_this
 

StockFactory::get() 把原始指針 this 保存到了 boost::function 中 (6),如果 StockFactory 的生命期比 Stock 短,那麼 Stock 析構時去回調 StockFactory::deleteStock 就會 core dump。似乎我們應該祭出慣用的 shared_ptr 大法來解決對象生命期問題,但是 StockFactory::get() 本身是個成員函數,如何獲得一個 shared_ptr<StockFactory> 對象呢?

 

有辦法,用 enable_shared_from_this。這是一個模板基類,繼承它,this 就能變身爲 shared_ptr。

class StockFactory : public boost::enable_shared_from_this<StockFactory>,

                       boost::noncopyable

{ /* ... */ };

 

爲了使用 shared_from_this(),要求 StockFactory 對象必須保存在 shared_ptr 裏。

shared_ptr<StockFactory> stockFactory(new StockFactory);

 

萬事俱備,可以從 this 變身 shared_ptr<StockFactory> 了。

 

shared_ptr<Stock> StockFactory::get(const string& key)

{

  // change

  // pStock.reset(new Stock(key),

  //               boost::bind(&StockFactory::deleteStock, this, _1));

  // to

  pStock.reset(new Stock(key),

                boost::bind(&StockFactory::deleteStock,

                             shared_from_this(),

                             _1));

  // ...

 

這樣一來,boost::function 裏保存了一份 shared_ptr<StockFactory>,可以保證調用 StockFactory::deleteStock 的時候那個 StockFactory 對象還活着。

 

注意一點,shared_from_this() 不能在構造函數裏調用,因爲在構造 StockFactory 的時候,它還沒有被交給 shared_ptr 接管。

 

最後一個問題,StockFactory 的生命期似乎被意外延長了。

 


弱回調
 

把 shared_ptr 綁 (bind) 到 boost:function 裏,那麼回調的時候對象始終存在,是安全的。這同時也延長了對象的生命期,使之不短於 boost:function 對象。

 

有時候我們需要“如果對象還活着,就調用它的成員函數,否則忽略之”的語意,就像 Observable::notifyObservers() 那樣,我稱之爲“弱回調”。這也是可以實現的,利用 weak_ptr,我們可以把 weak_ptr 綁到 boost::function 裏,這樣對象的生命期就不會被延長,然後在回調的時候先嚐試提升爲 shared_ptr,如果提升成功,說明接受回調的對象還健在,那麼就執行回調;如果提升失敗,就不必勞神了。

 

使用這一技術的完整 StockFactory 代碼如下:

 

 view plaincopy to clipboardprint?
class StockFactory : public boost::enable_shared_from_this<StockFactory>,  
                       boost::noncopyable  
{  
 public:  
  shared_ptr<Stock> get(const string& key)  
  {  
    shared_ptr<Stock> pStock;  
    MutexLock lock(mutex_);  
    weak_ptr<Stock>& wkStock = stocks_[key];  
    pStock = wkStock.lock();  
    if (!pStock) {  
      pStock.reset(new Stock(key),  
                   boost::bind(&StockFactory::weakDeleteCallback,  
                               boost::weak_ptr<StockFactory>(shared_from_this()),  
                               _1));  
      // 上面必須強制把 shared_from_this() 轉型爲 weak_ptr,纔不會延長生命期  
       wkStock = pStock;  
    }  
    return pStock;  
  }  
private:  
  static void weakDeleteCallback(boost::weak_ptr<StockFactory> wkFactory,  
                                 Stock* stock)  
  {  
    shared_ptr<StockFactory> factory(wkFactory.lock());  
    if (factory) {  // 如果 factory 還在,那就清理 stocks_  
      factory->removeStock(stock);  
    }  
    delete stock;  // sorry, I lied  
  }  
  void removeStock(Stock* stock)   
  {  
    if (stock) {  
      MutexLock lock(mutex_);  
      stocks_.erase(stock->key());  
    }  
  }  
 private:  
  std::map<string, weak_ptr<Stock> > stocks_;  
  mutable Mutex mutex_;  
}; 
class StockFactory : public boost::enable_shared_from_this<StockFactory>,
                       boost::noncopyable
{
 public:
  shared_ptr<Stock> get(const string& key)
  {
    shared_ptr<Stock> pStock;
    MutexLock lock(mutex_);
    weak_ptr<Stock>& wkStock = stocks_[key];
    pStock = wkStock.lock();
    if (!pStock) {
      pStock.reset(new Stock(key),
                   boost::bind(&StockFactory::weakDeleteCallback,
                               boost::weak_ptr<StockFactory>(shared_from_this()),
                               _1));
      // 上面必須強制把 shared_from_this() 轉型爲 weak_ptr,纔不會延長生命期
       wkStock = pStock;
    }
    return pStock;
  }
private:
  static void weakDeleteCallback(boost::weak_ptr<StockFactory> wkFactory,
                                 Stock* stock)
  {
    shared_ptr<StockFactory> factory(wkFactory.lock());
    if (factory) {  // 如果 factory 還在,那就清理 stocks_
      factory->removeStock(stock);
    }
    delete stock;  // sorry, I lied
  }
  void removeStock(Stock* stock)
  {
    if (stock) {
      MutexLock lock(mutex_);
      stocks_.erase(stock->key());
    }
  }
 private:
  std::map<string, weak_ptr<Stock> > stocks_;
  mutable Mutex mutex_;
};


 

兩個簡單的測試:

 

 

view plaincopy to clipboardprint?
void testLongLifeFactory()  
{  
  shared_ptr<StockFactory> factory(new StockFactory);  
  {  
    shared_ptr<Stock> stock = factory->get("NYSE:IBM");  
    shared_ptr<Stock> stock2 = factory->get("NYSE:IBM");  
    assert(stock == stock2);  
    // stock destructs here  
  }  
  // factory destructs here  
}  
void testShortLifeFactory()  
{  
  shared_ptr<Stock> stock;  
  {  
    shared_ptr<StockFactory> factory(new StockFactory);  
    stock = factory->get("NYSE:IBM");  
    shared_ptr<Stock> stock2 = factory->get("NYSE:IBM");  
    assert(stock == stock2);  
    // factory destructs here  
  }  
  // stock destructs here  

void testLongLifeFactory()
{
  shared_ptr<StockFactory> factory(new StockFactory);
  {
    shared_ptr<Stock> stock = factory->get("NYSE:IBM");
    shared_ptr<Stock> stock2 = factory->get("NYSE:IBM");
    assert(stock == stock2);
    // stock destructs here
  }
  // factory destructs here
}
void testShortLifeFactory()
{
  shared_ptr<Stock> stock;
  {
    shared_ptr<StockFactory> factory(new StockFactory);
    stock = factory->get("NYSE:IBM");
    shared_ptr<Stock> stock2 = factory->get("NYSE:IBM");
    assert(stock == stock2);
    // factory destructs here
  }
  // stock destructs here
}
 

 

這下完美了,無論 Stock 和 StockFactory 誰先掛掉都不會影響程序的正確運行。

 

當然,通常 Factory 對象是個 singleton,在程序正常運行期間不會銷燬,這裏只是爲了展示弱回調技術,這個技術在事件通知中非常有用。

 


11 替代方案?
 

除了使用 shared_ptr/weak_ptr,要想在 C++ 裏做到線程安全的對象回調與析構,可能的辦法有:

 

1. 用一個全局的 facade 來代理 Foo 類型對象訪問,所有的 Foo 對象回調和析構都通過這個 facade 來做,也就是把指針替換爲 objId/handle。這樣理論上能避免 race condition,但是代價很大。因爲要想把這個 facade 做成線程安全,那麼必然要用互斥鎖。這樣一來,從兩個線程訪問兩個不同的 Foo 對象也會用到同一個鎖,讓本來能夠並行執行的函數變成了串行執行,沒能發揮多核的優勢。當然,可以像 Java 的 ConcurrentHashMap 那樣用多個 buckets,每個 bucket 分別加鎖,以降低 contention。

 

2. 自己編寫引用計數的 handle。本質上是重新發明輪子,把 shared_ptr 實現一遍。正確實現線程安全的引用計數智能指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高效的實現就更加困難。既然shared_ptr 已經提供了完整的解決方案,那麼似乎沒有理由抗拒它。

 

3. 將來在 C++ 0x 裏有 unique_ptr,能避免引用計數的開銷,或許能在某些場合替換shared_ptr。

 


其他語言怎麼辦
 

有垃圾回收就好辦。Google 的 Go 語言教程明確指出,沒有垃圾回收的併發編程是困難的(Concurrency is hard without garbage collection)。但是由於指針算術的存在,在 C/C++裏實現全自動垃圾回收更加困難。而那些天生具備垃圾回收的語言在併發編程方面具有明顯的優勢,Java 是目前支持併發編程最好的主流語言,它的 util.concurrent 庫和內存模型是 C++ 0x 效仿的對象。

 


12 心得與總結
 

學習多線程程序設計遠遠不是看看教程瞭解 API 怎麼用那麼簡單,這最多“主要是爲了讀懂別人的代碼,如果自己要寫這類代碼,必須專門花時間嚴肅認真系統地學習,嚴禁半桶水上陣”(孟巖)。一般的多線程教程上都會提到要讓加鎖的區域足夠小,這沒錯,問題是如何找出這樣的區域並加鎖,本文第 9 節舉的安全讀寫 shared_ptr 可算是一個例子。

 

據我所知,目前 C++ 沒有好的多線程領域專著,C 語言有,Java 語言也有。《Java Concurrency in Practice》是我讀過的寫得最好的書,內容足夠新,可讀性和可操作性俱佳。C++ 程序員反過來要向 Java 學習,多少有些諷刺。除了編程書,操作系統教材也是必讀的,至少要完整地學習一本經典教材的相關章節,可從《操作系統設計與實現》、《現代操作系統》、《操作系統概念》任選一本,瞭解各種同步原語、臨界區、競態條件、死鎖、典型的 IPC 問題等等,防止閉門造車。

 

分析可能出現的 race condition 不僅是多線程編程基本功,也是設計分佈式系統的基本功,需要反覆歷練,形成一定的思考範式,並積累一些經驗教訓,才能少犯錯誤。這是一個快速發展的領域,要不斷吸收新知識,纔不會落伍。單 CPU 時代的多線程編程經驗到了多 CPU 時代不一定有效,因爲多 CPU 能做到真正的併發執行,每個 CPU 看到的事件發生順序不一定完全相同。正如狹義相對論所說的每個觀察者都有自己的時鐘,在不違反因果律的情況下,可能發生十分違反直覺的事情。

 


儘管本文通篇在講如何安全地使用(包括析構)跨線程的對象,但我建議儘量減少使用跨線程的對象,我贊同縉大師說的“用流水線,生產者-消費者,任務隊列這些有規律的機制,最低限度地共享數據。這是我所知最好的多線程編程的建議了。”

 


不用跨線程的對象,自然不會遇到本文描述的各種險態。如果迫不得已要用,我希望本文能對您有幫助。

 


總結
 

l 原始指針暴露給多個線程往往會造成 race condition 或額外的簿記負擔。

l 統一用 shared_ptr/scoped_ptr 來管理對象的生命期,在多線程中尤其重要。

l shared_ptr 是值語意,當心意外延長對象的生命期。例如 boost::bind 和容器。

l weak_ptr 是 shared_ptr 的好搭檔,可以用作弱回調、對象池等。

l 認真閱讀一遍 boost::shared_ptr 的文檔,能學到很多東西。

http://www.boost.org/doc/libs/release/libs/smart_ptr/shared_ptr.htm

l 保持開放心態,密切注意更好的解決辦法,比如 unique_ptr。忘掉已被廢棄的 auto_ptr。

 

shared_ptr 是 tr1 的一部分,即 C++ 標準庫的一部分,值得花一點時間去學習掌握,對編寫現代的 C++ 程序有莫大的幫助。我個人的經驗是,一週左右就能基本掌握各種用法與常見陷阱,比學 STL 還快。網絡上有一些對 shared_ptr 的批評,那可以算作故意誤用的例子,就好比故意訪問失效的迭代器來證明 vector 不安全一樣。

 

正確使用 shared_ptr,從此告別內存錯誤。

 


13 附錄:Observer 之謬
 

本文第 8 節把 shared_ptr/weak_ptr 應用到 Observer 模式中,部分解決了其線程安全問題。我用 Observer 舉例,因爲這是一個廣爲人知的設計模式,但是它有本質的問題。

 

Observer 模式的本質問題在於其面向對象的設計。換句話說,我認爲正是面向對象 (OO) 本身造成了 Observer 的缺點。Observer 是基類,這帶來了非常強的耦合,強度僅次於友元。這種耦合不僅限制了成員函數的名字、參數、返回值,還限制了成員函數所屬的類型(必須是 Observer 的派生類)。

 

Observer 是基類,這意味着如果 Foo 想要觀察兩個類型的事件(比如時鐘和溫度),需要使用多繼承。這還不是最糟糕的,如果要重複觀察同一類型的事件(比如 1 秒鐘一次的心跳和 30 秒鐘一次的自檢),就要用到一些伎倆來 work around,因爲不能從一個 Base class 繼承兩次。

 

現在的語言一般可以繞過 Observer 模式的限制,比如 Java 可以用匿名內部類,Java 7 用 Closure,C# 用 delegate,C++ 用 boost::function/ boost::bind,我在另外一篇博客《以 boost::function 和 boost:bind 取代虛函數》裏有更多的講解。

 

在 C++ 裏爲了替換 Observer,可以用 Signal/Slots,我指的不是 QT 那種靠語言擴展的實現,而是完全靠標準庫實現的 thread safe 的、沒有 race condition 的、沒有 thread contention 的 Signal/Slots,並且不強制要求 shared_ptr 來管理對象,也就是說完全解決了第 8 節列出的 Observer 遺留問題。不過這篇文章已經夠長了,留作下次吧。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先預習一下《借 shared_ptr 實現線程安全的 copy-on-write》。

14 後記
 

《C++ 沉思錄》/《Runminations on C++》中文版的附錄是王曦和孟巖對作者夫婦二人的採訪,在被問到“請給我們三個你們認爲最重要的建議”時,Koenig 和 Moo 的第一個建議是“避免使用指針”。我 2003 年讀到這段時,理解不深,覺得固然使用指針容易造成內存方面的問題,但是完全不用也是做不到的,畢竟 C++ 的多態要透過指針或引用來起效。6 年之後重新拾起來,發現大師的觀點何其深刻,不m免掩卷長嘆。

 

這本書詳細地介紹了 handle/body idiom,這是編寫大型 C++ 程序的必備技術,也是實現物理隔離的法寶,值得細讀。

 

 

目前來看,用 shared_ptr 來管理資源在國內 C++ 界似乎並不是一種主流做法,很多人排斥智能指針(這或許受了 auto_ptr 的垃圾設計的影響)。據我所知,很多 C++ 項目還是手動管理,因此我覺得有必要把我認爲好的做法分享出來,讓更多的人嘗試並採納。我覺得 shared_ptr 對於編寫線程安全的 C++ 程序是至關重要的,不然就得土法煉鋼,自己重新發明輪子。這讓我想起了 2001 年前後 STL 剛剛傳入國內,大家也是很猶豫,覺得它性能不高,使用不便,還不如自己造的容器類。近十年過去了,現在 STL 已經是主流,大家也適應了迭代器、容器、算法、適配器、仿函數這些“新”名詞“新”技術,開始在項目中普遍使用。我希望,幾年之後人們回頭看這篇文章,覺得“怎麼講的都是常識”,那我這篇文章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本文來自CSDN博客,轉載請標明出處:http://blog.csdn.net/Solstice/archive/2010/01/22/5238671.aspx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