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教育》專題報道:奚主編和米老師的幾次對談之一

http://www.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jfq&QueryID=10&CurRec=29&filename=JYJS201209029&dbname=CJFDTEMP

【摘要】 <正>學生將由觀衆變爲舞臺的演員,教師由演員變爲舞臺的導演,學校的管理者則成爲了劇務,沒有了固定的劇本。

 

 對談

  

學生將由觀衆變爲舞臺的演員,教師由演員變爲舞臺的導演,學校的管理者則成爲了劇務,沒有了固定的劇本。在這個教育革命的劇目中,實現建構主義教育模式,要經歷OWC三個階段,教師的角色也要伴隨學生的學習模式的變化而變

 

     奚主編(以下簡稱奚):米老師,當代科學技術,特別是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正在轟轟烈烈地改變着世界的一切,那麼您怎麼看待當前形勢下的教育思想呢?


米老師(以下簡稱米):面對史無前例的信息技術革命,傳統教育思想的深刻變革已成爲歷史的必然。信息時代下的教育舞臺—特別是高等教育—將最先發生革命性的角色變化。

:很明顯,科學技術的每一次發展,都是教育思想推陳出新的過程。那麼我們傳統的教育思想有哪些方面不適應如今的信息時代呢?

:在經典的傳統教育思想中,教師是教育的核心,是知識和思想的獨佔者。在}下時代來臨之前,人們獲取信息的渠道和數量都是有限的。由於很多的知識具有相當的抽象性,因此學生對信息的解讀能力也是由老師控制。對專業知識系統的整體性掌握,也都由老師和學校等教育機構控制。

    :在傳統教育思想下,知識被少數人獨佔,並不利於知識的傳播。 

  米:在IT技術迅速發展的今天,我們的教育已經完全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整個世界都在向以信息化爲標誌的現代化教育快速挺進。網絡已經入侵到了世界的每個角落,這個時代的每個人,都不可避免地面臨着信息大潮的衝擊。無論你是否上網,也不論你是否認識到信息的重要性。教育更是首當其衝。教師,不再是知識和思想的獨佔者。

    :教師不再是知識和思想的獨佔者,也就是說,學生獲取信息的渠道已經不僅僅侷限於我們的老師。

    :是的,學生可以通過現代化的信息技術,系統全面地獲取海量的信息和知識。現在的學習方式大多以多媒體等形式,充分展現抽象知識的形象表現,使得學習變得非常容易理解,並能更深刻領會。還可以通過SNS等方式,快速、高效、全面、超前地瞭解對專業知識系統的整體性掌握。從而,單一學科知識的學習不再是由老師一人決定的高不可攀的困難。  

    :這就意味着教師的角色要順應時代的要求,發生相應改變。

    :隨着信息技術的發展,學生獲取信息的渠道和能力大大增加,教師的角色,也必然要隨之改變。教師應當嚮導師轉變。

    :由教師變成導師。對於導師,您能具體闡述一下麼?

    :所謂的導師,其基本職能應當是:誘導一一激發學生對一個學科的學習興趣;引導一一使得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體會到其中的樂趣;嚮導一一給學生指引方向,少走彎路;輔導一一解決學習在自主性學習過程中的問題;指導一一幫助學習,通過學習,學會學習的技能,提高學習思想;制導一一一旦出現異常情況,及時指出並制止出現嚴重的後果。

    :這裏面有些建構主義教育的味道。

    :這就是當下信息技術時代的建構主義教育,知識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會文化背景下,藉助其他人(包括教師和學習夥伴)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而獲得。

    :換句話說,獲得知識的多少取決於學習者根據自身經驗去建構有關知識的意義的能力,而不取決於學習者記憶和背誦教師講授內容的能力。

    :是的,在教師指導下的、以學習者爲中心的學習。也就是說,既強調學習者的認知主體作用,又不忽視教師的指導作用。教師是意義建構的幫助者、促進者,而不是知識的傳授者與灌輸者。學生是信息加工的主體、是意義的主動建構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動接受者和被灌輸的對象。

    :教師要成爲學生建構意義的幫助者,那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發揮怎樣的作用?

    :可以做這麼一個比喻。在高等教育的舞臺,教師不再是教育的主要演員,學生也不再是觀衆,學校的管理者也不再是導演。國家計劃和市場社會是舞臺的編劇。學生將由觀衆變爲舞臺的演員,教師由演員變爲舞臺的導演,學校的管理者成爲了劇務,沒有了固定的劇本。在這個教育革命的劇目中,大概要經歷三個階段,教師的角色也要伴隨學生的學習模式的變化而變化

    :這三個階段具體是怎樣的?

    :第一年,大概要經過一年信息技術條件下的OWC培訓,學生基本上具備自主學習的素質,才能逐步進入到一個全新的建構主義教學模式的學習方式。但是還不鞏固,還要不斷地強化和提高他們的主動性學習素質。主要的任務是通過信息技術基礎等知識的學習,提出更多的問題,讓學生自己去思考解答,形成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無縫連接,並引導他們、訓練他們,通過無時無刻、無所不在的OWC,帶領他們從思想到行動,全面轉變爲自主性學習和主動性發現。

    :什麼是OWC?

    :OWC (Open-changeWEBCreate-practice),這是主動性學習的基本素質。OWC主要由五個部分組成。其中,Open──一打開眼界最爲重要

    :Open,打開眼界

    :在目前的教育過程中,我們總是強調學習如何去做,被迫讓老師自己的眼睛,代替了學生的眼睛。在這種教育下,如果沒有了老師的指導,學生就看不出來任何問題,也不知道如何看問題,更是不知道如何解決問題。Open eyes不僅僅是如何看問題,更是強調如何想問題。從“想了沒有”開始,鍛鍊學生們思考問題的能力。眼界的打開,思想的打開,行動的開始。藉助信息技術(搜索引擎,OFFICE)的學習和應用入手,從意識不到問題、不會提出問題、不知道什麼是問題、發現不了問題的階段,通過半年的信息素質教育,改變思想教育、開闊眼界達到逐步改變,開始能意識到什麼是問題了,也開始嘗試提出問題了,更能發現問題了。學生思想產生了根本的變化。

    :培養學生的主動性學習與發現。很顯然,學生的主體作用體現得如何,關鍵取決於教師的主導作用。

    :教師在這個階段的教學中,還是學生學習知識、改變自我的主要力量。教師應努力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不僅使學生順利開展愉快的學習活動,還使學生產生堅忍不拔的意志,激發學

生強烈的求知慾望和良好的學習情緒,對更好掌握學習技能和充分發揮學習的可見效益有着推波助瀾的作用。經過一年的教育和轉變,教師在第一年的後期,開始由教學舞臺的主角,逐步變成了配角,成爲教育舞臺的導演。

    :成爲導演後,教師又該如何做呢

    :在信息時代的今天,現代大學生的學習必須由傳統的教師爲中心過度到以信息海洋爲中心的方式,才能在信息高速發展的社會中立足,在信息的海洋中如魚得水。經過一年的引導和訓練,這時的教師還是前臺導演。學生已經基本上能夠進行自主學習。但是學生的情況還不穩固,也經常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在學習的第二年,就要求老師的指導、輔導、教導必須伴隨着學生自主學習的全過程。

    :老師肯定是要退居幕後的,對嗎

    :是的。當然,這還需要一個階段過渡。老師給出明確的學習計劃,開始在形式上遠離學生,培養學生完全獨立自主的學習意識。老師只暴定期檢查學生學習的效果,查看項目的完成情況,在宏觀上給予有限的指導,並參與討論,但不是討論的主角。

    :看來這個階段,教師就開始逐步爲離開學生做準備了。

    :是的。所以這個階段還有一個重要的訓練內容,就是有意地培養他們的計劃能力,爲將來離開導師、自我制定計劃,奠定良好的基礎。這個能力的培養,是通過他們在軟件工程實操中,通過需求分析和制訂工程設計方案,借鑑、學習過來的,再通過不斷地工程項目實踐得到驗證和完善。也就是說,他們爲自己制定的學習和工作計劃是在自主學習和項目實踐中,逐步掌握的。

    :老師已經是謝了幕的導演,學生完全佔領了舞臺,自導自演。經過三年的學習,他們已經完全具備了自主化學習的能力和思想意識。

    :自主化學習已經成爲了他們潛意識,他們也能爲自己量身打造適合自己的個性化學習和工作實現方案。

    :當具備這些素質,具有熟練使用各種信息技術的能力,並以信息海洋爲知識庫,還有什麼能阻攔他們去創造歷史呢!

    :在這三個階段中,教師由一個主角演員,引導學生成爲演員;當學生成爲演員,教師變成導演;然後學生學會了導演,教師就謝幕了。

    :這個時候的大學生,已經是文韜武略,利刃在手,雄赳赳地走出了校門。在這個信息的海洋中,開始了理想的遠航!

    :米老師,您創辦提高班的成功大家有目共睹,想必是您經過多年的探索總結出來的教育經驗和思想。

    :是的,經過十幾年的摸索,在對提高班學員的成功經驗不斷進行總結後,我認爲通過信息素質的培養和提高,“再造學習生命力”,就一定能使之成爲出色的學生,他們一定可以取得巨大的成功。

    :再造學習生命力。這樣的靈感,您是怎麼從哪裏獲得的?

    :在提高班建立之初,只是作爲學生第二課堂的一個拓展活動。目的是在學生原有專業課的基礎上,利用學生的業餘時間,增加一些IT基本技術和知識,拓展}下技能,以便提高學生專業技能的使用能力。基於這個目標,我們在提高班招生的時候,就確定了只是針對非計算機專業學生的方針。在對他們進行基本IT技能培訓之後,經過四期提高班的教學實踐,發現達到了我們預期的目標。這些非計算機專業的學生,在本專業業務的基礎上,利用提高班IT技能的提高,在他們從事的崗位上,充分展現了他們的IT風采。但是我們也注意到,有個別的學生,經過提高班的IT入門教育,特別是後期自身的努力,反而將IT變成了主業,成爲了職業的IT人才。通過對這些從普通提高班學生中涌現出的“特殊”學生的觀察和分析,我們發現他()具有非常強烈的好奇心、非凡的自學能力、優秀的品質毅力。 

  而且在一般的情況下,我們總是隨手將這些“特殊”剔除去,不再關注。還有一種做法,就是認真研究“特殊”。通過研究和分析,尋找“特殊”的自身規律和產生條件。進而我們營造一個與“特殊”相匹配的新條件,將新的集合中的多個個體由“普通”在一定條件下創造成“特殊”,從而使“特殊”不再特殊,成爲更高層次的普通。

    :這樣的話,“特殊”也就成爲了  “普通”。這個過程就是個創造的過程。

    :是的,如果幫助這些普通的學生逐步恢復那麼優秀特質,他們會不會成爲那些“特殊”哪?如果可以,我們就可以將每個“普通”的學生“創造”成爲“特殊”的學生。普通到特殊是一個發現的過程,特殊到普通是創造的過程。

    :從特殊到普通的過程,也就是再造普通學生“學習生命力”的過程。

  米:在這個過程中,我培養像“狼”一樣在學習上有股狠勁的學生。“狼”這個比喻是小說《狼圖騰》激發的靈感。我希望我的學生能夠像狼一樣,有一種來自生存危機感的奮鬥意識,自己去打獵(而且特別懂得團隊合作),自己咀嚼和消化(生肉腐肉都能吃),並在這個過程中建立起強大的學習能力。也就是說,他們要學會自己發現問題,充分利用所有信息資源,充分地互相學習,建立起知識網。

:在宏觀上,您採用“主角,導演,謝幕”來打造學生非凡的自學能力,那在具體實施上,和我們普通的老師相比,有什麼獨到的地方呢?

    :其實,最關鍵的一點是,我充分利用了信息技術。我像一個橋樑,把最好的老師引進來,比如OCW開放課程體系,世界上很多名校的精品課程都對外開放了,我就負責把這些東西給學生引進過來。當教師把國際高校共享的精品資源引進來以後,學生這張大網就開始自主消化了。

    :這一切的基礎就是信息技術,這可以算是學生自學能力的地基了。

    :通過Rss技術“訂閱”學生博客,隨時隨地出現在學生需要的時候。Rss給我們帶來的變化是,原來是我們主動找信息,現在是網絡上的信息更新主動找我們。

    :每個學生是一個點,信息技術他們織成了一張網,互相接觸交叉摩擦,互相之間的知識不斷融合進步。

    :是的,利用信息技術,我們能即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並且讓我們需要的信息主動找到我們。隨着IT技術的發展,爲知識網的組建、發展、壯大,提供了最爲有效的工具(方法)和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資源(養分)

    :但是我們教師大多都不能真正高效靈活地使用IT工具獲取資源。

    :這也是爲什麼我們傳統教師必須要做出改變。很多教師不懂信息技術,有些教師可能略懂一些,也只是在低層次上使用百度和谷歌。這樣就面臨着一個問題—信息過度和信息盲目。信息過度,導致無法承受,從而選擇放棄和拒絕。比如,搜索到巨量網頁,還看到百度和谷歌的“更多”等,沒有繼續研究分析,勇敢地面對,而是選擇了逃避。信息盲目導致迷茫和偏離,比如癡迷於網遊和交友等。

    :提高教師的信息素質和技能,也是信息時代的當務之急啊!

    :教師必須提高自己的信息素質,與時俱進,才能應對新形勢下的教學要求。

    :是啊,我們需要更多的老師積極轉變自己的角色,努力提高自己的信息素質,希望能涌現更多像米老師一樣的老師。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