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教育》專題報道:階梯式教學法

http://www.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jfq&QueryID=10&CurRec=34&filename=JYJS201209034&dbname=CJFDTEMP

【摘要】 <正>每個成功的教育者都有其獨特的教學方法,米新江教授也不例外。提高班七期的學員趙丹丹介紹道:"在提高班的學習中,米老師從一開始就對我們講解一種‘階梯式’的教學法,並指出是否踐行此方法,就是成功與不成功的區別。

   階梯式教學法

   


  每個成功的教育者都有其獨特的教學方法,米新江教授也不例外。提高班七期的學員趙丹丹介紹道:“在提高班的學習中,米老師從一開始就對我們講解一種‘階梯式’的教學法,並指出是否踐行此方法,就是成功與不成功的區別。很多失敗的人都是努力了很久還是看不到成功,於是就放棄了,而實際上他可能距離成功只差‘一步’。米老師的階梯式教學法則避免了這一現象的發生。在他的帶領下,我們的學習就像是在爬樓梯,每走一段路程就會往上跳一個臺階,每學習一段時間就會有所收穫,這樣就不會造成“一步”之差的後果了。”

    當筆者問到如何將這種階梯式教學法應用到學習中的時候,她又說道,“我們每學習一段時間的理論知識,米老師就會讓我們做一個項目來對我們這段時間的知識進行鞏固和加深,而這個項目就是我們的臺階。每次做完項目我們都很高興,感覺自己這段時間的學習很有成效。在用所學的知識做了真實的項目之後,我們就更有動力去學習下一階段的內容。”

    米新江教授的這種階梯式教學法非常巧妙地利用了學生的心理變化,將理論和實踐結合起來,不僅培養了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同時還增強了他們的動手能力。

    “我從進入提高班開始做的第一個項目是學生信息管理系統(如圖1),這是我第一次對項目有了初步認識,而且這個項目的代碼是我一步一步自己實現的!”趙丹丹自豪地說。

    接着她講起了第二個項目,“這個項目是VB版本的機房收費系統(VB語言編寫),米老師只有界面,代碼完全由自己去設計和實現,我現在還能想起當時做這個系統前的緊張和做完後的喜悅,心想終於能自己獨立完成一個項目了,學習了將近半年的VB也派上用場。一想到這裏,學習的信心和興趣油然而生。通過這個系統,我對之前學的V日有了一些更深入的認識,也對之前不明白的地方有了一些頭緒。雖然這個不是我做過的最好的項目,但卻是我最難忘的一個項目。”

    “這是最簡版的,之後我們對它又進行了兩次改良。”她說道,“這一版機房收費系統是面向過程的,當我們學習了面向對象相關知識後,米老師爲了讓我們對面向對象有很好的認識,又要求我們使用面向對象的思維方法重新做了一次機房收費系統,並與第一次的系統進行比較,看看面向對象和麪向過程有什麼區別。同時,在做第二版機房收費系統的時候我們第一次使用VS進行三層架構開發,而且這一次系統做的比較規範。米老師要求我們必須要寫文檔,使用RoseUML圖,還設定了一些代碼規範,讓我們對軟件工程有個初步的概念。我自己都能感覺到自己的能力跟以前完全不在一個水平線上。”

    “雖然我們對機房收費系統做了三遍,但每一遍都有新的東西需要學習,每一次的側重點都不一樣。比如第一版側重的是培養我們的自信,主要讓我們品嚐一下初次獨立做項目的感覺;第二版側重的是我們對軟件工程和麪向對象的理解;第三版則是側重於訓練我們的團隊開發能力。”她說,“在第三版的機房收費系統中,我們使用了SVN來統一管理我們的項目版本。在這次項目的實踐中,我們主要學習了團隊合作時一些規範和文檔的用法,還充分體會出來溝通能力的重要性。”

    她接着說,“再後來我們就開始從C/S轉到了B/S的編程。我們的第一個B/S項目就是新聞發佈系統,這個項目讓我們對B/S編程有了一定的認識,而且也對B/SC/S的區別及各自的優缺點進行了比較。”

    “之後我們會開始一個B/S版本的合作項目—教務系統。這是一個比較大的項目,我們七期一共二十多人一起來進行開發。這次的項目從初期的需求提出到最後的調試維護都由六期的學姐李學宇擔當項目經理對我們進行指導。此前我們所做的教務系統中的一個分支一一考試系統(最初版本的作者爲李學宇),目前已在我校使用。

    “教務系統製作完成後,我們就開始準備軟件能力等級考試(簡稱軟考)。軟考是一箇中級職稱,我們提高班的每一個人都要經歷軟考,並拿到證書。參加這個考試不僅僅是爲了考個證書,而是以考促學,通過準備的過程,使我們對理論知識的學習更加系統化。”她接着說,“不過不得不說,我們提高班的軟考成績還是相當樂觀的,上次六期李雪琪學姐考了全省第十九名,在二樓的展板上就有她的信息,而且去年我們七期也有二十多個人通過了軟考。”她高興地介紹道。

    “軟考過後我們就用Servlet+JSP爲李寧做一個網上支付系統的項目。由於我們當時對J2EE方面的知識並不瞭解,所以米老師讓我們對ServletJSP進行了快速學習,而且在預定時間之前完成任務。這次做的系統雖然跟以前不同(以前是先學知識然後再做項目),但是卻培養了我們快速學習的能力,事實也證明了我們自主學習的能力很強。

    此時的她看起來非常自信,像一個已經工作了很久的職場人士一樣。

    她繼續說道,“李寧項目做完之後,我們就開始了DRP的學習,DRP是一個很大的Web項目,主要是需要對之前的知識進行一些鞏固,通過項目製作又對lava有了新的認識。”

    "DRP項目做完之後,我們又進行了SSH架構的學習,並讓六期王鵬師兄和丁成雲師姐帶領我們通過使用SS日架構對我們的教務系統重新進行設計,使我們對架構有全新認識。

    最後她說,“我們提高班的每一個人基本都是按照這種項目結合知識的模式來驅動我們的學習,實現米老師的階梯式教學。”

    通過她講述的這幾個項目,筆者幾乎可以身臨其境地體會到他們是如何爬樓梯,如何通過一個個的項目來進行自我提升,驅動學生學習的。這樣的階梯式項目訓練教學法(如圖2)激起學生一次又一次的學習興趣,帶給他們一次又一次的收穫。


2階梯式項目訓練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