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源設計之buck變換(一)

Buck 電路又稱爲串聯開關穩壓電路,或降壓斬波電路。分爲普通buck電路和同步buck電路,兩者電路上的區別如下圖所示,一個使用續流二極管,一個使用MOS管。它有兩種基本工作模式,即電感電流連續模式CCM(Continuous current mode)和電感電流斷續模式DCM(Discontinuous current mode) 電感電流連續是指輸出濾波電感電流總是大於零,電感電流斷續是指在開關管關斷期間有一段時間電感電流爲零,這兩種狀態之間有一個臨界狀態,即在開關管關斷末期電感電流剛好爲零。電感電流連續時,Buck 變換器存在兩種開關狀態;電感電流斷續時,Buck 變換器存在三種開關狀態;方波信號加到功率半導體器件的控制極,功率半導體器件在控制信號激勵下,週期性的開關。通過電感中的電流 是否連續取決於開關頻率、濾波電感和電容的數值。


  上管導通時,電感電流線性增大,Vin同時給負載和電容C供電;上管不導通時,電感電流不能突變,產生右正左負的電動勢,續流二極管導通(如果是同步buck,則是下管導通),電感繼續給電容和負載供電。buck變換上管使用PMOS還是NMOS:
1、NMOS的導通電阻Rds小,PMOS的導通電阻大。

2、NMOS的驅動電路較複雜,往往需要浮地或者自舉電路。

3、相同額定的PMOS比NMOS貴。

4、PMOS不能用於電流特別大的情況。

5、 NMOS適用於源極接地時的情況(低端驅動), PMOS適用於源極接VCC時的情況(高端驅動)。

同步整流buck適用於低壓大電流的情況,因爲續流二極管(一般爲肖特基)的正向壓降爲0.2~0.3v,而MOS的正向導通壓降在0.1v,相差0.2V左右,如果是高壓提升的效率不大,並且解決成本升高。對於低壓情況(如3.3v)提升的效率可達到6%。同步整流buck需要注意一下幾點:

1、上管和下管共態導通(MOS的結電容太大導致一管未完全關閉,另一管已經導通)導致Vin對地短路,容易燒壞MOS管和IC。

2、下管關斷時,體內寄生二極管存在方向恢復問題。

3、當上管關閉,下管未完全導通時,此時有下管內部的寄生二極管(導通壓降較大)續流,並且此時電感電流最大,因此MOS管的溫度會上升,效率也會變低。在成本允許的情況下可以在下管旁邊並聯一個肖特基,用於在下管未完全導通時續流,可減少下管內部寄生二極管的發熱。


BUCK 變換器設計步驟
 1. 選擇續流二極管D。續流二極管選用快恢復二極管,其額定工作電流和反向耐壓必須滿足電路要求,並留一定的餘量。
 2. 選擇開關管工作頻率。最好選用工作頻率大於20KHz,以避開音頻噪聲。工作頻率提高可以減小L 、C ,但開關損耗增大,因此效率減小。
 3.開關管Q可選方案:MOSFET、IGBT、GTR。
 4.佔空比選擇。爲保證當輸入電壓發生波動時,輸出電壓能夠穩定,佔空比一般選0.7 左右。
 5.確定臨界電感,電感選取一般爲臨界電感的 10 倍。

 6.確定電容。電容耐壓必須超過額定電壓;電容必須能夠傳送所需的電流有效值;


此篇文章只介紹概念以及大體的設計框架,關於電感量、電容、電流紋波以及輸出電壓紋波係數留到下一篇文章在介紹。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