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穩態電路和無穩態電路

單穩態電路和無穩態電路

實驗目的

1.     瞭解組成單穩態和無穩態電路的邏輯。

2.     認識單穩態、雙穩態、無穩態三種電路之間的內在聯繫。

3.     練習用集成門組成單穩態和無穩態電路。

4.     練習用D觸發器組成單穩態電路。練習用集成單穩態芯片組成單穩態電路。

儀器用具

儀器

型號

規格

直流穩壓電源

Suin SS1792F

 

信號發生器

Tek AFG3051C

1G/s/s 50MHz

示波器

Tek TDS 1012C-EDU

1Gs/s 100MHz

萬用表

KEITHLEY 2110 5 1/2

 

47k電位器1個,電阻、電容若干,74LS00,CD4011,CD4013芯片若干

表 1 儀器用具

實驗原理

1.   雙穩態電路。

電路圖如下,直耦強正反饋系統組成的環路。置位信號Set,復位信號Reset爲雙穩態電路的兩個控制端信號。

圖 1 雙穩態電路

2.    單穩態電路。

電路圖如下,在雙穩態電路的基礎上,將Set信號的響應信號延遲一段時間後作爲Reset信號回輸給電路自身,得到單穩態電路。G2G3組成閂鎖,通過阻容延遲電路反饋,稱爲單穩態電路。G0G1爲觸發脈衝形成電路。

圖 2 單穩態電路

3.   無穩態電路。

電路圖如下,進一步將Reset信號的響應信號延遲一段時間後作爲Set信號回輸給電路自身。

圖 3 無穩態電路

無穩態電路另一種形態,G2G3用對稱的阻容電路,如下圖。當兩端的電容電阻都相等時,電路可實現無穩態狀態。

圖 4 對稱阻容無穩態電路

4.  74HC123芯片

74HC123是具有Reset端的高速CMOS單穩振盪器。一個芯片內部集成了兩個互相獨立的單穩模塊,每一個模塊都有復位端R,兩個輸入控制端可以靈活選擇脈衝觸發沿,A端接低電平時,B端上升沿產生單穩輸出信號,反之,B端接高電平時,A端下降沿產生單穩輸出信號。可以通過外接電阻和外接電容來調整輸出脈衝寬度

實驗內容

1.  用阻容延遲電路組成單穩態電路。

電路圖見圖2.採用74LS00芯片。其中

R = 9.9kΩ, C = 500pF, C1 = 100pF, 信號源設置f = 1Hz, 輸出幅度0~5V

調整電位器R1,使脈衝寬度爲1us,此時電位器的阻值爲4.76kΩ,各個端口的波形爲

 

圖 5 輸入脈衝和G2端輸出波形                             圖6 輸入脈衝和G3端輸出波形

圖 7 輸入脈衝和RC之間輸出波形

分析:

(1)  做完實驗之後才發現我得到的時序圖和其他人的不一樣。主要問題在於,我的兩個與非門的工作狀態和其他人的相反,即保持穩態的時候,我的Q輸出是高電平,這樣的結果就是,無論來自G1的輸入是高電平還是低電平,Q的輸出仍會保持爲高電平.所以G1輸入的脈衝會失去作用。

(2)  但實際上從G3的輸出波形可以看出,在輸入脈衝之後,G3輸出端的電平還是經過了一個克服波動的過程,其幅度爲2.0V,寬度爲200ns。這樣一個過程可以體現單穩態的特性。

(3)  G2端的輸出波形和RC之間的波形都不是很理想,只能體現輸入脈衝瞬間電路發生了微弱的變化,但是電平並沒有很大改變。

(4)  出現這個問題可能的原因:電阻、電容參數的設置不合理,阻容電路的電阻設置應該用20kΩ,我使用了10kΩ,這可能導致電路的工作狀態的逆轉。另外,G1輸出的脈衝也不夠完美。

2.  用阻容延遲電路組成無穩態電路。

電路圖如圖3,採用CD4011芯片,R=19.9KΩ,C=500pF

輸出Q(G2輸出端)穩定在5.12V,G3輸出端不穩定,波形爲方波,佔空比約50%,週期爲1.09MHz。

把電阻替換成電位器,當從大到小連續改變電位器的阻值時,G2輸出端的波形經歷了從穩定的高電平變成佔空比不是50%的方波的過程,而G3的輸出端則從方波變成三角波。圖形如下:

       

分析:

(1)  理想的波形是兩個輸出分別是反相的方波,佔空比約50%.但是按照既定的參數得到只有一個輸出是無穩態,所以嘗試改變電阻。

(2)  改變電阻之後,G2的輸出確實能變成無穩態,但是波形仍不是很理想,上面的組圖中,第3幅最接近這種情形,但是可以看到,波形很不規整。

(3)  阻值不斷增大時,振盪波形的頻率也在不斷增大。這是因爲阻值增大,延遲減小。

(4)  從上面的過程可以看到,阻容電路的參數對實驗結果是決定性的,不僅影響着波形的參數,還決定了波形的特徵形狀,即電路的工作狀態。

(5)  上面的波形不夠好,可能的原因還有電路焊接問題、芯片問題甚至電路板問題。

3.  用對稱阻容延遲電路組成無穩態電路。

電路圖如圖. 電阻R1=R2=19.9kΩ,電容C1=C2=500pF.

G2G3分別輸出雙穩態方波波形,頻率爲185kHz.

圖 8 對稱阻容無穩態電路波形圖

分析:

(1)  電路工作較爲理想,兩個輸出都是佔空比約50%的方波,電平各自標準,且相反。

(2)  從時間軸放大的圖像可以看到,兩個輸出之間的響應有大約100ns的延遲,這個延遲應該是來自與非門的延遲。

(3)  對稱阻容電路相對上一個實驗,效果更好。

4.  用集成單穩態芯片74HC123設計一個單穩態電路。

電路圖如圖9,C3=500pF,R13取47k的電位器,B端輸入1Hz,0~5V的方波

圖 9 單穩芯片實現單穩電路

在5和12端口輸出反相的兩個脈衝波形,通過調整電位器的阻值,可以實現對脈衝寬度的控制。如圖10(脈衝寬度7us)

圖 10 單穩芯片輸出脈衝

分析:

(1)  74HC123是一個高度封裝的單穩芯片,外電路只需要焊接一個電容一個電阻即可,且通過改變電阻可以方便地調控脈衝寬度,實驗中脈衝寬度的範圍可達幾百ns至幾十us

(2)  除了剛響應的時刻有一個吉布斯現象之外,脈衝的波形非常完美。

思考題

1.   多諧波振盪器和環形振盪器的異同。

 

多諧波振盪器

環形振盪器

相同之處

都能形成振盪,產生週期性的波形,

都能通過改變器件參數控制振盪頻率

不同之處

與非門工作在截至區、飽和區

與非門工作在線性放大區

頻率由阻容延遲決定,頻率較低

頻率由與非門自身延遲決定,頻率較高

輸出波形是方波

輸出波形是多諧波疊加成的不規則波形

表 2 思考題一

2.   用一個集成單穩芯片組成一個無穩態電路。

設計方案:將Q’信號輸出到A端,B端只要給一個上升沿,然後一直保持高電平,即可實現無穩態電路。佔空比爲 ,其中 是脈衝寬度,tw是芯片輸入端到輸出端的延遲,爲40~50us.

時序圖如圖:

圖 11 用74HC123實現無穩態電路時序圖

實驗數據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