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2017

春節即將來臨,寫年終總結已經是每一年計劃中的任務了,當我開始提筆回憶過去一年時,其實2017已經過去一個多月,而且也基本知道2018會有一個環境轉變。2017有一些收穫,也有一些不順,記錄下這些經歷,多一份思考,多一份收穫。

工作

每年的年初,基本都是公司離職高潮期,最近這幾年更勝,公司的發展、管理模式最終導致底層員工用腳投票,每個人都有自由選擇職業的權利,一個人的離開對當前業務運轉可能沒有影響,但在沒有合適人員替補的情況下,長遠的發展弊端會慢慢凸顯出來。有人來有人走,我已經見怪不怪了,但真正出現身邊人大規模動作時,還是有些些許茫然,以前都是別的部門動盪比較大,今年我所在team也出現了,這在當初部門老大走時已經埋下伏筆, 記得當初部門幾乎所有的人都在找工作,找到合適的基本都走了,而我記得當初也嘗試着找工作,均已失敗告終,再加上一些客觀原因,跳槽的意願也並不是非常的強烈,最終還是選擇了留下,穩字當頭。從年初到現在,team基本上是新顏換舊孔,雖然人員規模相對以前並沒有多大的變化,但80%已是新面孔。

印象中當時出去面試過兩次,基本都是相對有點熟人的纔去面試,但最終都還是失敗了。第一次面試沒有任何準備,充分暴露了自己的不足,很多技術點平時使用過,但缺乏系統總結複習,沒有理解原理,容易忘記,關係是敲門磚,最終還需實力硬。另外一次面試因爲是前同事,象徵性的問了兩個問題,沒有涉及到具體的細節,很容易就過去了,但是最終在薪資、文化制度上與個人理想差距較大,最終放棄。現在想一想,留下來還是正確的,以不變應萬變,雖然工作上收穫不大,但相對有更多的時間和平靜的心態來處理生活上的瑣事,在瑣事處理好後才能更好的專心工作以及決定未來的走向。

留下來,我也接手了部分離職同事手頭上的事,作爲老員工,對老業務已經是輕車熟路,新業務只有Kylin相對比較生疏,把kylin官方文檔基本全翻了一遍,官方文檔是入門熟悉的第一步,對大部分框架,真正要掌握弄懂還是需要翻一翻源碼,在這段比較清閒的時間裏,把kylin cube build的源碼稍微看了下,算不上對kylin很熟悉,但是基本通過源碼瞭解了cube的構建過程,爲後續解決kylin相關的問題打下了比較好的基礎。期間,還對kylin進行了一次版本升級,把所有cube重建了一遍,至少相對以前kylin問題頻出還是有比較大的改進,最終也許還是我們技藝不精,在生產環境,kylin並沒有在關鍵地方大規模使用。

工作中對同一技術的使用、問題的處理,不同能力的人獲取的結果、效率有時差距巨大,技術工作很多時候都有方法論,但人與人之間則由於過往經歷、見識、思維方式的差別導致採用的方法也會不同,善於總結、學習並實踐的人更有可能成功。不管是工作還是生活,每天都在選擇,每個人都會權衡利弊,選擇當時看來最有利的決定,現在看看當時離開的人,至少在工作方面,離開應該都是比留下收穫更大。而目前還在的人,基本對公司和team不報任何幻想了,這裏也許有大趨勢的因素,也有管理上的原因,當前基本是人浮於事,人人找出路的境地。

買房

房價經過最近兩年的暴漲,已經到了至高點,經歷過找房搬家的勞累,也經歷過房東的不斷漲價和尖酸刻薄,想要在SH發展,買房是不得不考慮的一件事,因此在上半年我們也陸陸續續的利用週末看了一些地方的房子,在浦東,交通比較方便點的單價基本都超過5w,在可承受範圍內要麼是比較偏遠,要麼是比較破舊的二手房,最終我們決定看看新房,跟着安居客到處溜達看了幾個新樓盤,也在中介的帶領下看了幾個地方,邊看邊玩的心態,一直沒有決定要在何處下手,人生第一次做這麼大生意,而且還要揹負30年的房債,所以一直比較謹慎。

也許是在中介描繪的大虹橋美好場景下,我們最終選擇了在佘山附件的一個地段,雖然相對比較偏遠點,但價格可接受,而且我們做IT的,變換工作的可能性也比較大,既然錢不多,就選擇一個目前不成熟,未來可能有發展的地方。期間,也許是我善意的錯誤,導致了中介利益出現糾紛,發生了一些不愉快,對我個人的生活也造成了一定的影響,也許是在各方壓力下,最終他們內部私聊解決了利益衝突,在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稍微影響別人的利益,就會導致他們嘶聲力竭的怒吼反抗,賺錢不易,解決利益衝突更難。

處理完利益糾紛,剩下的一切就是標準化走流程了,準備材料,辦理貸款,簽完合同,等待交房,雖然變身房奴,但是了結了一件大事,從到處漂泊到未來可期,還是心情愉悅,甚感滿足。

生病

大舅最近幾年身體不好,經歷病痛折磨,17年回家拜年時就能感覺到大不如從前了,在我們看房時也給他打過幾次電話,知道他時日不多,總有一天會離開我們,小時候他對我們照顧有加,當真正得知噩耗後,心裏還是忍不住傷心悲痛,記得在葬禮上我忍不住地哭了好幾次。大舅的離開也勾起了我對外公和父親的回憶,自從父親離開以後,我自認爲變得越來越堅強,長大了內心也會越來越強大,不會輕易掉眼淚,但這一次真的哭了,也許是大舅太過可憐的身世,讓我忍不住傷心流淚,大舅經歷過貧窮飢餓的年代,也許唯一能讓大舅欣慰的就是我們這代比上一代生活會越來越好,時代向前發展,經歷過一代代人的辛苦努力,生活總會慢慢變好。

在大舅離開的那幾天,我思考的比較多,胡思亂想,又出現了以前注意力無法集中、嚴重失眠的現象,導致精神上極度痛苦,當我意識到自已又處於這種狀態時,以爲堅持一下也許病情會有好轉,但是無畏的堅持只會讓病情越來越嚴重,最後我不得不上醫院心理科諮詢。在我的要求下,醫生給我開了兩個星期的病假,但拒絕藥物治療,然而現實並沒有想象的那麼美好,兩個星期後雖然有稍微的好轉,但依然比較嚴重,無法正常上班,不得不再次去醫院,接受了醫生的建議,抱着試一試的心態,吃了一點藥,沒想到效果明顯,立馬感覺有好轉的跡象,也讓我看到了希望,最後吃了兩三週的藥,總算慢慢恢復到可以正常上班了。在接下來的兩三個月裏,當遇到不開心的事情時,也會胡思亂想,沒有完全恢復的正常狀態。現在,當我執筆回憶這些的時候,已經比以前好多了,基本快完全恢復了。

現在想想,當時挺絕望痛苦的,也一直都沒有告訴爸爸、媽媽們,我們漲大了,不想讓他們擔心,好在一直有小燕子的陪伴和鼓勵,能有這麼好的伴侶陪伴,人生一大幸事。其實這個病情以前也出現過三次,每次也都很痛苦,最終也都慢慢好了,但一直沒明白是怎麼好的,第一次和第三次吃過一些治療抑鬱症之類的藥,也許確實是藥物起作用,但是當時感覺並不明顯,所以我一直比較排斥吃藥,自認爲藥物無用,更多的是依靠自我調節,再加上第二次也確實沒吃藥後面慢慢恢復了。現在想想真是在爲自己的無知埋單,這一次沒吃藥堅持了兩三週,直到沒有好轉才吃藥,其實應該在病情剛出現時就去醫院看看吃些藥,也就不至於兩三個月處於痛苦而且無心工作的狀態。以前第二次生病持續了很久的時間,大概有兩年多吧,記得當時在學校基本不怎麼上課,很多時候就是跑到圖書館找個安靜的地方自學,估計當時在同學們眼中我是一個相當另類的學生。不去看醫生,膽小無知,浪費了多少青春,這一次總算對這個病根原因有了比較清晰的認識,以後再也不能再犯這樣愚蠢的錯誤了。

結婚

當我第一次看到小燕子時,我就知道這是我想要找的人,幸運的是我們一路走來,雖平淡但也平穩,在我們決定買房時也決定了領證的時間,當我們交完定金,就決定選擇一個時機領證,就這樣我們結婚了,沒有想太多,在房奴的年代,牽手彼此,託付對方。有時我們也彼此吵鬧,但從來都不影響我們的感情,擁有她,是我這輩子最大的幸福。曾經,我憧憬有一個美好的家,想象那個她到底在哪裏,今天終於有了答案,有了小燕子,我看到了希望,看到了努力的方向,回首我們從認識到結婚,一年多的時間,時間不長,但已經彼此瞭解,也許是緣分,也許是當初勇敢地向前邁一步,纔有了今天幸福的可能。

我們計劃國慶期間辦婚禮,媽媽也把家裏重新裝修了一番,剩下的事我們自己做主,計劃安排,拍婚紗照,在爸媽的幫助下,置辦衣服、嫁妝,十月五日,我們辦婚禮了,在親朋好友的幫助和見證下,一切都還比較順利,我把最美新娘取回家,爸媽也可以放心了,我們長大了,以後的路我們兩個人攜手共進,創造屬於我們的未來。

在天堂的爸爸離開我們已經十年多了,我想當他知道我結婚了,他一定會很開心,現在姐姐也已經有兩個女兒了,爸爸生前的努力就是讓我們能正常讀書上學,出了社會可以靠自己的能力過上普通人的幸福生活,現在,我們都已成家,生活平淡,但也穩定幸福。有時,也會妄想爸爸如果還在,那該有多好,現實,沒有那麼完美,生活,還得繼續,我們,珍惜現在,好好對待親人,坦然面對,穩步前行。

旅行

記憶中今年出去玩過兩次,一次是去杭州,記得是清明節的時候,我們去了宋城,在去宋城的路上,杭州超堵,尤其是在西湖邊上,公交不如步行,當時極其羨慕那些騎着共享自行車的行人們。不知過了多久,總算到達宋城,在宋城感受了大宋繁榮的經濟發展,皇帝出行、街頭雜技表演,還有遊人水上漂自娛自樂,同時也領略了大宋千古情,金兵略城,李師師的愛情。第二天又在宋城遊玩了下後我們去了西湖,只記得當時步行了好久纔到西湖,從下午到晚上,我們繞着西湖漫步了一圈,晚上就回上海了。

第二次出遠門是藉着去西安參加一個朋友的婚禮時,帶着小燕子一起去西安跟團遊玩了三天。這個朋友是當時來上海時第一份工作的同事,當時我們都剛剛畢業,一起在一個外包公司,租房也在一個小區,現在想想,當時我們其實混的很一般,蝸居在幾平米的小房間,不管是工作還是生活,對未來沒有任何規劃和設想,完全是年輕無畏才跑到大都市來,僅僅是爲了找一份工作養活自己而已,後來在上海混了兩三年他就回西安了,由於買房買的早,在西安也算小有成就了。而我經歷曲折,幾次與上海來來去去,幸運地遇到了小燕子,纔有了在這裏安身立命的機會,現在的上海生活成本越來越高,對於沒有家庭背景支持的年輕人來說越來越難,身邊好幾個同事離開上海輾轉到杭州等新型城市發展。

西安也是歷史文化名城,到西安就是感受秦風唐韻。第一天上午從上海很快就飛到了西安,只是沒想到咸陽機場竟然不屬於西安,輾轉了好久纔到西安市區,人生地不熟,又騎了自行車纔到目的地,可能在上海地鐵習慣了,其實很多城市地鐵並不發達,交通並沒有那麼方便。吃完中飯,我們匆忙的趕到陝西歷史博物館,排隊好久終於領到免費門票,走馬觀花,很快也就閉館了。晚上我們去了號稱亞洲最大的噴泉廣場,大雁塔廣場,噴泉之多、之高,陣勢龐大,讓人大飽眼福。

瞭解歷史還是需要有人講解,去西安怎能不看兵馬俑,晚上我們報了個團,第二天跟着一個導遊,首先去了因楊貴妃而聞名的華清池,也許是溫泉居多,這裏都是皇宮裏不同身份人的沐浴池,也是休憩的好地方,西安事變也發生在這裏,蔣介石的行轅,捉蔣石讓人印象深刻,離開時買了幾個石榴加石頭。下午去參觀了聞名歷史的兵馬俑,氣勢輝煌的兵馬俑,馬踏飛燕、精緻的青銅車,小時候語文歷史課本上的古蹟近在眼前,在專業導遊的誇張描述之下,先進偉大的秦帝國,讓人不得不感嘆秦人的聰明才智,秦始皇,思想之宏大,至今仍是未解之謎。參觀完後我們又去歌劇院觀看了霓裳羽衣舞,看見很多老外也來欣賞這種歌曲舞蹈,我這種不大懂音樂的人,只能看看漂亮的舞衣,細長飄飄的綵帶了。

第三天參加完朋友的婚禮,當時離飛機起飛還有好幾個小時,我們去西安古城牆上溜達了半圈,偌大的石頭,不知古人是如何堆砌成這麼寬大的城牆,城牆上有個地方正在準備即將到來的世界程序員節,時代變化之快,各種語言,各領風騷數十年。我們走了好久,終於找到下城牆的出口,時間緊急,打了個快車,沒想到仍然沒趕上飛機,只好改簽,晚上11點多才到上海,幸運的是竟然叫到了順風車,安全到家,互聯網的發展,讓生活更方便。

今年出去遊玩的比較少,可能跟我們自己沒有多大的規劃有關係,以後要多規劃,多出去走走。

Refactor

今年在工作上的收穫是比較少的,團隊成員流失,team無發展方向,管理混亂,也許公司的要求就是保持現狀,不出問題就行,這種情況下工作就是對現有的系統修修補補,這樣對個人成長及其不利,導致大家混日子拿工資的心態,沒有太多需求,在加上對現有系統又比較熟悉了,基本的修修補補,時間充足,完全沒什麼壓力。然而在修補的過程中,我發現一個小的改動,自認爲很簡單,很快就能完成,然而實際上要花費的時間卻遠超預期,我意識到BIP表面平靜,其實是千瘡百孔,技術也落後好幾年,曾經,我認爲BIP能打70分,但現在我覺得最多及格,僅僅是停留在可運行的狀態下,從可維護的角度來看,很多地方不合格,前人的坑後人填,不斷轉手,也許這也是很多系統的現狀。

上半年接手了Kylin,除了對kylin更熟悉了之外貌似技術上就沒有其他進步了,此外翻看了深入Hadoop技術內幕兩本書,邊看書,邊翻源代碼,算不上精通,但對Hadoop的理解更深了,還有個小插曲則是幫助嚴老闆修補了一個外包項目的bug,學了一些前端相關的知識。下半年,個人更大的轉變還是思維上的變化,當時爲DiLu增加功能,DiLu主要用戶是我們自己,自己給自己提需求,考慮該增加哪些監控指標,每個功能該如何呈現,在開發的過程中,突然覺得自己有了一些產品的思維,以前大部分時候是別人提需求,我負責實現,有了產品化的思維,不但利於功能開發實現,而且還能看到系統規劃發展方向,視野更開闊。在BIP這四年,除了技術上的長進外,思維認識上也有了變化,以前覺得把一門語言、一個框架精通就很厲害了,現在覺得平臺化、產品化的思維也相當重要,這兩種思維會決定一個人的成長高度。

最近兩個月我重構了BIP報表相關的功能,採用微服務的思想,藉助Spring Boot完全重寫了以前的功能,按照自己的思維重寫設計整個報表系統,可以說是這幾年對BIP認識的提煉,代碼數量也超過了前十個月,對Spirng、微服務有了新認識,高屋建瓴,當一個系統按照自己設計的路徑發展時,成就感油然而生,這也許是今年技術上最大的收穫。

成長

渾渾噩噩,一年很快就過去了,這種工作狀態下,大家都有一顆想走的心,到了年底,找工作的意願特別強烈,只希望能拿到一個合適的Offer,趕快跳出現在這個毫無發展的環境。工作時間久了,年齡大了,要求也高了,發現自己其實缺乏對某一項技術的精通,平時使用的技術最多停留在熟練使用的地步,對理論缺乏系統認識,遂決定從JavaSE總結複習。

JavaSE中最主要的就是各種數據結構及線程、鎖相關的知識了,我把主要幾種數據結構源碼翻看了一遍,並且站在設計者的角度思考每種數據結構應該提供哪些接口,將理解整理成筆記寫成博客,從源碼入手,極大加深了自己的理解,目前對JavaSE部分可以說是基本精通了,面試時這部分毫無壓力。後面又對平時經常使用的大數據相關框架進行總結複習,從功能上認識各個框架的原理及各個參數,同樣整理成筆記,由於這些框架相對複雜很多,基本上無法手撕代碼,但系統總結後理論更牢靠,記憶也更深刻了。

以前以爲程序員要不斷學習,但只顧學習,卻從來沒有總結,撿了芝麻,丟了西瓜,現在發現總結複習是一件相當重要的事情,以後學習新知識一定要記筆記並總結。今年,通過視頻也學習了更多的機器學習和深度學習的知識,雖然依然處於待入門狀態,但比以前完全自學看書還是有比較大的進步,也不知道以後是否有機會從事ML相關的工作,不管怎樣,現在AI正熱,多學點不一定有好處,但總沒壞處。

這一年,只能算是安穩,買房結婚,完成了人生兩件大事。小外甥女也已經兩三個月大了,又多了一個小寶貝,希望健健康康,茁壯成長。春節馬上就到了,新工作目前還沒有完全確定,但離開是遲早的,換個新環境不一定有前途,但是不折騰嘗試又怎能找到希望。對未來,有更多的期望,新的一年,但願能夠夢想成真,一切順利!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