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念篇:職業生涯與規劃

工作、職業與職業生涯                                             

職業的發展是伴隨個人一生的一個過程,這個過程包含了個人所選擇的工作、職業以及各種相應的活動,它受到個人家庭狀況、學校教育、宗教信仰以及其他各種社會因素的影響。

有關“職位”(Professional Position)、“工作”(Job)、“職業”(Occupation)和“職業生涯”(Career)這幾個詞的含義在理論上仍然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爭議,不過我們可以大致將它們定義如下:

工作(work)是指體能或心智上的努力,以產生某事或結果。工作占人類生活中的絕大部分,人類是透過工作以掌握生活。個人所追求的工作目標可能是工作本身所帶來的愉悅感,工作角色所賦予生活的結構、工作所提供的經濟支持、或者是其所伴隨的休閒型態。工作可能達成經濟、社會及心理上的目的。可能獲得經濟上的酬賞,也可能沒有報酬,例如學校工作(schoolwork)、家庭作業(homework)以及家事工作(housework)、志願服務工作(voluntary work)等。

工作(job)是指在一個組織機構中,一羣類似的、有薪資的職位(positions),涵蓋爲維持機構運作所必須執行的一羣職務(tasks)。不同職位的工作者在執行任務之後,會獲得所期望的經濟報酬。例如務農(農會幹事)、建築(工地主任)、貿易(業務經理)、教育(人員)、醫護(人員)、公務(人員)等。

職位(position):是和分配給個人的一系列具體任務直接相關的。因此,職位和參與工作的個人相對應,有多少參與工作的個人,就有多少個職位。

職業(occupation)指在許多工商事業或機構中的一羣類似的工作(jobs)。職業在經濟社會的歷史上早已存在,與個人無關。例如:農工商教育醫護法律會計等。

事業(enterprise)在華人社會的文化中,事業是指值得個人投注一生心力,以獲得最大實現可能性的生涯目標。在一個事業體中,通常包含較廣泛的職業範疇。例如,教育事業、慈善事業、醫療事業、科技事業、文化事業等。

職業生涯(Career)這個概念的含義曾隨着時間的推移發生過很多變化。在70年代,職業生涯專指個人生活中和工作相關的各個方面。隨後,又有很多新的意義被納入到“職業生涯”的概念中,其中甚至包含了生活中關於個人、集體以及經濟生活的方方面面。

從經濟的觀點來看,職業生涯就是個人在人生中所經歷的一系列職位和角色,它們和個人的職業發展過程相聯繫,是個人接受培訓教育以及職業發展所形成的結果。

從職業發展的過程來看,職業生涯被看成是“在個人的一生中,由於心理、社會、經濟、生理及機遇等因素相互作用所造成的工作、職業的發展變化。職業的發展是個人發展中的一個最主要的方面,它跨越人的整個一生並涵蓋個人的自我概念、家庭生活、以及個人所處的環境、文化氛圍的方方面面” (Ettinger, 1996, 第 4-1頁)。這些觀點試圖把工作和職業的發展作爲一個整體——看成個人生活的一個部分——而不是輔助性的以賺錢爲目的的活動。

所以,知名學者舒伯(Super)曾將職業生涯定義爲:

職業生涯(Career)是生活中各種事件的演進方向與歷程,統合了個人一生中各種職業與生活的角色,由此表現出個人獨特的自我發展組型。生涯是人生自青春以致退休之後,一連串有酬或無酬職位的綜合,除了職位之外,尚包括任何和工作有關的角色,如副業、家庭和公民的角色等。

於是,【職業生涯】不僅止於【工作】或【職業】,還包含了個人的【生活風格】(Lifestyle),與個人在一生中所從事的所有活動。

 

職業生涯可分爲內職業生涯與外職業生涯                         

內職業生涯

是指在職業生涯發展中透過提升自身素質與職業技能而獲取的個人綜合能力、社會地位及榮譽的總和,它是別人無法替代和竊取的人生財富。

外職業生涯

是指在職業生涯過程中所經歷的職業角色(職位)及獲取的物質財富的總和,它是依賴於內職業生涯的發展而增長的。

每個人都需要選擇職業,每個人都渴望成功,許多人並不知道什麼職業最適合自己,怎樣設計才容易事業有成。比如“經商熱”時,一些並無商業才能的人也紛紛“下海”去辦公司;研究生、大學生畢業時,大多首先選擇經濟發達地區和大單位,然後才考慮專業及個人所長。這種“隨大流”、“隨熱門”的職業選擇方式,由於欠缺對自身特點和環境的認識,往往難以在事業中有所發展。要想成就一番事業,就必須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

 

職業生涯的三個層面                                            

生命廣度-時間(time):指橫跨一生的發展歷程,舒伯將之分爲成長、探索、建立、維持及衰退五個階段。

生活空間-廣域或範圍(breadth or scope):指在發展歷程中各個階段個人所扮演的各種角色,如子女、學生、休閒者、公民、配偶、父母、工作者、退休者等。

生活深度-(depth):指一個人在扮演每一個角色中所投入的程度。

 

職業生涯發展階段分析                                          

多年以來,研究人員一直在試圖找出員工們在其職業生涯中所面臨的自我發展的主要任務,並把它們劃分爲較粗略的不同職業生涯階段。雖然在這方面人們已經建立了一些模式,但是對於這些模式的準確性幾乎還沒有人研究過。人們對這一領域裏的研究結果進行過一次考查,結果發現幾乎沒有什麼證據能夠折證明職業生涯階段的存在。此外,在職業生涯階段是否與人的年齡有關這個問題上,也是衆說紛紜。大多數理論家雖然給出了每一職業生涯階段的年齡範圍,但這種年齡範圍的出入很大。所以,若將職業生涯階段與時間聯繫起來考慮,似乎更合理一些。就是說,根據每個人的背景和經歷,讓一隻“職業時鐘”在不同的時點開始爲他計時。下表就是成年人生命週期階段劃分的一個模型。這個模型綜合了許多位這一領域裏的研究者的研究成果。我們在這裏討論這個模型並不意味着它比別的模型更好。應該說,它同別的模型一樣,只是一個粗略的劃分標準,並不是現實的準確描述。

中、青年人生命週期各階段的特點

生命階段

主要心理活動

標誌事件

態度特徵

離開家庭(1618歲到20歲或24歲)

心理上將自己與家庭分離開來;減少自己對家庭的依賴性;開始建立新家庭;把自己看成是成年人

  離開家庭;進入社會,並對自己的生活作出獨立自主的安排;上大學,出外旅遊,參軍,參加職業等。開始決定自己準備學什麼;開始選擇職業;開始戀愛

在“繼續呆在家中”和“脫離家庭”之間權衡

進入成年人世界(20歲到2729歲)

探索進入成年人世界的可能性,並開始想象自己已是一個成年人。開始形成最初的生活結構;發展尋求友誼的能力;開始幻想;找到一位可以作爲良師益友的夥伴

  暫時投身到職業中去,處於職業生涯的第一個階段;被聘用;第一次開始職業;適應職業環境;辭職或被解僱;失業;遷徙;結婚;決定要生一個孩子;小孩開始上學;購置一幢房屋;社區活動;在組織中任職

“我行我素”。爲未來而生活和奮鬥;暫時投身只是權宜之計

30歲時的轉變

30歲左右)

重新檢查自己的生活結構和當前所從事的職業;做一些必要的變動,特別是盡努力去實現在20來歲時沒有來得及實現的奮鬥目標

    改變自己的職業,或是在某一行業裏改變專業方向;重新回到學校讀書;愛情;分居;離婚;再次結婚

“什麼是生活的全部含義?我是否在做我應該做的事?我希望從生活中得到什麼?”

專心致志地職業和生活(30歲出頭)

更加努力;更加投身到職業中去,更關心家庭;爲自己認爲有價值的事而奮鬥;對於一位有事業心的男子或是職業婦女來說,開始成爲本行業中年輕有爲的成員;制訂一張時間表,將自己對生活的幻想變成具體的長遠奮鬥目標

尋找職業,熱衷於家庭活動,掙錢;小孩已長大,母親可以重新返回學校讀書

希望能使自己的生活更穩定,更有條理,並通過制訂和實現長遠目標來“使希望變成現實”

開始成爲一個獨立自主的人(35歲—39歲或39歲—42歲)

成爲本行業中有影響的人物;有意減少對上司、批評家、同事、配偶和摯友的依賴性。在一些重要場合力求有自己的獨立性並希望得到社會的認可。對於一位婦女來說,她的第一職業就是做家務,並越來越願意承擔家庭義務,同時自己也去尋求有價值的東西;獨自參加一些活動

獲得關鍵性的提升;得到別人的賞識;同摯友的關係破裂

已沒有了原來那種青春朝氣;期待人們的認可;時間開始不夠用;日子開始令人煩惱

中年時期的轉變(40歲出頭)

使生活結構與自我表現更加相互適應;竭力消除內心對生活的感受與自己對生活的期望之間的差異

    面對現實,從對生活的幻想中清醒過來;改換職業;再一次結婚;一無所有;那些把家務勞動作爲第一職業的婦女開始走出家庭,尋找自己的第二職業;

  朋友、同胞兄弟姊妹或兒女去世

感受到體力的衰減、年齡的增加和死期的接近;

男性開始出現女性特徵,而女性則出現男性特徵

重新穩定下來(42歲—48歲)

欣賞自己對生活所做的抉擇及生活方式

  成爲別人的摯友;和同事及年輕的朋友們一道分享知識和技能;爲下一代作出自己的貢獻;又有了新的興趣或愛好;對於男性來說,職業生涯已經到頭;

 
 

進入50歲(45歲—55歲左右)

再一次檢查生活結構與自我的適應程度;需要改變自己生活道路上的方向;有些人還走上了新的開端

  婦女尋找職業的最後一次機會,同時也是她們實現自己生活理想、滿足自己支取的最後良機,家庭責任感消失;丈夫的職業地位發生變化

爲了達到既定的目標,實現自己的夙願,作出不得已的生活變動——或許這樣做已太遲了,但它們確是我在自己的後半生中樂意去做的事

再一次穩定下來,開始熟諳世故,事業達到鼎盛期

在人生最後一段旅程中取得重大的成就

  在事業上會出現新的機會;又有新的希望滿足自己的理想;自己對成就下定義

在感情上和待人處世方面變得老練;配偶變得越來越重要;自我寬慰

生活道路的回顧,生命結束(60歲和60歲以上)

接受生活中所發生的一切,認爲它們都是有價值、有意義的;回顧評價自己的生活和自己在生活中所做的選擇

  自己和自己的配偶都已退休;朋友、配偶和自己的去世

回顧自己一生中的所作所爲;希望能永遠享受人間的喜怒哀樂;依戀家庭;考慮到死亡

“職業”一詞在我們國內有多種含義。從最常用的意義上說,它可以指生涯(“他的職業生涯進展良好”)、專業(“她選擇了從醫的職業”)或終身職業的歷程(“他的職業歷程包括了在6個不同組織中承擔15種職務”)我們這裏使用的職業這一概念,是將它定義爲“一個人在其一生中所承擔職務的相繼歷程”。按照這一定義,很明顯,我們所有的人都有或者都將有自己的職業。另外,這一概念還包括了一種轉換的意識,如從非熟練工人轉變爲工程師或者醫生。

一個組織爲什麼需要關係員工的職業生涯?更具體地,爲什麼管理者和我們要把時間花在員工的職業發展上?因爲着眼於職業發展,將促使管理當局對組織的人力資源採取一種長遠的眼光。一個有效的職業發展計劃將確保組織擁有必要的人才,並使少數民族員工與女性員工獲得成長與發展的機會。此外,它還能提高組織吸收和保留高素質人才的能力。

職業生涯發展五階段模型                                           

分析和考察職業歷程的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把它視爲一系列的階段。我們這裏提出一個五階段模型,它對於大多數的成年人,不論他們從事什麼類型的職業,都可普遍適用。

許多人可能早在小學、中學時期就形成了對自己職業的認識。當他們達到退休年齡時,他們的職業歷程開始走下坡路。我們可以確定出,大多數人在其終生之中將經歷五個職業階段:探索期、建立期、職業中期、職業後期和衰退期。這些階段可以用下圖加以描述:

 

1.探索期    人們往往在開始職業掙工資前就對他們的職業作出了關鍵的決策。親人、老師、朋友以及電視節目和電影錄像的影響,使人們在生命的很早時期就逐漸縮小了自己職業生涯選擇的範圍,並指導他們朝着一定的方向發展。

對於絕大多數人而言,職業探索期會在他們20多歲從學校步入職業崗位時結束。因爲職業探索階段發生在就業之前,所以從組織的立場來看,它似乎與此一階段並無關聯。但實際上,組織與職業探索階段是不無關係的。人們正是在這一階段形成了對其職業生涯的一種預期,其中有很多預期是很不現實的。這種預期當然可能在頭些年潛藏不露,後來突然暴露出來,使員工本人和僱主都遭受不應有的挫折和損失。

2.建立期   建立期始於尋找職業和找到第一份職業,包括被同事所接受、學會如何做職業,以及取得在現實中成功或失敗的第一次真實體驗等歷程。這一階段的特徵是,逐漸改進職業表現,不斷髮生錯誤,也不斷從錯誤中汲取教訓。

3.職業中期    許多人面臨第一次嚴重的職業危機是在進入職業中期階段以後。在這一時期,一個人的績效水平可能持續改進,也可能保持穩定,或者開始下降。這一階段的重要特徵是,職業中期的人已不再是一個“學習者”,錯誤容易使人付出巨大的代價。成功地經受住這一轉換階段挑戰的人,可能獲得更大的責任和獎賞。而其他的人可能要面臨自身能力再評價和變換職業,以及重新安排優先考慮的事項或者尋求另一種生活方式(如離婚、重返學校唸書、遷居到外埠等)。

這一階段已被那些出生於19461964年間生育高峯期的人所證實。這一方面是由於職業達到平穩時期的緣故。另一方面,因爲處於這一年齡階段的人數規模很大,而且伴隨着組織爲實現其扁平化和高效化而進行的前所未有的結構重組,使得現在已達到30多歲、40歲—50歲年齡的員工明顯地感到提升的機會減少了。職業中期對於他們前一輩的人來說通常只是事業向上發展和晉升道路上的一個階段,但對於當今勞動力隊伍中的大多數人而言,它日益成爲一個充滿焦慮和挫折的艱難時期。

4.職業後期    對於那些通過了職業中期階段繼續發展的人們來說,職業後期階段通常是個令人愉快的時期。這時,他們可以有所放鬆,並且扮演一種元老的角色。他們以自己多年日積月累並經過多次經歷驗證的判斷力,以及與其他人共享其知識和經驗的能力,向組織證明其存在的價值。

對於那些在前一階段績效水平已經停滯或有所下降的人,在職業後期階段將會認識到這樣一個事實,即他們對於現實世界將不再擁有曾經想象的那樣一種持久的影響或改變能力。正是在這一時期,人們會意識到需要減少職業的流動,從而可能安心於現有的職業。

5.衰退期    職業歷程的最後階段對每個人都是艱難的,但富有諷刺意味的是,對於那些在早期階段持續獲得成功的人來說,它可能更爲艱難。伴隨着幾十年的成就和高水平的績效表現,現在猛然間就要退休,被迫退出這個充滿光輝的舞臺,容易使人感到失去了一種重要的認同感。而對於早年績效表現一般,或已經看到自己的績效水平在下降的人來說,這或許還是一個令人舒心的時期,他們將遠遠地把職業中的煩惱拋在身後。

認識職業階段的益處                                               

對職業階段的認識,將給管理者和黨羣工作者帶來極大的幫助。下面是我們從分析中可能得到的一些認識。

新員工常對他們的職務抱有不切實際的期望。實際職務預觀(職務申請者被告知有關職務和組織的正面和負面的信息),將可大大減少令人喫驚的早期辭職事件。而處於建立期階段的員工需要得到培訓和指導,以確保他們具有良好地開展職業的能力,併爲他們提供指導和鼓勵。

對於職業中期的員工,管理者需要注意提醒他們。使其認識到自己已不是學徒,現在的失誤可能帶來很大的代價。這一階段更有必要採取一些懲戒行爲,尤其是當員工第一次開始出現不穩定的信號時。懲戒對年紀較輕的員工可能起到威脅的作用。在職業中期,失敗是難以避免的,但伴隨而來的還會有挫折、厭倦和泄氣。管理者應當做好充分的準備,幫助員工克服不穩定因素,並探索使職業變得更有趣、更富於變化的途徑。

職業後期中的員工可以提供良好的指導幫助。管理者應當開發利用這種資源。同時也應該認識到,這一時期的人們經常在個人的優先安排事項方面作出重大的調整,他們可能變得對職業不再有很大的興趣,或者不在乎工資高低,而希望有更多的自由時間或壓力更輕一些的職業。

最後管理者和我們都應當認識到,職業衰退期是每個人都難於面對的,出現淚喪是極爲常見的。員工還可能變得敵意十足,充滿挑釁性。

 

職業生涯規劃                                                  

職業生涯規劃――是指個人發展與組織發展相結合,在對個人和內外環境因素進行分析的基礎上,確定一個人的事業發展目標,並選擇實現這一事業目標的職業或崗位,編制相應的工作、教育和培訓行動計劃,對每一步驟的時間、項目和措施作出合理的安排。

良好的職業生涯規劃應具備以下特性:

1、可行性:規劃要有事實依據,並非是美好幻想或不着邊的夢想,否則將會延誤生涯發展機遇。

2、適時性:規劃是預測未來的行動,確定將來的目標,因此各項主要活動,何時實施、何時完成,都應有時間和時序上的詳細安排,以作爲檢查行動的依據。

3、適應性:規劃未來的職業生涯目標,牽涉到多種可變因素,因此規劃應有彈性,應留有餘地,以增加其適應性。

4、持續性:人生每個發展階段應能持續連貫銜接。

 

職業生涯規劃期限                                               

職業生涯規劃期限,劃分爲短期規劃、中期規劃和長期規劃。

Ø短期規劃,爲三年以內的規劃,主要是確定近期目標,規劃近期完成的任務。

Ø中期規劃,一般爲三至五年,規劃三至五年內的目標與任務。

Ø長期規劃,其規劃時間是五至十年,主要設定較長遠的目標。 

 

from icxo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