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設計沉思錄》譯序


http://img3.douban.com/lpic/s11431455.jpg


圖書鏈接: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9934344/

亞馬遜:http://www.amazon.cn/UI設計叢書•交互設計沉思錄-頂尖設計專家Jon-Kolko的經驗與心得-科爾科/dp/B009A7DAXI/

噹噹網: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22873892


【名家力薦】


“Jon在本書中對交互設計進行了頗具反思性、飽含真知灼見且鏗鏘有力的探索,爲整個領域帶來了極具號召力的觀點,立下了設計師信譽的宣言,描繪了交互設計領域深廣的願景。將來我們回顧交互設計作爲獨立學科的發展歷程時,必會發現本書就是樹立基業的扛鼎之作。”
—Steve Baty, Meld Studios負責人

“Jon是推動交互設計領域發展的重要聲音。他在本書中細緻地闡釋了交互設計的核心品質和交互設計可能扮演的角色,遠遠超越了宣講用戶界面設計的層面。如果你有心締造未來、解決大問題、創造能激發人類潛力的物品和系統,那就讓本書爲你解惑,進而瞭解交互設計實踐如何能助你一臂之力。”
—David Cronin, GE公司用戶體驗中心設計總監/前Cooper公司交互設計總經理, 《About Face 3rd Edition(交互設計精髓)》合著者

“憑藉書中強有力的觀點和深入的思考,Jon Kolko把對交互設計的闡釋和分析推向了新的高度。Kolko向我們證明,交互設計能對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產生衝擊性影響,交互設計的工具和手段不僅能用來開發產品,還能用來解決社會問題。要想超越風格之設計,進而提升到影響深遠的世界之大設計,本書乃必修之作。”
—Don Norman,Nielsen Norman Group聯合創始人,《Living with Complexity(設計心理學2:如何管理複雜)》作者

“本書是Jon Kolko前作 (第一版)的必要升級,在清晰可讀的基礎上,進一步拓展了主題,以體現近年來交互設計實踐和領域範疇的大幅延展。Jon在思想上是領袖,在教育上是使者,他在本書中下足了這兩方面的功夫。”
—Steve Portigal,Portigal Consulting負責人

“本書是交互設計領域的重要作品,通過深沉的反思把當代設計理論和研究成果融入了交互設計實踐。對新老交互設計師而言,本書的價值巨大。”
—Carl Disalvo,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博士



譯序

【關於本書】

本書的要義,作者本人已經闡述得足夠清楚,不再贅述。翻譯是閱讀、解讀和轉述的過程,因此譯完本書之後,我不但是譯者,還成了斤斤計較、咬文嚼字的讀者。最想說的,不是作爲譯者的譯後感,而是作爲讀者的讀後感。

本書的特點,總結起來大概有三點:

其一,氣勢恢宏,大局觀盡收眼底。作者以其豐富的經驗、驚人的洞察力和歸納能力,對交互設計進行了一次全方位的透視和反思。在設計這一大主題之下,多個相關領域當中的概念、理論和實踐經驗被串聯了起來,讓人讀過之後有了蕩氣迴腸的感覺和勇於把握大局觀的氣魄。

其二,旁徵博引,大開眼界。任何領域都不是獨立存在的,學科的交叉不可避免。作者旁徵博引,把哲學、心理學、社會學、人類學等諸多領域中的概念、思想、人物和觀點拿出來對比、類比、舉例和批評,努力把設計範疇內各種相關信息在最恰當的時機展現給讀者,一方面放手讓讀者自己去體味其中的涵意,另一方面又謹慎地用自己的觀點來引導讀者。其結果就是,讀者被給予了足夠豐富和有力的“思想武器”,可以與作者站在相同的高度,共同探討設計的本質。

其三,觀點鮮明,鏗鏘有力。對於設計,作者抱有更崇高的理想和願景。作者在無情地批判了物質主義和消費主義的同時,用有說服力的論點和強烈的感情向讀者高聲吶喊,設計的抱負不應限於表面的浮華和花裏胡哨的時尚。設計能夠也應該做得更多,設計的終極目的是創造更美好的世界,設計師肩負着極其巨大的責任。

作者的大局觀讓我們腳踏在巨人肩上,高瞻遠矚。作者的旁徵博引給了我們更多的閱讀線索(比如我自己就忍不住去把作者引用過的《Citizen Designer》和《Cradle to Cradle》等書找來研讀,且受益匪淺),並教會我們使用思辨的眼光看待事物。作者的鮮明觀點不但發人深省,並且爲我們指明瞭設計領域的發展方向。

無論是作爲經驗豐富的設計專家,還是作爲傳道、授業、解惑的教育者,作者通過本書給予了我們最寶貴的東西——智慧和思辨。

作爲被作者的觀點深深吸引的譯者,我強烈推薦本書讀者持續關注作者發表的文章(www.jonkolko.com 和 www.ac4d.com,當然還有必不可少的業內期刊Interactions Magazine),並閱讀作者的其他著作(《Exposing The Magic of Design: A Practitioner’s Guide to the Methods and Theory of Synthesis》以及《Wicked Problems, Problems Worth Solving: A Handbook and A Call to Action》)。

設計無處不在,所以本書越發顯得價值巨大,值得任何涉獵或有意涉獵設計領域的人士閱讀。

【致謝】

感謝華章給了我翻譯這本佳作的機會,我非常珍惜。感謝各位編輯對我的鼎力支持,這本譯作的精彩理所當然有你們的貢獻和功勞,而譯作中的瑕疵只會是我的責任。

感謝我的愛人於沛娟支持我接下翻譯工作,容忍我在翻譯期間放棄了本可以伴她左右的業餘時間。你的鼓勵成了我堅持的動力。

【交流與反饋】

信、達、雅是翻譯工作至高無上的境界,也是我希望努力實現的目標,然而自己的翻譯能力與水平極其有限,對原書內容的理解、解讀和翻譯必然會有疏漏與錯誤。勘誤和改進是身爲譯者的責任和義務。

我期待與作爲本書讀者的您進行交流,渴望獲得您的反饋:

[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 是專門爲本書設立的電子郵箱,歡迎您把任何對本書的意見、建議和批評發送至此。

weibo.com/kingofark 是我的微博,[email protected] 是我的個人電子郵箱,我很樂意與您進行交流。

另外,我還會在豆瓣小組 http://www.douban.com/group/jonkolko/ 上負責本書的勘誤和改進工作,也歡迎您參與小組的討論。


方舟(K][NGofARK)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