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動百科疑借“反壟斷”進行炒作

近日,互動百科公司稱向國家工商總局提交了針對百度的反壟斷調查申請書,要求對其罰款7.9億元。從去年年底互動百科的創始人潘海東在互動百科首頁發佈公開信,要求跟百度單挑,到現在“7.9億”鉅額罰款金額的訴求,這起名義上的維權活動已經有了越來越多炒作的痕跡。

  互動百科是什麼?

  如果沒有潘海東的叫罵和媒體對挑戰互聯網巨頭的關注,很多人並不知道互動百科是怎樣一個產品,儘管在互動百科的首頁LOGO下面,其自稱爲“全球最大的中文百科”。

  互動百科創立於2005年,正值國內Web2.0創業潮。互動百科的模式很簡單,就是將國際上最流行的互聯網百科站點維基百科(Wikipedia)模式進行復制,通過開放協作的方式,號召網民共同編寫知識。

  2009年初,互動百科獲得DCM的第二輪3000萬美元投資,而互動百科創始人也對外透露了互動百科可能的盈利模式:一是SaaS(Software-as-a-service)模式,即爲企業級用戶提供基於wiki技術的訂製產品和服務而收費,如HDWIKI軟件;二是開源軟件模式,即免費提供用戶使用,通過技術支持和服務收費;三是面向互聯網用戶的傳統廣告模式。

  過去幾年中,互動百科嘗試過通過與出版商合作出版《奧運寶典》等幾冊圖書,但其實是自掏腰包;推廣開源HD Wiki,沒有任何現金回報,還要像養孩子一樣給站長們免費的服務支持。到了2010年,迫於壓力的互動百科提出“詞媒體”,開始強調互動百科的媒體屬性,但採取的卻是內容—>流量—>廣告這個最爲傳統的模式。詞媒體戰略最關鍵的一個環節是“流量”,而由於產品欠缺吸引力,“流量”這個門檻互動百科卻一直都邁不過去。流量問題,也成了互動百科將矛盾直接指向百度的根源,因爲互動百科最大的競爭對手,就是百度旗下的一款最受網民歡迎的產品——百度百科。

  雖然互動百科號稱“全球最大的中文百科”,但實際上無論從詞條的數量、詞條的質量,百度百科都比互動百科出色不少。在業內專家看來,不管是互動百科,還是百度百科,搜索引擎都應該將用戶引導到內容最好、服務最穩定的網站中去。既然互動百科無法拿出能給網民帶來更好體驗的產品,百度爲什麼要把互動百科的結果推薦給搜索用戶呢?

  互動百科提出一條百度“濫用壟斷地位”的證據。潘海東認爲,在谷歌、搜搜等搜索引擎上,互動百科的內容明顯排在搜索結果比百度更靠前的位置。但這條理由並沒有太大的說服力,因爲其他搜索引擎作爲百度的競爭對手,就算互動百科對用戶的搜索體驗不好,也有動機將互動百科的內容呈現在突出位置,來牽制百度旗下的熱門百科產品。

  根據Alexa的最新數據,互動百科流量從三個月前開始出現下滑趨勢,全球網站流量排名下滑8位至第308位;而收入方面也不理想,投資方也已表現出不耐煩的態勢,潘海東的壓力可想而知。

  衆多互聯網觀察員認爲潘海東將互動百科的命運維繫在“反壟斷”鬥爭結果的想法非常幼稚。著名博客知名博客洪波(keso)公開評論:“所謂公平,並非設置保護區,不允許巨頭進入。現在很多創業者所理解的公平,就是我可以copy一個Groupon,但巨頭不能,這纔是一廂情願。很簡單,公平就是機會均等,對巨頭和對小公司同樣均等。”

  阿里巴巴馬雲近期在發改委的一次講話中更是一針見血地指出,所謂壟斷,就是規定哪個領域誰可以進來,誰不可以進來,中國互聯網沒有中石油、中移動,中國互聯網是開放的。

《江南時報》 (2011-02-25 第15版)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