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競技場上的奧運會

8號的晚上,準確地說是9號的早晨,北京奧運會輝煌壯麗的開幕式結束了,我卻陷入了長時間的沉思中。當我看到昔日的體操王子李寧在空中漫步“跑”向火炬的時候,激動涌上了心頭。

大家都知道,李寧是我們國家最偉大的運動員之一,他同時也創建了本土最爲知名的運動服裝品牌,一個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企業和品牌。但是當李寧跑到火炬點火口,左手扶着腰準備點燃火炬的時候,我分明地感覺到他已經很累了。

這個累可能不僅僅來自於一個多月的艱苦訓練,這對於一位已經40多歲的人來說是非常殘酷的,雖然他在20多年前是運動員。還有一層累應該是來自企業的競爭——就在3年以前,國際著名的體育品牌阿迪達斯拍出了幾千萬美元,成爲北京奧運會的官方合作伙伴,將李寧這家本土廠商擠出了圈外。前不久,可能也是在阿迪的抗議下,李寧的標誌被從央視主持人、採訪記者的服裝上全部拿下,希望“打擦邊球”的李寧又一次遭到了挫敗;當然,從遵守國際奧委會遊戲規則和商業規則的角度,阿迪的這個做法無可厚非。

但是,頑強的李寧仍然找到了機會,我們在西班牙代表團的入場服裝、中國體操隊的比賽服等很多代表隊的服裝上仍然看到了李寧的標誌,它仍然在倔強地向奧運會顯露出自己的存在,作爲最後一棒火炬手的李寧更是以自己的頑強表明,李寧仍然要跟阿迪等國際巨頭掰手腕。

體育界的奧運會比賽正在進行之中,產業界的奧運會同樣也沒閒着,無論是李寧、聯想還是海爾,他們都希望通過此次奧運會展示自己的實力。在這個賽場上,他們的資歷尚淺,但是他們滿懷着信心,這也讓我想起了當年在大澤鄉的磅礴大雨中,陳勝吳廣的一聲怒吼:帝王將相,寧有鍾乎?

如果把這句話翻譯到企業界就顯得格外意味深長:難道就因爲一些公司和品牌出生在歐美發達國家,擁有較長的發展歷史,他們就能夠永遠走在前頭嗎?我看這個時代已經在過去,正如開幕式表演中的那幅緩緩打開的畫卷,將來要畫的不僅僅只有西方的油畫,也許還會有中國的國畫了。

1997年,華爲總裁任正非訪問朗訊公司的時候,他說的第一句話就是:“我年輕時代就十分崇拜貝爾實驗室,仰慕之情超越愛情。”而從來不願意留影照相的他硬要把隨訪的李一男拉過來,在著名的晶體三極管發明人巴丁先生的紀念欄前合影留念。在隨後參觀實驗室的時候,任正非又懷着崇敬的心情走到巴丁50年前發明晶體三極管的那張工作臺前,佇立良久。甚至,當實驗室的工作人員將一個紀念巴丁發明晶體三極管五十週年的紀念品送給任正非的時候,任正非由衷地表示自己感到莫大的榮幸,並稱贊巴丁不僅是貝爾實驗室的巴丁,也是全人類的巴丁。後來,任正非一直非常希望能夠與朗訊、馬可尼這些老牌“貴族”合作,很大程度上也是出於對他們的仰慕心態。(摘自《華爲的世界》)

如今,這家從著名的貝爾實驗室分離出來的朗訊公司在幾年前和法國的阿爾卡特合併了,重組之後的阿朗仍然沒有擺脫下滑的厄運。前不久,由於連續6個季度虧損,阿朗CEO陸思博終於扛不住了,宣佈將在年底辭職。根據全球諮詢機構Informa近日發佈的全球設備商市場份額排行榜單,華爲已經超過了阿朗,排在了全球設備商的第三位,諾西這個“破落的貴族”可能也撐不了幾年了。

現在是享受體育場上奧運會的時候。而當北京奧運會的熊熊烈火熄滅之時,我們這些商業世界的觀察者還能夠繼續欣賞中國的企業健兒們在全球商業奧運會上的表現,那裏也有同樣的精彩。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