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如何助力中国创新

政府是国家创新的主导者和管理者,这毋庸置疑——具体到中国,自改革开放(特别是近十年)以来,政府对科技创新的高度重视使本土企业和跨国公司都深受鼓舞。而在这场由政府编导的、气势恢宏的创新史诗中,企业理应(也必须)成为第一主角。

那么,像英特尔这样的跨国公司将如何助力中国的自主创新事业?对此,政府已给出了答案,也即在加速创新体系、创新机制建设的同时,要“充分利用国际科技资源”(引自“十七大”报告)。

优秀的跨国公司是“国际科技资源”的拥有者和传播者。这些企业往往积淀了深厚的创新资源和管理经验,掌握着先进的技术成果和研发机制。事实证明,将中国作为潜力巨大的市场“涸泽而渔”的做法早已落伍——只有将自身纳入中国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大环境,只有广结合作伙伴、造福亿万用户、进而构建出和谐的产业生态圈,跨国公司才有可能枝繁叶茂,与中国共赢。近年来,包括英特尔在内的许多跨国公司已经深深地意识到这一点,并开始加大在中国的研发投资,针对本土用户的独特需求、联手产业链各端的合作伙伴展开深度研发,同时为国内企业培育创新人才,向其移植研发经验——根据2007年8月经合组织(OECD)发布的一份论文,来自跨国企业的研发投入如今约占中国全部企业研发投入的25%至30%。从这点来看,外资在华研发领域所占比例与在许多欧洲国家相当。

在助力中国创新方面,英特尔一直在以负责任的态度进行着有益的尝试。过去二十年间,我们在中国推出的每一项创新技术都深深牵动着整个产业的神经,而我们也一直在与业界同仁分享创新的经验和方法,帮助合作企业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以推动产业发展,实现多方共赢。

在教育领域,英特尔也不吝投入——公司不但重视企业内部人才的培养,还不遗余力地与外部的政府部门、社会教育机构、高校、中小学合作,设立了各种各样的教育项目,如英特尔未来教育、英特尔高等教育、英特尔求知计划等等,借此为科技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动力,为信息技术的普及教育贡献一己之力。

此外,英特尔还对本地区一些具有创新潜质的中小企业进行战略投资,以提升他们的研发能力,推动中国新经济的发展。

总的来说,当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已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和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而在打造创新型国家的过程中,作为公共管理者的政府将以明晰合理的政策导向、可有效保障创新回报的制度为企业创新提供信心和保证,而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则应在享受创新成果的同时积极回馈社会、推动以创新为核心的经济形态的发展。

英特尔中国公司及全体员工必将在中国向创新强国迈进的伟大征程中发挥积极的、重要的作用。我满怀信心。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