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的計算廣告相關知識:競爭廣告置換成本理解

原文鏈接:https://ask.imiker.com/question/4819

在 Facebook 競價中,我們會向出現在用戶視線中的成交廣告收取其導致的競爭廣告置換成本。這有別於成交廣告僅支付高於第二位出價的成本的第二價格競價。我們的競價系統設計用於激勵真誠競價:在廣告主能夠以其當前出價贏得競價的情況下,如果他們爲相同展示機會出更高價,我們也僅會收取同等費用。

以下示例有助於闡述這些概念:

有三條廣告(A、B 和 C)在競爭兩個位置。每條廣告的總出價代表其最佳廣告機會值。假設第二個位置的價值僅爲第一個位置的一半(即每條廣告只願意爲第 2 個位置出總價的 1/2),且所有廣告的質量出價都爲 $0 美元。

QQ截圖20150710223758.jpg


A 爲最佳位置出價 $6 美元,B 爲最佳位置出價 $4 美元。假如第二個位置打五折,那麼 A 和 B 分別需要爲投得這兩個位置出價 $6 美元和 $2 美元。但是,要計算每條廣告如何收費,我們需要考慮根本不存在 A 的情況。如果 A 不存在,B 將投得最佳位置,而 C 投得第二個位置。但是,A 的存在將 B 排擠到了位置 2,而將 C 完全擠出了用戶視線(即未顯示)。這一擠佔即是我們之前提到的置換成本,描述如下:

QQ截圖20150710223938.jpg


因此 A 導致的置換成本,也就是它最終將支付的費用爲:爲 B 支付 $2 ($4 - $2) 美元,爲 C 支付 $1 ($2 - $1) 美元,總共 $3 美元。同理,B 的存在將 C 擠出了競爭,因此應支付 $1 ($1 - $0) 美元。這個示例中需要注意的重要一點是,如果 A 以同樣價格出價兩次(即 $12),它仍只需支付 $3 美元。 

另外一種更好理解的方式:

VCG(Vickrey-Clarke-Groves)競價機制
廣告主爲網民的一次點擊支付他對其他廣告主造成的效用損失。

上面的競價機制描述比較晦澀,舉例以說明定價過程:
1)假設A不參加競價,B和C的社會總效用爲200*4 + 100*2 = 1000元
2)A如果參加競價,B和C的社會總效用爲100*4 + 0*2 = 400元
3)因爲A參加了競價,導致B和C的社會總效用損失了1000 – 400 = 600元
4)於是,A需要爲每一次點擊支付600 / 200 = 3元
但實際應用中,受損者的社會總效用損失難於計算,故VCG競價機制幾乎沒有誰真的來使用。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