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用性設計-菜單框架

 

1、完成相同或相近功能的按鈕用Frame框起來,常用按鈕要支持快捷方式。

2、完成統一功能或任務的按鈕放在集中位置,減少鼠標移動的距離。

3、按功能將菜單劃分局域塊,用分隔線隔開,並要有功能說明或標題。

4、界面要支持鍵盤自動瀏覽按鈕功能,按tab鍵自動切換。

5、常用功能在菜單中應當靠前,位置也應放在窗口上較醒目的位置。

6、統一界面上的按鈕數最好不要超過10個(這個數字按菜單長度而定)。

7、按鈕太多時,將不太常用的功能收起,放置“更多”按鈕的下拉菜單中。

8、默認按鈕要支持Enter及選操作,即按Enter後自動執行默認按鈕對應操作。

9、Tab鍵的順序與控件順序要一致,目前流行總體從上到下,同時行間從左到右的方式。

10、複選框和選項框按選擇機率的高低而先後排列。

12、複選框和選項框要有默認選項,並支持Tab。

13、選項數相同時多用選項框而不用下拉列表框。

14、界面空間較小時使用下拉框而不用選項框。

15、選項數較少時使用選項框,相反使用下拉列表框。

16、專業性強的軟件要使用相關的專業術語,通用性界面則提倡使用通用性詞眼。

 

 

- 按鈕較多時,可用圖片代替文字說明。

- 常用菜單要有命令快捷方式

- 完成相同或相近功能的菜單用橫線隔開

- 菜單前的圖標能直觀的代表要完成的操作

- 菜單深度一般最多控制在三層以內

- 工具欄可以根據用戶的要求自己選擇定製

- 相同或相近功能的工具欄放在一起

- 工具欄中的每個按鈕要有及時提示信息的功能

- 一條工具欄的長度最長不能超出屏幕的寬度

- 系統常用的工具欄設置默認放置位置

 

- 工具欄太多時可以考慮使用工具箱

- 工具箱要具有可增減性,由用戶自己根據需求定製

- 工具箱的默認總寬度不要超過屏幕寬度的1/5

 

- 狀態條要能顯示用戶切實需要的信息,常用的有:目前的操作、系統狀態、用戶位置、用戶信息、提示信息、錯誤信息等,如果某一操作需要的時間較長,還應該顯示進度條和進程提示。

- 滾動條的長度要根據顯示信息的長度或寬度能及時變換,以利於用戶瞭解顯示信息的位置和百分比。

- 狀態條的高度以放置5號字爲宜,滾動條的寬度比狀態條略窄。

- 菜單和工具條要有清楚的界限,菜單要求凸出顯示,這樣在移走工具條時仍有立體感。

- 菜單和狀態條中通常使用5號字體。工具條一般比菜單要寬,但不要寬的太多,否則看起來很不協調。

 

- 右鍵快捷菜單採用與菜單相同的準則。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