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微軟亞太研發集團

藉助51CTO的活動,我走進了微軟亞太研發集團所在地(北京中關村丹棱街5號),近距離的聆聽了來自微軟工程師和商業軟件部董女士的精彩演講和技術的分享。

首先,大家參觀了微軟的Visit Center(據說是微軟在全球僅有的三個未來科技體驗中心之一),領略了先進的大數據處理技術、語音實時翻譯、清晰的清明上河圖場景模擬、Bing地圖、立體的地震和降雨量數據分析模型,並親自感受了有趣的Xbox Kinect體驗遊戲、Surface teblet等,同時對微軟亞太研發集團總部大樓的現狀和微軟的一些最新科研產品進行了解和體驗接下來,微軟商業軟件部的董女士爲大家介紹了微軟技術發展的一些現狀和與其他廠商的一些合作項目。最後一個環節是大家面對面的交流和探討。

002948345.png


101826121.jpg

(微軟Bing地圖,手指位置爲微軟亞太研發集團大樓)

下面簡單談一下此次活動中我的感想。

一、開源是大勢所趨

在很多人眼中,傳統中的微軟和開源根本就是死對頭,大有勢不兩立的架勢。但是,這些年微軟正在悄然發生改變,也慢慢進入了開源社區,並且爲開源提供了大力的支持。現如今很多熱門開源項目都是通過基於Linux的平臺進行開發的,而Windows想要運行這些項目就需要通過虛擬機纔可以,十分不方便,而微軟在這方面已經逐漸加大了努力,2011年11月,微軟就宣佈通過新版的LibUV可以在Windows系統上穩定的運行node,同時微軟發佈了 IISNode ,讓開發者可以在 IIS構建node。而在 LibUV 廣受歡迎之後,其他開源項目都在積極做Windows系統的本地化。

隨着IT的不斷髮展,消費市場的多元化和細分,人們越來越喜歡開放的系統和靈活的應用、個性的設計,微軟也意識到了這一點,在WIN7後緊接着推出了移動觸控式交互的WIN8。現在的Windows Azure也積極支持APACHE、PHP、Java 和 Ruby、python這些開源應用平臺,而且可喜的是微軟也在努力地提供各大開發環境的API,以求更多的開發者使用Azure服務,這一切預示着微軟會不斷地向開源的方向邁進。

我們還發現微軟正努力地使Hadoop融入Windows,這表明微軟寧願放棄本身有的大數據管理項目而接受Hadoop,也代表着微軟接受開源、融入開源能力的不斷提高,對所有熱愛開源的人來說都是一個很好的消息。

封閉只能導致僵化,而開源正是創新的無限釋放,是一種大勢所趨。

092323334.jpg


二、微軟的Azure和office365

在未來的雲計算時代,軟件開發模式和商業模型都將進入全面開放組合的新時代。微軟雲計算平臺Windows Azure,也將把微軟帶入一個嶄新的時代。Azure來源於法語,語意爲天空一樣的湛藍色,這也正是微軟所希望的,把其打造成承載所有云上的應用和服務的藍天。目前 Azure 推出了5項託管服務,包括.NET應用服務、SQL服務、SharePoint服務、Dynamics CRM服務,以及LIve服務等,以幫助客戶建立雲計算的應用,或將現有的業務擴展到雲端。

094125670.jpg


值得一提的是微軟的OFFICE365已落戶中國,目前由世紀互聯運營,開始免費試用。Office 365 是一個完整的雲中 Office,用戶可輕鬆定製在線存儲、編輯和共享文檔並可訪問更多功能,同時大家可以在PC 或筆記本、Windows 平板電腦以及所選其他的移動設備上完整訪問 Office 軟件服務外加個性雲服務。微軟在其發佈的新聞稿中還宣稱向41個國家的非盈利性機構或組織提供Office 365服務,並在2014年之前會擴大到90個國家和地區。

101237165.jpg



三、轉變正悄然改變未來


很多人把雲看作是運行應用的基礎設施,但云其實是我們生活中各種設備和應用匯集的地方。以往我們習慣了所有設備如PC、筆記本、手機、IPAD等都像一個個孤島存在,而如今人們需要手動保持設備之間的數據同步與關聯。隨着設備數量和類型的增加,如果需要關聯作業,對用戶來說將是一個噩夢,各種技術接口和規範讓人眼花繚亂。但是,雲可以成爲各種設備相互協同的地方,藉助雲來實現跨平臺跨地域的協同,這就是其有用和有趣的地方,也是未來的增值點。


  客戶端決定了最基本的用戶體驗,因此各種形式的個人計算和應用永遠是其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同樣是移動計算環境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隨着新技術和科技的不斷髮展,我們可以想見不遠的將來,移動網絡和雲計算技術等將擴展到人們工作和生活的大多數場景——辦公室、家庭以及各種移動裝置中。客戶端和雲不是相互獨立的,而是相互聯繫的有機整體。雲則是一個複合平臺,把智能客戶端通過網絡連接到雲端構成一個集成性的綜合應用平臺。


 近幾年雲基礎設施在不斷的飛速發展,公有云、私有云、混合雲在落地建設。因爲成本、管理、能源、散熱等多方面的因素,企業通過不斷擴展IDC和數據中心來尋求發展的做法都會遇到瓶頸,很多事情必須進行根本性變革,才能來個徹底解決。雲技術就是爲解決這個問題而來的,它創造了一種新的模式——彈性的把雲設施、雲資源、雲計算能力,提供給需要本地化運作的人。


  隨着雲計算和大數據的發展,資源的標準化、彈性的應用以及客戶端和雲計算環境的整合,這個複雜的系統將逐漸把一切信息資源整合在一起。不過,這只是冰山一角。當你把更大的物聯網連到雲端和這些基本計算設備上,將會有全新的應用形式出現。


這正是一場信息科技變革的洪流,轉變正剛剛開始。未來,更多可聯網的設備和信息資源會越來越多的聚合在一起,使用雲中的數據資產和計算能力,爲用戶做更多事情,改變你我的生活和未來的世界。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