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如何切入教育?

本文轉自:嶽山丘個人博客

2013年被一些機構稱爲 "互聯網教育元年"。是不是元年本人不太確定,但互聯網教育或在線教育確實在2013年有了爆發式的增長。

  記得在2012年,上網搜索在線教育或互聯網教育,出現的相關公司還不算多,比如多貝、能力天空、傳課、YY、第九課堂、微課網、網易雲課堂、101網校等。由於對互聯網教育很感興趣,自己還收藏了這些網站,時不時地去看一看是否有新的發展或進步。進入2013年後,突然發現涌出來一大批做互聯網教育的公司,幾乎每天都有新的公司出現。從嬰幼兒教育、K12教育、大學教育到職業培訓涵蓋全年齡段;從涵蓋全面課程、行業課程到某個細分領域,都有各種各樣的互聯網教育公司進入。可惜的是,大部分公司所做的跟以前的互聯網教育公司沒什麼不同。多數還是將線下的課程錄成視頻然後開賣。對於學員來說,都是一堆的視頻,而且質量參差不齊,很難提起學習的興趣,更別說學習效果了。究其根本,還是因爲這些公司一味模仿,而沒有找準切入點。

  那麼,創業公司或大公司想要通過互聯網切入教育,可以有哪些模式呢?通過個人的觀察,我認爲可能有以下幾種切入點:

    1、打造教學偶像

  請注意:這裏的教學偶像不是線下教育中的名師,更不是名字後面跟着一堆頭銜的專家教授等等。當然,這些名師或專家教授也有一些符合這裏說的教學偶像。這裏所說的教學偶像是這樣一羣人:他們具有某行業、某崗位、某個專業或某領域的專精知識;他們是愛學習愛分享愛互動愛指導愛幫助的互聯網資深玩家;他們活躍在學習平臺、社區、知識分享平臺、微博、微信;他們筆耕不輟鍵盤不停每天、每週或每月更新內容;他們在網絡上的各種平臺裏都有大量粉絲關注,"一呼百應",出版社找他們出書,線下機構找他們做講座;最重要的是,無論任何形式,他們有"乾貨"。

  這樣的一羣人,本質上來講,他們已經有了一定的受衆羣,有了一定的學員基礎。只不過現階段他們的課程是零星的分享,是未成體系的,是聚集在小團體內的。他們需要一個平臺。這個平臺要能夠讓他們運用更加方便的手段來服務於自己的粉絲,能夠幫助他們擴大影響力,能夠幫助或引導他們打造比較規範的課程體系;能夠把他們的所思所想輻射到更大的範圍。而對於學員來說,這些人早就是他們的老師了。只不過他們過去學習的方式是微博、微信、豆瓣、學習社區等上面的文字、圖片、ppt等而已。

  因此,若有一個公司或平臺能夠將這樣一羣人聚集起來,引導或吸引他們來到自己的公司或平臺,將會在短時間內形成一個較爲繁榮的互聯網學習之地。同時,作爲一個公司或一個平臺,能否滿足這些人便於與粉絲交流、溝通,共同學習共同進步的需求,是公司或平臺需要深度挖掘並極力滿足的需求;能否幫助這些人迅速地擴大自己的影響力也是公司或平臺需要考慮的要點。

  當然,這樣的一種模式或切入點有它不可避免的風險——教學偶像的流失。如何能夠把握或服務好這羣教學偶像也是公司的一大難點。

  個人認爲,國內目前的學習平臺中,比較可以走這種方式的是多貝網。雖然多貝網號稱人人可爲師,標榜所有人都可以到多貝網上開課。但現實的狀況是隻有一小部分人可以稱爲老師或互聯網上的老師。畢竟,隨便一個人來開課沒有人學也是沒有意義的。因此,多貝網可以走打造教學偶像的路子。通過爲偶像提供簡單方便的授課服務來吸引其粉絲,再通過粉絲來擴展多貝網的知名度,同時爲偶像進行宣傳擴大其知名度。這樣,就可以把互聯網上真正愛學習的一批人聚集過來。

    2、打造精品課程

  若打造教學偶像是利用粉絲心理,那打造精品課程則走的是專業路線。

  現在,很多在線教育網站都說自己的網站是精品課程、最好的課程,但實際上看一節試聽課就知道不是那麼回事。先不說知識點落後這一點(技術領域尤其如此)在日新月異的今天是多麼致命,也不說課程畫面模糊、老師衣裝不整、課程PPT醜陋不堪這些軟性要求是多影響授課效果,光是課程整體邏輯的架構、知識點之間的銜接、課程難易程度的分配、擴展知識的範圍等方面就做得不如人意。如果一門課程的課程架構邏輯不夠嚴密、知識點銜接不好、不是從易講到難、也無法提供拓展知識的大量資料,怎麼能夠讓學生學好這門課呢?

  因此,若一個公司能夠紮紮實實地將某個崗位、某個學科、某個行業或某個領域的某些課程做好,必然能夠吸引到一大批識貨的學員,也必然能夠在短期內形成自己的品牌效應,讓社會上的學員對公司有深刻的認識。而製作這些課程,並不一定需要專家教授來做,當然也不能隨便找個懂點的就做,只需要有一個懂課程設計的老師就可以把一門課做好。如果在課程內容設計方面下夠了功夫,還能在課程畫面展示、講師形象包裝、PPT設計等方面下點功夫,我想,即使做不出多麼完美的課程,但至少會高於當前市面上的課程水平,能夠稱爲"精品課程"了。作爲一個產品,比市面上的所有產品好,就已經很牛了。

  在我看到的在線教育公司中,清源教育可能是一個比較符合打造精品課程定位的公司。進入清源教育的網站,我們看到的網頁和市面上那些高大上的設計相比是差不少。可是,清源教育在起步階段就花時間下功夫錄製了幾門不錯的課程,僅僅通過幾門紮紮實實的好課程就在市場上站住了腳,迅速實現了收入甚至盈利。而隨着發展,現在所做的課程也越來越多,範圍也越來越廣。可以說,清源教育完全是通過精品課程來打開的市場。隨着市場的推移,清源若能夠提供一些其它的輔助服務,即使這些服務只是做到合格水準,也必然會吸引一大批學員。

    3、打造服務體系

  教育行業本質上是一個服務行業。對於服務行業來說,要能夠提供系統化、效率化、專業化的服務才能夠真正打動服務購買者。因此,個人認爲,打造服務體系也是一個很好的切入點。舉一個不太恰當的例子,麥當勞和肯德基之所以能夠在全世界有如此大的規模,個人認爲主要是其服務體系做的夠好。比麥當勞和肯德基的食物好的店比比皆是,但能夠提供標準化、效率化和專業化的服務的就不見得有幾個了。他們不以食物最優取勝(當然吃起來也不錯),也不以環境最好取勝,但按照整個服務體系整合下來,卻會讓很多人去購買其服務。若將麥當勞或肯德基的任何一項服務單拿出來,可能都無法讓他們做到如今的規模。

  而在在線教育行業,個人認爲的服務體系主要包括以下兩個層次:一是從學員入學開始的基礎測試/瞭解,到幫助學員制定學習方案、學習計劃,爲學員提供授課服務(直播錄播都可),幫助學員掌握所學知識,引導學員拓展相關知識和視野,到最終幫助學員真正掌握相關知識,晉升下一階段學習,這一套貫穿始終的服務體系。二是從線上PC學習,到移動互聯學習,再到線下輔助學習或補充學習,這一整套的服務體系。一個重點在學習過程的服務,一個重點在學習地點的服務,兩者互相配合,可共同打造出優質的服務體系。

  縱觀國內目前的在線教育網站,很多網站都在爲學員提供類似的服務,但真正做到位的幾乎沒有。當然,這是可以理解的,畢竟在線教育才剛剛開始。多數的網站目前還無法提供完整的針對學習過程的服務,只能提供其中某一環節或某幾個環節的服務。同時,在針對地點的服務上,多數還停留在Pc端,移動端更多是起到一種提醒、通知、操作等簡單服務,是PC端的附屬物。而對於線下這塊,多數在線教育網站沒有相應服務。但個人認爲,線下的相應服務也必須要有,只有這樣,服務體系才能夠完善。畢竟,很多課程內容沒有線下的服務是很難達到好的學習效果的。

    4、打造學習社區

  如果說前面的三個切入點是從教學的角度來進入,是老師教學生學的模式。那麼,打造學習社區則是運用類"同伴教育"的概念來讓學員之間互相幫助、輔導從而達到學習效果。

  但凡上過學的人都有這樣的體會:由於老師的資源有限,自己絕大多數的問題往往是通過同學來得到解答的。也就是說,其實自己的同學纔是自己的老師。當然,自己也會成爲別的同學的老師。推而廣之,在網絡上的學習,我們也不可能一直有教師來解答我們的疑惑,也不會有老師一直有時間和我們探討相關問題,而"學員們"卻可以。因此,運用同伴教育的理念來打造學習社區絕對是進入互聯網教育領域的一個切入點。不過,需要注意的一點是:學習社區的打造應該根據自身的資源進行定位。可以是面向某個細分領域的學習社區,可以是面向幾個相關領域,甚至涵蓋所有領域。

  國內打造學習社區比較成功的應該是滬江了。滬江網剛開始的時候只是一個網友分享英語學習經驗、資料、觀念等的一個bbs,後來發展成爲具有多種功能的社區。同時,涵蓋領域也從英語學習開始加入韓語、日語、法語等多種語言。最終形成了現在的規模。當然,滬江現在已經不能夠稱爲一個傳統意義上的學習社區。它開始有了更多的功能和模式。但這也證明從學習社區切入,一旦獲得了學員的認可,將學員聚集在一塊,接下來就可以酌情開展相關的業務。無論是賣線下課程,還是賣資源、線上課程,都會因此而有更大的助益。

  不過,做學習社區是一個需要時間的事情。也就是說,人力物力投入會相對比較大。公司決定以此切入互聯網教育時,應該有這方面的心理準備和人力物力準備。

    5、打造海量資源庫

  無論我們學習什麼,都必然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來進行的。每個人學習過程中往往都會參考許多資料。尤其對於零星學習一些知識或技能來說,很多人可以說就是找各種資源來參考、模仿然後最終學會。所以,這部分的需求是顯而易見的。打造海量資源也必然是一個互聯網教育的切入點。

  對於打造海量資源這點,其實國內已經有一些機構在做。一部分是如百度文庫、豆丁、愛問共享資料等這樣的免費平臺。但這些平臺都有一個問題沒有解決,那就是資源的質量問題及資源的重複問題。每次對於資料的篩選都是一個費時費力的事情。對於學習者來說,必然希望能夠有這樣一個資源庫:海量、全面、高質量、少重複。另一部分是如中國知網、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臺等收費平臺。這些平臺的優勢是資源的格式等比較統一,質量比較好,基本都是從雜誌、報紙收集過來的資源。但劣勢是這些資源更多是學術研究的內容,輔助學習的資料相對較少(如:題庫、PPT、知識點總結等)。

  可以看到,雖然打造海量資源是一個切入點,但如何保證資源的質量、全面性、不重複性是一個難點,如何能夠高效、準確、低成本地吸引資源也是一個難點。因此,如果想要從這裏切入,如果有強力後盾的(如百度、新浪等),可以玩全領域,但如果沒有強力後盾,那最好還是玩垂直細分領域吧。

  說到這裏,個人覺得百度雲現在倒是真有可能發展成爲一個高質量的資源分享中心。爲什麼這麼說呢?簡單來說就是垃圾資源一般人也不會專門放到自己的雲盤當中,因此能夠在雲盤上分享的資料至少是用戶已經挑選過的、自己用的而不是爲了賺積分或獎勵而胡亂上傳的。基於這種基礎,個人覺得百度雲最終很可能能夠從中剝離出一批優質資源和優質的分享運用,最終做成一個教育板塊。

    6、打造學習效率工具

  讀書年代我們做了多少無用功呢?看看我們做過的一摞摞試卷就知道了。當然,還有更可悲的,做了那麼多試卷還不知道自己的弱點在哪裏,還是學不好。而又有多少人的單詞書永遠是從前幾頁背起,後面三分之一甚至三分之二確實嶄新的呢?工慾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器不能讓我們學得更好,但往往可以節約時間和精力。若有一種系統能夠通過測試將我們未掌握的知識點一個一個列出來,我們就不需要自己瞎琢磨(因爲自己不會,所以也不知道到底是哪個知識點有問題),而可以集中精力攻堅了。若是有一種系統能夠快速地測出我哪些單詞掌握了沒有,我就不需要每次都背那些背過的單詞而將沒背過的放在一邊。若是有一種工具能夠向我形象地展示什麼是物體在空氣中和真空中落下的區別,我就不需要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無中生有地死記真空下物體是怎麼掉落了……無論學習什麼內容,總有一些部分可以通過工具來提高學員的學習效率。而在這個大家急急忙忙的時代,能夠提高效率的工具是誰都需要的。因此,個人認爲打造效率工具必然會是一個切入點。

  目前,利用打造效率工具切入互聯網教育市場的項目不少。比如:猿題庫、扇貝背單詞。猿題庫做的是知識點的篩查,扇貝背單詞做的是利用科學規律幫助背單詞。但不論原理如何,都是在用互聯網或計算機技術來提升學員的學習效率。這些項目一旦在一個點上進入市場並站住腳,不但可以創造利潤,更可以以此爲基站擴展到其他領域。

    7、打造人機互動學習

  人機互動這塊做得好的應該是商業遊戲了。如果要求不那麼嚴格的話,商業遊戲也可以提供人機互動學習服務,幫助人們學習一些東西。比如那些有歷史元素的遊戲,就會讓人們學到一點歷史知識。但這些遊戲裏的歷史元素是爲遊戲服務的,而不是爲教學服務的,沒有嚴格的體系或專業的知識,甚至大部分可能只是掛羊頭賣狗肉。

  這裏所說的人機互動學習所講的是這樣的一種系統或互聯網服務:它以教學爲根本目的,有嚴格的教學目標,有專業的知識體系和技能體系,有嚴密的培養邏輯,能夠通過系統或服務的一系列活動來引導學員學習到所需學習的知識和技能。它可能會添加遊戲的元素,做成教育類遊戲,比如我們以前見過的電腦打字遊戲、給嬰幼兒玩的圖案遊戲等。它也可能會是嚴格意義上的系統或服務,比如飛機模擬操作系統、化學實驗模擬系統等。但無論如何,這些系統或服務都能夠作爲一個獨立的整體來與學員進行"交流",通過彼此之間的互動最終讓學員完成知識或技能的學習。

  目前,很過公司在這方面有所涉獵,但多數往偏遊戲的方向上走。也就是主要供人玩樂,順便有一些學習的概念融入其中。多數的幼兒遊戲就是這樣的。而嚴格意義上的人際互動學習系統或服務很少。但是,個人認爲這樣的系統或服務將會是未來的一個趨勢。想象一下,若一個人坐在電腦前或手裏拿一個平板,打開系統或連接服務,系統會引導他一步一步地學習,最終完成相應的知識或技能學習,該是多麼酷的事情。比如:一個小學生拿個平板,通過系統的引導就學會了如何合理應對日常生活中的種種危險情況(陌生人搭訕、小朋友打架),而不是每次出事兒由家長或老師來教育,又或者組織大量的人力物力一個一個班級給學生講解,是多麼酷啊。

  以上就是個人對互聯網切入教育的七個點的簡單分析。

  最後說一點:之所以此文章取名爲"互聯網如何切入教育",是因爲個人認爲完善的互聯網教育應該是一個集合體,即是優秀的老師、精品的課程、完善的服務體系、氛圍積極的學習社區、海量的資源、高效的學習工具和人際互動學習等的集合。但是,作爲一個或大或小的企業,如果想要進入互聯網教育,必然不可能一下子全面介入,必然需要找到一個突破點。而上面的七點就是我所認爲的突破點或切入點。雖然看上去只有七個,但如果將細分領域加進去,則可能是七十、七百、七千甚至七萬,關鍵是看我們如何找到細分領域,從哪個角度切入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