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自組織:自組織的力量1

引子

人們往往相信,最好的團隊通常是由最好的個人組成的。公司是這段話堅定的踐行者,他們致力於選擇更優秀的個人,並相信隨着個人平均能力的提升能夠帶來組織績效的提升。這種認識是對的嗎?

 

wKiom1PH5_-gH2fFAAKbVks1Vb0694.jpg

 

正文

“自組織”在管理創新、組織轉型、敏捷實施中成爲了出現頻率越來越高的詞,然而,絕大多數人並未真正理解自組織。他們的理解來自於字面含義,所謂自組織就是自我管理,自組織團隊就是能夠自我管理的一羣人。本文是理解自組織系列文章之一,目的是讓更多人理解什麼是自組織。

 

上圖是一輛車正在通過十字路口,右手邊就是美國公路上的停車標識。在美國的很多路口都有停車標識,無論什麼時間開車經過,車輛都必須在停車標識前停下來,左右觀察後才能通行。這在大多數中國司機眼裏簡直不可思議,每個人的速度不都降下來了嗎,看來美國人的效率比我們低多了。然而,習慣了用闖紅燈、隨意變道、加塞、擠佔應急車道等方式追求個體高效的中國式開車後,到美國才發現,在佈滿民居的美國鄉村公路上,居然能夠有70-80公里的時速,完全不需要擔心各種意外。

 

同樣的故事也出現在其他領域。最好的俱樂部足球隊勝過全球身價最高的足球隊。小米加***打敗了飛機加大炮。

 

爲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不是每個個體的高效最後會帶來整個羣體的高效嗎?不是每個個體的低效最後會帶來整個羣體的低效嗎?頓時有了三觀被毀的感覺,有不有?

 

上述故事展現了自組織的兩大特徵。1)涌現:自組織的組織裏會出現一些事先無法預想的特徵,例如個人的高效最後會體現爲組織的低效;2)整體大於部分之和:涌現的另一種說法,由個體自組織形成的羣體會有與個體截然不同的特徵,例如個體的特徵高效變成了組織的特徵低效。繼續毀三觀,請嘗試思考並回答如下問題:1)想想中國儒家,每個人都天地君親師,都存天理滅人慾,世界就會變得更加美好嗎?2)爲什麼“治大國如烹小鮮”完全是扯淡?3)資源利用率高是否代表組織的高效?4)有絕對自私個體組成的羣體能衍生出真正的協作,而倡導人人爲公的羣體卻帶來更多勾心鬥角,何解?5)俗話說,一箇中國人一條龍,三個中國人三條蟲,何解?

 

同時我們會發現,規則的力量超乎我們想象。從上述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到,只需要稍稍改變系統運作的規則,組織的運作效率就會呈現出巨大的差異。擴展思考:1)改變哪些規則能夠給我們的組織帶來巨大改變,能否預測是什麼改變?2Scrum等敏捷軟件研發方法之所以厲害,是否是它們改變了團隊運行的規則呢?敏捷實施的失敗是否是因爲只改變了流程卻沒能改變規則呢?3)這裏的規則和我們通常說的規定規範有什麼區別?4)精益看板等方法的不同之處是否是側重於規則的改變?

 

後記

試圖理解自組織是一個毀三觀的過程,如果你能夠讀到這裏,說明有毀三觀的潛能,恭喜!

具備嚴重自虐精神、自願深度毀三觀的同學可以學習兩本書:《複雜》《失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