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離全棧工程師還有多遠?

一本《Web全棧工程師的自我修養》,引發了很多人對於全棧工程師的關注。究竟什麼樣性格特質的人適合做全棧工程師?高級全棧工程師適合去創業嗎?作者在工作之外又是如何修煉打磨他的職業技能呢?讓我們一起聽餘果聊聊他的讀書方法,以及他對全棧工程師跳槽和創業的觀點。

Q:什麼樣性格特質的人適合做全棧工程師?

我認爲成爲全棧工程師的人肯定都有不同的特質和經歷,所以不一定有標準答案。

不過以我的個人經驗來看,最重要的特質應該是好奇心。對於新技術的好奇心,對於黑盒子的好奇心(想想小時候我們拆開的鬧鐘和收音機),這些成爲我們自我驅動學習新技術的源動力。即使不會獲得收益,我想自己也會去學習一些新的技術吧。

其次是責任感。因爲在公司做事,可能有些事情沒有規定一定要你去做,如果不是有較強的責任感的話,有些事情可以甩手不管。所以責任感是作爲好奇心的一個補充,它能讓我們有耐力堅持做完一件事。

最後是行動力。我認爲行動力不是一種態度,是做事情的方法。有些人說自己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動上的侏儒”,以爲這是自己懶的表現,實際上是沒有掌握做事情的方法。比如我讀一些項目管理的書,就知道如何開始和推動一件事,只要開始去邁出第一步,後面就順其自然了。不一定是思想決定行爲,有時候行爲也可以影響思維。

Q:如果看完並理解了這本書,而且行動力很高的話,從菜鳥到獨擋一面要多久?

我的書只是拋磚引玉,或者說是一些方法的介紹,和知識點的概要。只是讀完的話,離你想象中的“全棧工程師”可能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永遠不要停止學習,校園招聘中的優秀畢業生可能比工作五年的老員工還要優秀,這個行業很殘酷,這是事實。

Q:全棧工程師如果自己去創業的話,會有哪些優勢?又會碰到哪些挑戰?

全棧工程師很適合作爲合夥人去創業,最大的優勢是可以用比較全面的技術搭建一個最小可用產品(MVP,minimum viable product),這在早期拉贊助,以及轉型上很有幫助。

不過,創業的重點是爲用戶提供產品和服務,而不是專注於技術,所以側重點需要注意。建議找一個產品方面比較敏銳的人一起創業。

Q:你在書中推薦了那麼多延伸閱讀,想必閱讀量一定不少,能否分享一下你的讀書和學習方法?

讀書之前先讀目錄,瞭解這本書整體的結構和敘事方法。我在讀《Javascript高級程序設計》的時候,就發現前面幾章講原理性的知識,後面大部分都是講DOM和BOM的細節,所以可以重點讀前面的部分。我在讀《Web性能權威指南》的時候,發現前面一半的篇幅在講非常底層的TCP/IP協議和無線網絡的硬件傳輸標準等,後面一半就開始我們熟悉的HTTP和瀏覽器優化,所以我就重點讀後面一半。

第二,我喜歡在讀書的時候拿一個馬克筆,在一些重要的地方畫上標記。以後重讀的時候就可以直接讀重點部分。

最後,如果有博客的話,可以把讀完這本書的心得體會寫一篇日誌。

Q:你經常關注的技術資訊網站或比較喜歡的技術博客有哪些?

我喜歡用RSS閱讀。在Google Reader關閉後,我還在堅持這個習慣,我現在使用國外的FeedSpot來訂閱技術博客,因爲國外服務器抓取國外RSS會更穩定一點。

最常關注的有Smashingmagazine、CSS-Tricks、SitePoint、Tutsplus等。基本上英文居多,中國的開發者有很多能力都很強,但是能力強又能把技術寫得清晰的,太少了,國內我覺得阮一峯寫的很好,所以這一次也請他試讀了,他說我寫的“文筆流暢,通熟易懂”,我覺得至少達到了目標。

此外不要花太多時間閱讀,陷入社交閱讀的盲區。我閱讀技術博客的時候,常常想的是,這個技術怎麼可以應用到我的產品中呢?只有使用,才有價值。建議你精簡自己的閱讀池,比如屏蔽朋友圈和微博中的大部分人,只保留10個訂閱號,只訂閱5個RSS資源。

Q:許多人都通過跳槽來增加收入,但水平不一定有增進,是什麼原因讓你在騰訊做了這麼長時間?如果有跳槽的機會,你會如何面對?

首先,我認爲收入跟責任是成正比的。加薪是因爲承擔了更大的責任,而不是跳槽這件事,信息完全透明的情況下,跳槽跟呆在原來的公司會獲得一樣的收入提高。不過這個世界的信息不是完全透明的,老公司可能低估你的價值,新公司也可能高估你的價值。有時候,跳槽會得到較大的提升,因爲對於新公司,它對你有很高的預期,或者由於競爭暫時給了你較高的薪水。這樣實際上會透支未來一年的加薪幅度,在下一次加薪的時候,可能HR會優先“照顧”低於平均水平的員工。對於老公司,它沒有給你合理的加薪,可能因爲看不到你的優點,也有可能你做的事情讓自己提不起精神。

總之,關於跳槽這個話題,變量非常複雜,每個人的個人情況和追求也不一定一樣,很難有一個簡單的評論。對一些人來說,也許是很好的機會吧。對於一些人來說,也許換個環境會更好。對於少數人來說,也許需要提高的是自己的技術能力和表達能力。

我在騰訊做了五年,原因可能是一直都能持續成長和學習,我也能持續把我學習的東西貢獻到產品中,形成了一個正反饋吧。此外,騰訊也鼓勵內部轉崗,如果在某個產品上做得太久,倦怠了,老闆鼓勵你調動到其他部門。

關於作者

餘果,騰訊社交用戶體驗設計部高級UI工程師,前端開發組負責人,熟悉前端開發、iOS開發、PHP開發和Ruby開發等;曾獨立開發iOS APP(擼大師)和CMS(33PU);翻譯有《衆妙之門: 網站重新設計之道》和《響應式Web設計全流程解析》;平時喜歡編程、寫作、演講、攝影和英語等,希望自己能做一個終生學習者。

關於本書

全棧工程師正成爲 IT 行業的新秀,無論是上市互聯網公司還是創業公司,都對全棧工程師青睞有加。本書作者是騰訊公司高級工程師,在前端、後端和APP開發方面都有豐富的經驗,在本書中分享了全棧工程師的技能要求、核心競爭力、未來發展方向、對移動端的思考。除此之外,本書還詳細記錄了作者從零開始、學習成長的心路歷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