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爲什麼看好Windows Phone7與XBOX Live的互聯

有iPhone4和形形色色的Android手機擺在前頭,windows phone7前路多少顯得有些兇險。但phone7會以與xbox360的遊戲互聯性作爲突破口,挖掘我們並不熟悉的一塊市場。另外,有了Kin鋪路。主打社交概念的phone7也將紛至沓來,別忘了微軟即將發佈的Live Essentials。

有朋友說,“給微軟的時間真的不多了!難道phone 7 的killer application就是和xbox互聯?這個看起來極不靠譜。”
對於大多數消費者來說,本來就不必計較手機操作系統的版本差別。知道用它能幹什麼,獲得怎樣的愉悅體驗即可。來晚一步的phone7在觸控、影音播放、攝像這些硬件功能上至少可以和現在的Android旗艦打個平手,HTC本來就是做MS系PPC手機起家嘛。微軟在產業聯盟上的運作解決了許多看似簡單實則舉足輕重的問題(例如各種設備驅動、應用API)。
拋開觸控界面帶來的新鮮感,Android所峙的其實就只是app,蘋果還多一項設計。但這些Mobile Market平臺上最受歡迎的應用中,遊戲佔了大頭。作爲一個隨身的數字終端,又有足夠多的控制按鈕,手機的遊戲功能一直被看好,諾基亞的貪吃蛇助推5110,6110成功,但N-Gage失敗了。究其原因是未能形成掌上單機遊戲的商業模式,總想獨攬。現在各種Mobile Market上的遊戲仍然是單機的居多,但是採取讓發行商拿大頭的分成方式,於是雙贏——在軟件版權受到保護的情況下。
但這種情況對於二、三線以及排名更靠後的手機廠商卻很不利。拼配置、拼手感、拼成本,小廠怎麼比得過大廠。大廠也不爽,不掌握增值空間,每一輪系統升級都要血拼。現在做Android的廠牌也不少,排前頭的只有HTC和MOTO
其實,MM或者App Store與平臺性質無關,重要的是分成模式和支付途徑(應用開發的難易程度是另一層面的問題)。Apple和Google培養了這樣的市場氛圍,MS拿來主義一下很容易。
Google未能解決的問題是硬件廠商不能從MM上獲利——現在我們看到的“吸金”手段都很卑鄙,製造商的夢想亦很真切。軟硬通吃的Apple當然沒有這個問題。能賺錢的地方可以把硬件賣便宜一些,反之則提高手機的售價,供貨跟不上的時候就優先歐美市場。“全產業鏈”路線的Apple遇到的問題是隻有一個“商店”,商品太多,排不上榜的應用開發者根本賺不到錢——而Android正在催生各種定位的Mobile Market。
蘋果的App Store好似出租櫃檯的賣場,分門別類,應有盡有。而Android催生的MM未來會像自建品牌的專營店,好比特力屋、屈臣氏,適合走人羣細分市場。phone 7的應用商店會像什麼呢?也許會像龍德廣場或者金源這樣的Shopping Mall。除了出租”展賣“空間,還提供綜合物業服務,最重要的是通過自營影院、遊戲廳、酒店、公寓等業務來招攬人氣——套“商業地產”這個詞不知是否合適?
之所以這麼說,是考慮微軟在軟件基礎架構和互聯網應用方面的廣泛佈局。live貫通手機、電腦和電視(xbox360),服務與應用在使用時可以流轉在三個平臺上,開發者和服務提供商也可以從Azure獲得支撐。這是微軟的“三屏+一雲”,也是“S+S”。
回到與xbox 360互聯的遊戲話題。這算不算殺手應用?
如前所述,遊戲是App應用中最受歡迎的一類——受歡迎的原因我也說不清,呵呵。但是,按拷貝付費的單機遊戲並不能可靠地讓整個產業鏈獲益——加密VS破解、刷機一直是遊戲機市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鬥法常態。
而微軟坎坷經營起來的xbox Live則通過“成就”排名、聯網對戰等打破了僵局。Xbox Live上的玩家有2500萬!而且今年Marketplace的收入首次超過開戶收入(表明這項服務的用戶參與度和商業化程度大大提高)。
已有消息稱Phone7將直接支持marketplace 中的數百款Arcade遊戲。那麼,phone7與xbox live或者xbox360主機的聯接會僅限於小遊戲麼?也許植入、分成的方式還可以促進手機製造商與ISV聯手推出“FPS專用手機”、“阿里巴巴專用手機”呢。

除了遊戲本身的趣味性,xbox live還是一個因視頻遊戲結緣的獨特社區,所以phone 7連上live之後的社交網絡特徵可以說是渾然天成。電子遊戲本是具有社交特徵的公共題材(我覺得比起照片、音樂、美食、文藝作品更普及),phone7選擇從遊戲入手,實際也是在開創社交網絡應用的終端新局面。

斷斷續續織完的“圍脖”,整理起來作爲博客。新浪微博地址 http://t.sina.com.cn/cioage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