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2O風行的時代汽車電商創業成功必須考慮清楚的幾個問題

        轉眼進入汽車電商行業已經三年,三年時間,對於傳統行業比如汽車行業,非常短暫,對於互聯網來說,已經是相當的長。十年前曾經創業,經歷七年,最終結果是 - 就賺錢來說是然而並沒有什麼卵用。但在失敗中培養出了一個習慣,在工作中,經常會問自己一個問題,某件事情如果是我來做,應該怎麼做,之前要考慮些什麼?有幸在O2O橫行的時代從事汽車電商相關工作,這會兒又開始犯老毛病,探討一下汽車電商創業成功起碼要考慮清楚幾個問題:


風口和賽道


        這年頭大家都聽過一句話“站在風口上,豬也能飛起來”。所謂“風口”,就是所謂的方向,趨勢,一般認爲,趨勢選擇正確了,順勢而爲,很容易便能成功,趨勢錯誤,或者不能及時跟進或者掌握趨勢,便很容易被邊緣化,甚至遭到淘汰。

        這個固然沒有錯,不過“風口”這兩個字,似乎太寬泛了點,在最近看起來也並不那麼好選擇。我們逐漸發現,除了大趨勢外,還有很多小的分類,需要我們考慮和選擇清楚,可以稱之爲“賽道”。記得十來年前,江湖上流傳“4G”是一個好的趨勢,但“4G”本身包括的分類就很多,它包括固定設備,網絡,內容,產品,客戶端,服務端等等多個方面,任何一個方面,說起來都是一個很大的蛋糕,簡單說你在做“4G”,基本不知道你在做什麼。方向有的時候太大了,就失去了聚焦,所以“4G”的時代,基本上公司是開一家死一家,因爲風口太大了,吹得不知道到底專注做什麼纔好,結果是“賽道”一直在變,最終不知道目標在哪裏,包括我自己。

        如今流行O2O,然後是電商O2O,然後是汽車電商O2O。但就算到了這一步,就汽車行業而言,還可以細分爲多個環節和市場,中間任何一個細分市場,都是幾十億上百億的市場。創業汽車電商,“風口”大概是無容置疑的好,只是應該選擇什麼“賽道”呢?

        整車,二手車交易相關的服務,不是每個創業者和團隊都可以涉足的,養車用車方面,會延伸出太多的細分市場,有很多的機會,可以考慮一下設置自己的“賽道”。需要特別提一下全流程,全流程或者全生命週期,是一個高大上的提法,對頗具實力的汽車傳統行業從業者,具有相當的吸引力,但這是不是用戶真正需要的呢?我是一個有十幾年體驗的用車用戶,從我的角度,我不會太關心全流程,因爲任何需要服務的時段間隔都很長,而在任何需要的時段,我都不需要全流程,我只需要的是某個流程的最好服務。

        所以我覺得“風口”選擇正確,非常重要,但很多時候,似乎並不難。而“賽道”選擇是否正確,往往是困難和決定成敗的。或者很多時候,我們需要先開始做,才能逐漸在過程中最終明白我們自己的“賽道”在哪裏,需要在一段相當長的時候後才能知道。



做輕還是做重


        對於創業者,尤其是高科技創業者,特別是屌絲的高科技創業者 - 沒有政府又沒有財團支持的創業者,一般都會考慮做輕的公司,就是做平臺,讓大家自己在上面玩,公司負責什麼?維護一下平臺,推廣一下平臺,最終目標麼-收錢!不錯的想法,很多公司這麼想過。但是過了一段時間卻發現,產品運營,服務質量,資源控制,哪裏都出問題了,被逼無奈之下,開始選擇局部做重,但發現做重又沒有那麼容易,又好像錯過了時機。

        我曾經工作過一個姑且稱之爲二手車平臺的公司吧,就是經歷了這麼一個過程,最終老闆拋棄平臺,自己開二手車服務實體店了。問題在於,做重本來就是一個積累的過程,發現有問題了在從頭開始,還來得及麼?

        汽車電商基礎在於服務,重是必然的,如果創業團隊有這個優勢在那裏,或者可以發展出這個優勢,那必須趕快抓住和鞏固這個優勢,如果沒有這個優勢,或者還需要創建,就需要多考慮一下是否有必要在這塊去創業了。重還有一個好處就是風浪來的時候能夠站得很穩,別人想要複製也不是那麼容易的,它有時間積累性,靠砸錢也不是那麼容易砸出來,因爲它往往和用戶習慣有很強的關聯性。什麼纔是真正的市場壁壘呢,長期的用戶習慣,纔是真正的市場壁壘,這個問題京東考慮的比較好。



速度和節奏


        周星星的電影《功夫》裏面有一個經典場景,在斧頭幫衆人不信任的侮辱聲中,那個看起來呆若木雞的終極殺人王,突然右手拿過一把左輪手/槍,對準自己的太陽穴扣動扳機,隨即左手手指伸出,火光電石之間,夾住射出的子/彈!隨即,一段經典臺詞出來了:天下武功,無堅不破,唯快不破!衆人隨即拜倒!

        作爲娛樂,這個場景相當high,相當有吸引力,堪稱經典!

        只是如果要創業,尤其是涉及的是汽車電商這種,我們或許要想清楚,我們所從事的,是百米賽跑,還是馬拉松。如果這是馬拉松賽跑,那麼如果用百米衝刺的速度去跑,結果只有一個,你跑得越快,死得越快。

        一向以來,我是一個速度的信仰者,相信速度既可以證明成功,更能夠幫助過濾錯誤。但這個必須有個前提,這個速度是自己或者自己團隊所可以掌握的,也就是說,在某個時間段從事衝刺,必須有把握這次衝刺的目標是合理的,時間段是合理的,能很快產生預定的結果 - 證明對,或者錯。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我崇尚的不是速度,是節奏。能控制的速度,該快的時候快,該慢的時候慢,休息思考的時候休息,加班的時候通宵達旦,這就是節奏,真正有意義的速度。

        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大概是節奏的最早科學解釋。我健身近十年,很早就發現一個規律,那些練得好的超級牛人,每次去健身房,都有很清晰的鍛鍊目標,大到某個部位,小到某塊肌肉。都安排得清清楚楚,今天練什麼部位,什麼部位休息,爲什麼這樣,都心裏有數,他們有時候重量和強度驚人,有時候又很細巧。而另外有一批人,卻不是這樣,高興了,受了什麼鼓勵或者刺激了,連續幾天十幾天玩命練,全身練。過幾天,忘記了,頹廢了,又半月幾個月看不到人,或者從來都沒有安排,每天健身房走走樣子,你會發現,他們從來沒有長進。

        汽車電商創業,是絕對的馬拉松,是自身和團隊的修煉,是一個值得尊敬的長期的過程。團隊應該有自己的節奏,自己的思路,不用被各種大道理,培訓所左右,應該在一步步更加熟悉自己業務的基礎上,尋找自己的節奏,如此方能達到勝利的彼岸。


自己的翅膀

        上面曾經講到“風口”和“賽道”的選擇,馬上又有一個大家都知道的問題擺在了面前,就是那個風口和賽道選擇正確的豬,被風吹起來了,然後怎樣呢,風沒有了,豬又摔下來死了。但鳥兒是絕對不需要擔心沒有風的,因爲它擁有能夠自己飛翔的翅膀。

        所以,需要考慮的一個問題是怎樣長出自己的翅膀,即創造和積累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在上面討論做重做輕問題的時候,提到過核心競爭力的問題。但是這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太多的案例都會看到,產品做出來了,就是沒有用戶來,服務設計好了,就是無法保證質量。在汽車電商創業方面,因爲需要做重,所以哪怕目標想的很清楚也正確,估計執行起來也不那麼容易,把自己和自己團隊擁有的資源分析清楚,確認的確可以長出自己的翅膀。


線上線下

        線下和線上,這是O2O最原始的概念,這個概念要能夠完成,必須考慮三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是業務怎麼融合。需要設計一個能融合線上和線下服務的全流程方案,並且多次實踐,多次迭代,不可能一挫而就。這個過程中,線下線上的銜接和跨越是難點,主要原因是基於業務模式的不同和團隊思考習慣的不同。

        第二個問題,是考慮閉環是否存在,或者是否能夠形成。如果提供的是行業的全流程服務,必須考慮閉環的形成和鞏固,否則不如不要做全流程或者不要說自己是全流程,閉環的實現需要線上線下一起。如果是某個環節,也許不需要考慮這個問題,但研究整個行業的全流程閉環形成方式,將有助於自己服務的提高。

        第三個問題,是團隊怎麼構成,如何融合。汽車電商創業者,大概很少有線下線上沒有任何資源的情況下,直接開戰的吧。一般總會存在一方,個人認爲,新加入的一方,應該多多考慮和學習原來存在一方的業務模式,因爲這涉及到用戶習慣。要知道99%的創業,是滿足某種用戶習慣,而不是改變某種用戶習慣。

        無論怎麼說,既然是O2O,這三個問題是管理者一開始需要考慮好的。



結束語


        無論是傳統行業,互聯網,O2O還是汽車電商,只要是創業的人,必須是有一些信仰的,無論從事何種職業,哪怕是從事某種興趣,沒有一些堅持,沒有一些理想,沒有一些信仰,都不會成功。《魯濱遜漂流記》裏的魯濱遜爲了回到人類社會,在荒島堅持了二十八年,《肖申克的救贖》裏面銀行家安迪爲了逃出來,一個牆洞挖了二十年,只有擁有信仰和堅持能力的人,纔是不可打敗的。除了信仰,就是科學的思考和正確的方法,對業務和節奏的把控。

        擁抱信仰,在成功的未來相聚!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