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的曖昧

近一段時間,電商和霾都對大家很曖昧。

一個是主動的迎合,一個是被動的接受,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我們誰也逃不脫。

“雙十一”,李克強贊馬雲創造了一個消費時點,“雙十一”期間全網在線消費達500億元。春節前,過年的節奏催生了360、UC、百度、金山、搜狗等公司搶佔“搶票軟件”,這無心插柳的舉動,既驚豔了用戶,又溫柔了電商,春運40天,全網購票500多萬長,佔了總購票份額的一半還多。另外還有,淘寶的“餘額寶”、騰訊的“理財通”、百度的“百賺”、蘇寧的“零錢寶”等較高收益的理財產品的相繼推出,而又一高潮是近期在出租車行業撒錢的“滴滴”和“快的”之爭,成了街頭巷尾討論的話題,互聯網儼然成了娛樂圈,用一些噱頭賺足了人氣,最終是優秀的互聯網產品催生了電子商務,還是大衆對移動支付的逐年認可爲互聯網產品創造了實施的可行性平臺,可以暫不討論,但是電子商務的春天,如霧霾一樣,不是以往的喊喊而已,而是真真切切,一撥又一波,不可迴避的到來了。

電商突然這麼曖昧的背後,出現了什麼了?

馬雲和馬化騰真的爲了賭一口氣,在一個打車軟件領域爭一回老大,顯然動輒用數十億來進行“拉票”並持續的意淫,不符合常理。這是電子商務日趨成熟,網絡支付逐步讓網民們接受以後,爭奪用戶使用習慣的一種行爲,打車軟件只是一種手段而已,如果鐵道部不姓公的話,或許會有12306和12406之爭,給哪個車做軟件都一樣。接下來停止撒錢以後,就是在出租車調度中心植入接口,順理成章成爲網絡支付鏈上客戶必須選擇的一個環節,在這個全民皆網的時代,由不得你不開通這個寶或者那個通的,如此的殷勤,怎能不曖昧。單從爭奪客戶來說,馬化騰更像是攻方,馬雲更像是守方,與其說利用打車軟件籠絡用戶是一步好棋,後續利用用戶對品牌的認可而成功進入互聯網金融或者是金融纔是大利益和大格局。從支付寶層面來說,已經深入人心,而從財付通層面來說,並不太成功,但是憑藉微信龐大的用戶羣體,再選個合適的突破口占據市場,巨頭的市場行爲,絕不會是分一杯羹那麼簡單,所以佔有絕對市場和先機的馬雲也必須拉開架勢,爭取主動。互聯網以前所未有的開放、便捷、平等、透明進行着競爭和惠及用戶,草根級的門檻越來越多。

利用前期免費的鋪墊,造就的龐大的忠實產品用戶,互聯網大鱷們不斷追逐利益最大化。作爲互聯網經濟,可以說一路走來痛並快樂着,以京東爲例,作爲電子商務的一個巨頭,也僅2013年纔剛剛實現了微利,但這已經讓其“春意黯然”,因爲在現金之外,大佬們收益的是優質的客戶質量和龐大的客戶數據信息。在准入互聯網金融之前,相比實體經濟,金融的誘惑一直是他們無法抗拒的。所以低迷的市場經濟,普通用戶理財困惑和複雜的貸款程序造成高利貸盛行現象交織的情況下,擁有數量龐大、定位精準、潛在消費的用戶這一硬件條件下的互聯網企業,通過搭建搭建平臺,以可靠的擔保,促成姻緣,是一種創新、一種雙贏,更是一份信任。

互聯網有時候就是要有這種娛樂精神,通過不斷的創新來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讓大家在談笑風生中體驗愉悅的輕鬆,讓這種曖昧散發持久的魅力,讓人欲罷不能。但是,在陸續顛覆式的變革,涉足金融領域後,在普通民衆最爲注重或者根本無法抵禦有任何風險的資金安全方面,需要用穩妥、有序的節奏積極健康的發展,需要不斷健全第三方監管機構,建立完善安全與風險預控體系。畢竟在熱錢的吸引下,無論是企業還是個人,都是狂熱的參與者,前段時間央視曝光的P2P擔保貸款網站的破產或者無力償還,造成投資人的錢財無法追償的局面就是很好的實例。目前,類似以支付工具理財的線上理財產品雖然風險相對比較小,基本達到了6%的年收益率,但是其實質仍是在線售賣理財產品,處於風險不可控的情況,要想保持,要麼持續收益,要麼持續補貼,所以未來線上下金融是融合還是互相顛覆,是持續規範,還是曇花一現,需要我們理性的觀望,但是無論怎樣,互聯網正以別樣的風情,改變和影響着我們的生活。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