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的一般格式

論文的一般格式

論文的一般格式。國家爲統一論文的撰寫和編輯的格式,以便利信息的收集、存儲、處理加工、檢索利用、交流和傳播,實行了國家標準GB7713-87,規定了科技報告、學位學術論文的編寫格式。

標準明確規定:論文、報告由前置部分與主體部分兩部分組成。同時規定:報告、論文的章、條、款項採用阿拉伯數字分級編號。

論文實際上重點包含8個必要的組成部分。前置部分包括:題名、作者、摘要和關鍵詞。主體部分包括:引言、正文、結論和參考文獻。

1.題名,又稱題目。要求準確、簡明、醒目、規範。

2.作者。在論文題名的下方。一般列出姓名、單位、地址和郵政編碼。

3.摘要。寫在論文的前面。一般先寫好論文的正文,回頭再寫論文的摘要。摘要應簡短,準確反映文章內容,吸引編輯和讀者。

4.關鍵詞。每篇論文選取3-8個詞作爲關鍵詞,以顯著的字符另起一行排在摘要的左下方。若爲國際交流,還應標註英文關鍵詞。

5.引言,又稱前言、導言、序言、緒論。寫在正文前面。引言一般600-800字,少則不足100字,長則1000字左右。

6.正文。寫在引言之後,是論文的主體,是用論據經過論證,證明論點而表達科研成果的核心部分。

7.結論。論文的正文後面要有結論。結論是實驗、觀測結果和理性分析的邏輯發展,是整篇論文的總論點。

8.參考文獻。參考文獻與實驗、觀測一樣,是撰寫論文的重要基礎。引用務考文獻時在正文中隨時注出文獻序號;在文章結尾,按序號統一著錄引文的出處。並註明被引文作者姓名、文章題目、出版社名稱、出版日期等。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