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設計的那些雜事

最近做了不少設計評論相關的功能,圖書詳情頁評論,書評區,書評廣場,書單評論,名家評論等等,牽一髮而動全身。尤其是中途請了個長假,是的該優化的圖書優化了,該上線的也上線了,但是,當初你提的那些優化點,開發一句做不了,產品就妥協了,對無關流程呀。好,達成協議,上線後看反饋,上線後看效果。。這些常掛在嘴邊的藉口說服了他們。此刻強烈的使命感油然而生:爲用戶體驗負責是交互最基本的職責。然已有很多文章,大俠們從各個方面告訴我們該如何去設計一個體驗好的產品。而我從設計以外,交互設計還會做哪些雜事,來確保產品的優質體驗。

1)考慮現實因素,設計不要太理想化

設計時,一定要考慮所有的現實因素。比如我們的視覺設計師喜歡用出版類圖書封面作爲提案,在做毛玻璃效果時,同樣採用偏文藝類的封面來做效果。而實際場景用戶看到的是網文類圖書。最終實現的效果它就不夠英俊了。此時交互設計師要記得提醒設計師們。

2)認識自己平臺的能力

對平臺能力有一定的瞭解,比如互動站點一直以來加載就會慢很多,那在設計互動站點的時候,需要注意避免一次加載過多內容,多用分佈加載,局部刷新,提早預加載,提早開始數據交互,等等這些加載的小細節先拋給開發,讓開發提早評估提早預估;再比如咪咕閱讀互動站點與圖書站點的交互能力,評論(圖書站點)中嵌入道具功能(互動站點),他們之間的交互事先沒有預先拋出來,開發也就沒有考慮進去,最後連流程都是走不通的。然這部分的能力是需要長期與開發磨合學習,慢慢積累才能提升的。一個建議:遇到開發做不了的問題,試着去了解爲什麼做不到,去刨根問底,再不懂自己去學習涉及到的內容。其他別無他法

3)跟進視覺

首先對接視覺時,交互有必要跟視覺設計師表達清楚項目背景,設計目標,用戶背景等,如果是大項目這部分會要求視覺設計師提早參與,而小需求,可以通過交互來表達,最後是否達到效果交互要好好把控。

跟進視覺的過程其實很大一部分是對自己畫的交互再驗證的過程,不要簡單對待。認真細緻,不放過每個細節,跟着視覺稿來回反覆多走幾次流程,有時間可以做個demo。然自己卻常常只是簡單帶過。到後面視覺很多狀態會忽略,畢竟視覺設計師對業務的熟悉度有限。。另外對於好看不好,有意見提出來,由視覺設計師來定,術業有專攻,這樣也便於更好的合作,互相提升。

最後交互呀 你也要有一定的審美,人家好看的你非要說不好看,那慘爆了

4)跟進開發是大頭

前兩天真的很生氣,開發信誓旦旦的說我們從來不看交互稿,只看產品文檔與視覺稿,那交互存在的意義何在呀,弱爆了。一些細小的微交互都由產品經理在產品文檔中來傳達,或者到後期的體驗環節來補救,這樣真的好嗎?經過與前端頭頭的一番溝通,終於交互文檔可以在整個流程轉起來了。同時增加了交互參與技術需求評審環節。又給自己攤活了。。。

來說說體驗吧 ,一般的流程我們都會去點點,有問題的話測試一般也都能測出來,交互主要還要關注1.加載速度,比如頁面加載的速度有沒有超過最大值,2.頁面跳轉過程是否順暢是否合理:比如用戶從列表進到詳情頁,再次出來有沒有保留在進入後的頁面,尤其是B測頁面,通常會從新加載頁面,所以頁面會回到頂端;3.響應是否及時:用戶觸發一個觸點,會有兩處甚至三處應該有相關響應,是否都同時做出了響應;比如用戶點贊後當時會有顏色 相關的反饋,因爲只做了本地緩存,傳到服務器的過程失敗了,再次刷新後,這些數據又倒回來了;4.頁面刷新效果,響應流暢度,異常情況(0 太少 太多 中途離開。。。)等微交互都是測試人員會忽略的點。

在開發過程中,我們會被告知什麼效果實現不了,因爲什麼什麼原因。這個時候一定要把持住底線,不能退讓太多;比如之前在做閱歷時涉及到一個曲線圖,對於座標軸的顯示問題,開發只能按照平臺輸出的分段顯示,而在用戶側不會關注到很細微的具體時間點,那我們希望座標軸的顯示跨度大一點,後來從我們的角度我們提出通過遮罩的方式,我們不希望顯示的分段透明化 ;所以愉快的解決了所謂開發說做不到的問題。

今天就先寫這些。後續再補充;打雜的過程雖然沒有任何產出,卻是保證產品有良好體驗必不可少的環節。 恩,吭哧吭哧把腿跑。。。。。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