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不靠譜:他是怎樣將技術外包做到糾紛率3%?

基於行業的B端共享經濟創業可以說是2016年企業服務領域一個小熱點,而“滴滴叫程序員”則是這個領域中較有代表性的一種商業模式。從2015年開始,基於程序員羣體的共享經濟平臺開始在市場中發出聲音,到現在爲止,市面上已經有不少於5家的類似平臺。那麼,基於程序員羣體的共享經濟創業,有哪些坑是千萬不能跳的,能夠成功的關鍵又是什麼?拓撲社近日訪談到了一家程序員共享經濟的新公司“程序員客棧”,憑着他們能將平臺上交易的糾紛率控制在3%,筆者相信這一次訪談能夠帶來些引人思考的觀點。

  深度參與和輕度運營的平衡

  滴滴打程序員的模式,是用衆包的思路顛覆外包。在談優化和顛覆之前,傳統外包公司的發展中有哪些被制約的因素?國內的技術外包是一個很大的市場,但做大做上市的寥寥無幾,究其原因有兩點:

  一是報價和評估工期的方式極度不標準,這導致兩個結果:招投標容易被壓價從而無法覆蓋成本;在簽訂合同以後又成了一錘子買賣,緊接着就是無限改需求改功能……“吃力不討好”成了外包市場中的一個共性。也正因如此,所有軟件外包行業中已上市的公司,如恆生電子、東軟等,都是以人天來做爲計價單位,讓工程師參與長期開發,而非按照項目報價,按照項目報價的,又報價不一、沒有特定標準,市場混亂。

  二是人員規模的控制和人員流動。外包公司的一大痛點就是不知道招多少人合適,永遠處在人不夠和有人閒着兩個狀態,此外人員流動性還比較大。這導致外包公司在人力上的成本一直無法進行有效的壓縮,同時業務規模的擴大和人員規模呈非常直接的正相關,想做大很難。

  不難看出,如果想改變外包市場的亂象和外包公司的窘境,做標準化是唯一的選擇。但是在哪些方面做標準、如何在做標準化的同時保證自己有着健康的成本結構,目前我們還沒有看到有比較後期的公司能夠給出好的回答,今天的主角(出現得有點晚哈)程序員客棧創始人陳柯好提到了三個點:審覈、報價、對接。

  ·在審覈方面,由簽約的開發者作爲項目經理,對項目進行深度的整理、分析。對於項目的深度整理分析可謂是幾家平臺的共識,不同的是項目經理是由平臺提供,還是和平臺簽約培訓,陳柯好認爲後一種更輕,因此選擇平臺上的優秀開發者進行簽約培訓;

  ·在價格方面,程序員客棧有專門的報價小組,按照人力、天數評估,企業方確認價格以後,程序員不用參與議價。這樣能夠保證平臺上的標準化價格;

  ·對接訂單上,程序員客棧不做招投標,而做派單制,並且只允許優質個體程序員簽約,不會接受團隊的簽約。優質的個體評價標準是:在知名的互聯網公司工作兩年,否則需有三年工作經驗。“程序員客棧的核心競爭力就是基於對個體優質開發者的瞭解和理解,這個瞭解和理解不是我們人工的評判,而是他過去在我們平臺上留下來的數據。通過數據實現評級最終到自動對接是我們的目標,派單方面,我們也在逐步加強機器學習,往自動化的方向努力。”陳柯好說。在對接時,程序員客棧也會圍繞程序員之前開發的產品或者作品、行業經驗等,給程序員匹配他最擅長的領域,來保證質量問題。

  目前程序員客棧能夠透露的運營數據是,平臺上已有44000多名程序員,線上流水50萬元/月,累計發佈需求一次以上的項目方佔到整體的60%,糾紛率在3%左右,程序員客棧會收取一定比例的佣金,據陳柯好說,目前能夠覆蓋自己的運營成本。

  優秀的個體好於底層的團隊

  程序員客棧只允許優質的個體程序員簽約,不會接受團隊的簽約,這一點着實讓筆者十分意外。根據筆者此前的採訪經驗,很多平臺都非常歡迎自帶團隊的開發者簽約進駐。陳柯好說,優質的個體要好於底層的團隊。

  這一點來自陳柯好做外包時候的經驗。他發現,那些外包團隊如果做了幾年,一定會在某一個方面有積澱,比如醫療或金融,做得更深一些甚至可以做到SaaS化(拓撲社之前採訪過的侯斯特就是這麼來的),那麼這個時候他們絕對不會依賴某一個平臺去接單,因此完全依賴平臺簽約接單的團隊,往往處於外包行業技術能力中的最底層。

  從程序員客棧的初心和情懷來講,陳柯好西希望幹掉最底層的外包團隊。“最底層的外包公司雖然在一定歷史時期起到了供養技術人才的作用,但是隨着行業發展他們必定會將是一個利益蠶食階層。幹掉他們纔有可能從本質上獲得行業標準化的基礎,比如定價權。”

  但程序員客棧並非要把外包公司一棍子打死,相反要推動他們進行升級,增加人層面的複用率,提高生產力,讓外包公司技術服務收窄於他們擅長的行業,加深行業沉澱;增加產品層面複用率,推動有能力的外包技術服務公司SaaS化。

  陳柯好本人從畢業就開始創業,90後的他此前曾經做過社交等方面的項目,後來轉爲技術外包公司。在做外包的過程中,他萌生了圍繞程序員這個羣體創業的想法。在社區、招聘、培訓三個方向中,陳柯好並沒有選擇任何一個。“社區不賺錢,後面兩個在2014年我啓動程序員客棧的時候就已經是紅海,當時的想法就是讓程序員這個羣體能多賺點錢。到現在,我們的願景是,優質技術生產力也一定能像現在的雲服務器一樣,讓企業能隨時調配使用,平臺+優秀的個人一定會取代糟糕的公司+僱員。”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