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跑步這件小事說起丨2017,我的運動小結

到了該帶口罩出門的季節,2017年跑步生活也就告一段落了,想着是應該有一個對這份經歷階段性的總結。

一 、跑過一個夏天

今天夏天的跑步計劃從4月6日(也是霧霾大致消去的時間)的第一個4公里開始,到9月的成都馬拉松,累計跑步次數60次,累計跑量356.8公里。其中:

最難忘的是跑了一次愛心線;

最快的一次是5公里用時24分鐘;

最成就的是跑完一場半程馬拉松;

最快樂的是參加了一場Color Run;

最喜歡的是一個人邊跑邊聽財經節目;

最意外的收穫是聽了幾本書和多檔喜歡的欄目;

最常跑的地方是川大望江校區的操場和東湖公園;

最幸福的是帶着李大俠一起操場刷圈,完了一起回家吃一串冰凍葡萄

▲跑過磨子橋的街道

嚴格來說,我根本算不上一個真正的跑粉,充其量就是一個跑的慢,但一直在跑的跑渣。所以對跑步這件事情本身並沒有任何“非你不可”的情緒。而實際上,我整體夏天的跑量也就朋友圈裏大神們二三週的訓練量。

當然從最初的5公里都費勁地氣喘吁吁,到後面並不算費力地跑完半馬,期間也有多次想放棄的時候,好在最後地跌撞撞的堅持了下來。而這過程中一點點體能和心態的變化,我想,自己沒有長期堅持做一件費力的事之前很難體會的。

二、關於爲什麼要跑步

說來神奇,對跑步的興趣是源於好奇心。

三月份在川大的圖書館偶然看到村上春樹《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麼》這本書,對這個作者並不感冒,當時只是覺得不就跑個步麼,還能叨叨出一本書來!很好奇他談跑步究竟會談些什麼(論標題黨的重要性)。於是,回來在某遜上買了回來,接着每天下班後1小時,用了一週的時間在圖書館看完了這本書。

以前覺得村上的作品太過壓抑,但這本書徹底讓我改變了對他的看法,站在一個理性人的角度去思考一個作家和跑者的關係是一件很奇妙的事。當然,最重要的是,我發現原來跑步也可以是一件這麼有趣的事。

▲6月24日,成都Color Run現場

於是從4月開始,想試着堅持跑步。

如果說上面只是我想跑步的一個引子,那後面的這條朋友圈賭注則是把想法推到執行層面至關重要的一步。這樣做的目的也只是爲了逼迫自己去做這件事,在此感謝參與這次“小賭”的朋友。當然,最後21天肯定是堅持下來了。期間建立過一個跑步打卡分享小組,遺憾的是因爲時間和精力關係,最後並沒有做下來。

從另一方面講,一開始,我給自己設定的跑步目的就很簡單。一個是平時工作辦公室坐久了,晚上想活動下身子,也僅僅是活動,並不是衝着減肥、健身、比賽的目的;二是想通過這樣一種每天有規律性的活動,給生活創造一份儀式感,從而多一些對自己時間和生活的掌控感。也正是因爲這二個原因,所以跑量、配速、今天多跑了多少、少跑了多少這些數據從來都不是我關心的,更多時候,我關心的是今天有沒有邁出步子去跑,路上的風景怎麼樣,以及跑步過程中聽了什麼欄目,有什麼感想和收穫。

至於爲什麼選擇跑步而不是其他運動或者去健身房?因爲簡單、易執行啊。不需要你有什麼特別裝備,一身運動裝加一雙跑鞋就行;不用擔心場地開放,時間要求;更不需要什麼教練培訓;需要的就是回家,換身衣服,出門開跑。也因爲住在學校裏的原因,出門到操場四分鐘,給了我極大的方便,也節省了大量時間。

爲什麼要跑步?其實,直到後面跑步慢慢變成習慣之後,你會發現,根本沒有什麼原因,去跑就是了。

三、跑步給我帶來的改變和收穫

身體素質上並沒有質的變化(畢竟訓練量就那點),要說改變和收穫,其實更多是體驗和精神層面的。

有同事問我,跑步真的那麼好玩嗎?我說不是,因爲跑步可能是世界上最無聊的運動了。左腳向前,右腳向前,左腳向前...身體不停防跌倒,單調有節奏的重複交替,就是跑步。但正是因爲這份單調、和無聊,才能讓自己的心性平靜下來,去思考白天工作和生活信息洪流中沒時間、沒心思去思考的問題;沒有人潮的簇擁感和包圍感,也讓自己更專注於自己的內心,反省和料理個人的生活。

▲合影

因爲多數時間都是一個人跑步,所以對我來說,跑步很多時候是在更像是在教自己怎樣與孤獨相處。在既定的跑道,帶着耳機,跑着跑着,經常會感覺世界只有自己一個人,但並不會覺得孤獨,反而覺得因爲這樣,整個世界都是自己的了。當我能清晰地聽到自己的呼吸聲、每一次腳步落地的聲音,那一刻,似乎更能感受到自己真實的存在。

整個夏天的跑步經歷,也是訓練自己執行力的過程。從最開始制定跑步計劃,並按照計劃去一點點完成,特別是八月份報了馬拉松後的那段時間,半馬預備訓練階段,執行力和自我效能感都有得到恨到的提升。也因爲晚上都有跑步計劃而決絕了一些臨時的必要不大的社交活動,正如之前所說,我想要的對時間的掌控感確實因此得到了一定提升。

▲第一個十公里線上挑戰賽

當然,也有一些我可稱之爲“意外”的收穫。比如:

1.整個夏天,在跑步過程中用喜馬拉雅聽了三本書:李笑來的《七年就是一輩子》、薛兆豐的《經濟學通識》和丹尼爾卡爾曼的《稀缺》;以及2017年《吳曉波頻道》、《秦朔朋友圈》、《五分鐘心理學》的整個欄目和《365讀書》的多篇經典散文。跑步時最喜歡聽的還是財經類內容,甚至有時候跑步並不是爲了跑步,而是爲了把節目聽完才繼續跑步。有時候覺得有些浮躁的時候就換着聽聽名家散文,一下心就會平靜很多。大概也只有那一刻才意識到讀經典的意識。

2.中籤成馬,跑完了人生的第一場半程馬拉松(這在去年是想都沒想過的事情)。

3.加入七七跑團,認識了一些不同行業愛跑步的朋友,也見識了一些真可以把跑步當飯吃的人。因爲工作時間關係,以及很多時候想一個人慢慢跑,邊跑邊聽節目,後面和七七一起跑的時間並不多,自然也沒有過多的融入,但發自內心感謝很幸運遇到這個團隊,讓自己在跑步這件事情上更專業更有信心去堅持。

四、第一次馬拉松

馬拉松對我是一次非常新奇的體驗,至少在今年7月份之前,我基本上沒有想過這件事,不是不願去想,而是覺得自己能力不夠,以及思維上對馬拉松並沒有任何概念。八月份報名,抱着試一試的心態,想着把第一次跑馬獻給這座學習生活了多年的城市。直到報名成功,我跑過的最遠距離也不超過10公里。

因爲比賽,整個8-9月這段時間的練習變得有動力很多。眼看距離比賽還有一個多月的時間,於是也逐漸加大了訓練量,跑之前做好了被打臉的準備,沒打算去“比賽”,更多是一種“完賽”的心態去參加的。因爲並沒有跟別人比較的慾望,所以整場跑下來也都是跟着自己的節奏在跑。直到最後跑下來發現其實並完賽沒那麼困難,而這次的成績幾乎比我之前練習的所有成績都好,光是這一點就已經很滿足了。

▲2017成都國際馬拉松半程獎牌

在這個過程中也對馬拉松賽事以及如何科學的跑步和休息、如何正確的飲食等問題有了更多的瞭解。一個很有趣的現象,當你對某件事情瞭解的更多的時候,你是會越加喜歡的,跑步就是這樣。

如果非要說這次跑馬最大的收穫,總結其來就是它讓我更加堅信這兩句話的價值和意義:

1.成功就是在正確的方向上用科學的方法有策略的堅持;

2.慢慢跑,只要不停下來,你就會超過很多人。

五、之後的跑步計劃

我想,直到明年春季霧霾散去,期間都不會有系統性的跑步計劃了。當然,運動不會停,會用室內的力量練習來替代,週末天氣好可以適當跑一跑。

▲電影《阿甘正傳》,美國猶他州163號公路

還是那句話,對跑步本身並沒有執念,只是想通過這樣一種有規律性的活動,給生活創造一份儀式感,從而多一些對自己時間和生活的掌控感而已。

當然,我也幻想並期望着,有一天,我能滿世界的去參加馬拉松比賽,把跑步當成一種旅行方式,用跑步的姿態認識一個個陌生的城市。

而此刻腦海裏浮現的畫面是電影《阿甘正傳》裏女主Jenny對着阿甘奮力喊着“Run! Forrest,Run!”,以及他在美國猶他州163號公路上停下腳步,轉身,紀念碑谷一片遼闊蒼茫的場景。

下一場馬拉松獻給家鄉重慶吧。



做自己和時代變遷的記錄者。

你好,我是鄭小賤。

微信號:xiaozphoto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