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狸文│區塊鏈發展的正路

timg (9).jpg

(圖片出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最近看了一本書:《美國增長的起落》。這本書是大部頭,但看起來很過癮。通過對這本書的閱讀,我更新了自己對區塊鏈發展的理解。


這一年,“區塊鏈”很熱,但這是一種小衆化的熱,不管是政策還是大咖,對區塊鏈都是諱莫如深的。印象最深的是經濟學家許小年在一次講課時說:課後問答什麼都可以問,除了區塊鏈。


區塊鏈爲什麼還沒能獲得自上而下的支持?有人說,這是因爲上面的人還看不懂區塊鏈的優勢。


以前我也這麼認爲。可看完《美國增長的起落》這本書以後,我否定了這種認知。我現在傾向於認爲:上面的人不是沒看懂區塊鏈,而是不太支持現在的這種區塊鏈商業模式——不管是發幣,還是其他以區塊鏈爲主的應用,都不太支持。


爲什麼不支持?因爲技術不是這麼用的。


吳軍老師說過一句讓我醍醐灌頂的話:沒見過靠所謂的“商業模式”立國的強國,所有的新商業模式都是基於新技術的。《美國增長的起落》這本書也向讀者展示了美國崛起的原因:人類社會近200年來的重要發明,美國的戲份最多。


區塊鏈技術,無疑是好技術。但它是不是改變人類未來的技術呢?這個要留給時間去檢驗。咱們現在就假設它真能改變人類未來吧。這麼偉大的技術,僅僅用於現在的小打小鬧?我們整天嚷着要讓區塊鏈項目落地,其實真有點小屁孩兒過家家當大人的意味。


好技術,是要浸入社會土壤裏去,爲社會方方面面提供能量的。


遠的技術咱們不說,就說咱們在新舊世紀之交實際感受到的偉大技術:互聯網和雲計算。這兩種技術,可都不是什麼靠獨立應用落地,而是進入了整個人類社會的生態系統裏,你沒辦法再把它們從社會裏單獨拎出來。


海明威在《喪鐘爲誰而鳴》的開篇,引用了英國詩人多恩的詩,前兩句是:


誰都不是一座孤島自成一體,


而是廣袤大陸本身。


做技術的,或者依靠技術創業的,真該記住這句話。


依照現在的技術發展趨勢來看,未來的技術舞臺或許會有幾個主角,比如AI,比如物聯網,比如區塊鏈,但它們都不會是獨立應用的,就如同現在的互聯網和雲計算一樣。


明白人都知道,區塊鏈這種生來就跟錢捱得近的技術,政策風險是非常高的。


這也就解釋了爲什麼現在的區塊鏈項目得不到上頭支持的原因。上頭要的是整個社會有序平穩地向前運行。現在的區塊鏈項目,弊病表現得多,潛力表現卻不足。


人類歷史有一個很大的經驗教訓:政治必須降服武力,制度必須降服技術,否則就要天下大亂。


區塊鏈要想真正做起來,就必須找到促進社會穩定的解決方案。而這,需要各領域的知識和智慧,需要全社會去試錯。


由此可見,讓單獨的區塊鏈項目落地是浮雲,各行業的鏈改可能纔是區塊鏈的正路。


我是做區塊鏈的,我看好區塊鏈。但我今天爲區塊鏈潑了一盆涼水。


我希望,做區塊鏈的都能冷靜一點,慢一點,看看前方,看看周圍,再有的放矢地去殺出一條血路。


下一篇狐狸文,我們接着聊《美國增長的起落》這本書給我的啓發。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