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經理30講》學習筆記七

08 機會判斷,點線面體的戰略選擇


本模塊第一節,我講一個非常重要的戰略判斷框架。這是一個非常簡潔的思考結構,叫 點線面體。

點線面體是曾鳴教授的理論,他在得到App的課程《智能商業20講》中做了闡述。我也從曾鳴教授這個新型的定位方法中收益良多。我和他說要在我的產品課裏,把我的理解再講講,獲得了他的授權。

富人與窮人的區別

有句老話說: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說的就是怕選錯。舉個例子,有一對雙胞胎,在2010年一起大學畢業,一個加入騰訊,一個進入報社。

7年之後,去騰訊的那位已經是年薪百萬,而且滿街都是挖他的獵頭。投資人也在挖他,只要出來創業就給錢。去報社的那位,因爲報社沉淪了,他曾經寄託理想的整個產業都沒有了,一切都需要重來。這裏不是說雙胞胎的素質或者能力有多大差異,也不是說他們分別跟隨的領導的能力或者個人操守有問題。核心問題是這兩個單位所附着的經濟體,一個在快速崛起,一個在快速崩潰。

這就是我們要談的點線面體。其實我們都有體會,努力工作的工資收益,遠遠不如2013年以前買了騰訊的股票,或者2010年以前買了北上廣的房子。爲什麼?因爲你再努力工作,你還是一個點。一個月或一年的工資,只是一個點的努力成果。但是騰訊股票與北上廣房子的收益,是因爲這個點附着於一個快速崛起的經濟體,這是一個線性週期的結果。對於做投資來說,你需要首先選擇某個正在崛起的大型經濟體,接着去找一個領域,投它的成長週期。所以你會發現很多投資人,會投資一個賽道上所有的產業。爲什麼呢?因爲他不賭單點,而是整個週期的收益。比如金磚四國的概念,是高盛公司包裝出來的投資概念。他們要尋覓大型經濟體的崛起,再從這種大型經濟體裏找到自己的位置。所以,普通人和富人的區別是什麼?普通人勤懇努力、斤斤計較,他在意的是每一個當下的點,而任何一個點都不會產生過多的收益。如果要成爲中產,至少要獲得一次線性週期的收益。 比如持有騰訊股票10年,什麼都不用幹,10萬變1000萬。

那麼成爲富人呢?就要藉助面和體的崛起。當你選擇要做一個產品的時候,你不但要投入自己的時間和資源,還要“忽悠”更多人,把他們的時間和資源一起投入進來,這也是說你要爲更多的人負責。你在做選擇的時候,要看到你切入的點是在一條什麼樣的線上,這條線在一個什麼樣的面上,以及這個面又處於一個什麼樣的體上。你面對的是什麼競爭,是來自對手的競爭?還是來自趨勢的競爭?所以,點線面體的戰略選擇非常重要。你再怎麼優化產品、提升效率,一旦點線面體選錯了,都是白搭。

【這裏的例子,很好說明了選擇大於努力。選擇的背後,其實是大趨勢。如果大趨勢對了,跟着趨勢走就能自然而然成就自我,但是如果趨勢走反了,那麼自然沒有好結果。江南憤青也曾經說過他的投資理念,只要是順應趨勢的,他都會去押注,儘管它可能看不懂或者說壓根不認同。比如近幾年的互聯網金融,比如虛擬幣,這些好多人看不懂,但是當風口來的時候,自然會有賺錢效應,當然你可能會說這是泡沫,但是賺錢最容易的,其實也是在泡沫階段最容易賺。當然,對於長期投資者,三五年不算什麼趨勢,十年、二十年纔是大勢。】

安全市場的兩次顛覆

我會用兩節課來談這個概念。這一節課,時間會比較長,我要講一個橫跨大約二十年的故事。

今天我們都知道,360是互聯網安全的企業。但是上世紀90年代,還沒有互聯網安全的概念,當然也沒有360。那個時候,這個市場叫殺毒軟件市場。更早的時候,還不是軟件,而是硬件——防病毒卡。1991年,瑞星公司成立 ,開始做防病毒卡。1993年的時候,瑞星成爲這個市場的老大。1994年,江民公司成立,做出了旗幟性的KV100殺病毒軟件。

1995年,瑞星創始人王莘生病了,瑞星公司羣龍無首、業績下滑,而江民殺毒軟件開始在中關村崛起。1998年,康復歸來的王莘重返中關村,當時江民已經佔了殺毒軟件市場的80%。這時候王莘就用了一招,以超低價格,對硬件廠商捆綁銷售瑞星殺毒軟件。當時一套正版殺毒軟件零售價格應該在100元左右,而瑞星以低於10元的超低價,向聯想、方正等電腦廠商供貨,讓出廠的電腦自帶瑞星的殺毒軟件。王莘歸來一年後,瑞星在媒體宣佈重獲計算機安全市場佔有率第一,並且此後當了很多年老大。瑞星在巔峯的時候,年收入7億,淨利潤3億多。這個市場太肥了。2001年,雷軍的金山也推出了金山毒霸,進了這個市場。這三家公司的產品,瑞星、江民和金山,其實都是同維度的點,持續了好幾年,用按件付費的方式打來打去。接着,2006年7月,周鴻禕進場了。奇虎公司推出了360安全衛士,贈送卡巴斯基殺毒軟件半年使用權。同年12月,騰訊公司也推出QQ醫生。至此,今天重要的網絡安全主角就全部入場了。

2008年,360發起了向瑞星所代表的傳統殺毒企業的進攻,可以說是以互聯網思維進攻、顛覆傳統產業的發端。以後,幾乎所有的互聯網企業打擊傳統企業都是這麼幹的。我來說一下當時幾方的實力狀況。2007年,瑞星的年營業額7億人民幣,利潤是3億,公司有充足的現金面對戰爭。2008年,周鴻禕開始發動進攻。而2005年才成立的360公司,在那個時間剛剛完成了兩輪融資,一共募到兩輪合計4500萬美元,約3億人民幣。所以在2008年,周鴻禕打這一仗的時候,無論是現金、技術積累,還是人才儲備都不如瑞星。

前面說過,1998年,瑞星通過低價OEM切入PC大廠的用戶網絡,快速超越當時市場覆蓋率80%的江民,奪回安全軟件市場佔有率第一。10年之後,2008年,周鴻禕發動新一輪進攻的前兩個動作,與當年王莘曾用過的招數如出一轍。王莘低價,周鴻禕免費。王莘藉助PC大廠的用戶,完成用戶積累。 周鴻禕則選擇了一個更爲廣大的用戶渠道,就是已經擁有3億網民的互聯網,背後是PC互聯網崛起的這個面。

爲什麼這場戰役裏,有7億現金的瑞星會輸? 其實瑞星是輸在產品的戰略結構上了。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談的點線面體。瑞星贏了江民,它是用一個點贏了另外一個點,但之後的十年時間,它依然只是一個點,沒有發生變化。而360通過免費策略,快速獲得用戶,短時間內超越瑞星成爲用戶量第一的網絡安全服務商,就好像當年瑞星超過江民一樣。

360如何由點到面

360在第一個點砸實之後,迅速擴張成了一個面。2008年3月,360啓用360.cn的域名,將360安全產品,升級爲安全平臺。同時,推出360安全瀏覽器,向使用360免費殺毒的用戶推廣。這時候,瀏覽器就可以通過工具欄廣告、內置廣告、搜索分成等方式獲得商業收入。瀏覽器之後,360又展開了網站導航、軟件下載、手機App分發等衆多服務。360從一個免費安全的點入手,快速變成了一個安全平臺,接着變成流量分發平臺。這就是360的三級火箭策略。2010年1月18日,360殺毒用戶規模突破1億。其實,2010年360的收入爲5379萬美元,摺合人民幣約3.6億。大約爲瑞星巔峯時期年收入的50%。換言之,360拿下了整個殺毒市場的時候,整個市場產生的利潤,不到舊市場中大戶利潤的一半。

這就叫改朝換代。我在回顧這段往事的時候,突然意識到,2008年,周鴻禕通過打這一仗,一舉拿下了這個利潤豐厚的市場裏的絕對地位。這距離他1998年開始創業,已經過了11個年頭了。其實所謂的創業維艱,真的是一身英雄膽,卻無處安放。所以,我能理解爲什麼2010年,估值4億美元的360,會揮刀衝向估值400億美元的騰訊,打了一場互聯網歷史上最有名的3Q大戰。因爲當時騰訊是互聯網的“恐怖大魔王”,幾乎是騰訊之下寸草不生。你想想,老周幹了11年,纔拿下一塊對他來講算是真正戰略根據地的江山。消停了才1年,騰訊就大兵壓境,擱誰也得拼命。當然,3Q大戰同時成就了360和騰訊。一仗之後,騰訊推出了開放平臺,並改變了公司的生態策略。到了2010年,騰訊市值400億美元,今天已經是3000億美元了。360用戶與收入都大增,並且第二年在美國紐交所上市。

【單點突破,吸引流量,然後可以流量遷移幹別的,這就是套路。曾經聽伏牛堂創始人張天一總結過這樣的方法論,可以類比T字形,縱向的突破,吸引流量後在橫向遷移擴展。樑老師這裏,用的是點線面的類比,說的也差不多是一回事。關鍵的一步,就是如何實現單點突破?在互聯網時代,流量爲王,實現了單點爆破,就能全面開花。】

移動互聯網的趨勢

所有熟悉老周的人,都知道老周是有搜索情結的。所以,2011年360上市成功,有錢了,周鴻禕親自帶隊憋大招——再做搜索。2010年 3Q 大戰時,馬化騰曾接受採訪稱:“周鴻禕要我們投資他,就像微軟投資Facebook一樣。周鴻禕還說要聯合我們打百度,把搜索流量賣給我們。他會出一個攔截百度的東西,先攻擊百度的醫療廣告。”馬化騰講話的真假暫且不論,這裏其實透露出的重要信息是:360一直在觀察百度的弱點,以及一直在尋找向百度發起進攻的時機。要知道,老周那個時候就知道,百度的醫療廣告是百度的命門。那個時間點,比魏則西事件爆出來,至少早了6年。當面要打架的時候,點就有機會。面一定會給點讓度最大的利益。老周掛帥做搜索的時候,一個百度員工告訴騰訊科技,當時爲了應對360的挖角,他所在部門的幾位核心員工都獲得了一定程度的漲薪。更讓他震驚的是,有幾個特別聰明的人,在百度、搜狗和360這三家搜索公司之間來回跳槽,一年的時間,讓工資收入翻了四倍以上。這也是面在競爭時,資源一定會溢出,讓點有紅利的一個小例子。就像淘寶早期要發展,一定要讓幾個商家佔便宜,道理是一樣的。2012年8月16日,在360搜索正式上線的同一天,還有一個產品發佈,就是小米2手機。

360對百度的戰爭,他們遇到的真正敵人,是“趨勢”。

2012年,堪稱中國移動互聯網爆發之年。PC互聯網的整體流量開始大幅下滑,用戶集體向移動互聯網遷移。360推搜索的同一天,雷軍推小米2手機,這是一個很有象徵性的場景。周鴻禕是著名的產品經理,但是他在做360搜索的產品決策時,漏掉了移動互聯網這個巨大的經濟體。所以,今天360公司的公司估值,不如今日頭條。要知道,在360發佈搜索產品的那一年,今日頭條公司纔剛剛註冊成立。

【PC端到移動端的轉型,小米是一家,另外一家是美團,美團的例子,樑老師在美團上市時候專門分析過團購網站大戰,感興趣的可以找來學習下。那麼PC端到移動端的遷移,起源於硬件設施的升級,帶來了流量通道的轉移,因此在2012年雷軍和王興等人能押注移動互聯網,可以說是很有先見之明。我們看區塊鏈的到來,將會產生大規模的的信息和資金的遷移,也必將孕育新的商業模式。】

本講小結

我們簡單回顧了360幾場戰役的得失。我想說的是: 當你想做一個產品的時候,入手只能是一個點。但你要想清楚,它附着在哪個面上?這個面在和誰競爭,它能如何展開?這個面,是在哪個經濟體上?這個經濟體,是在快速崛起,還是沉淪?

悲催的人生,就是在一個常態的面上,做一個勤奮的點。更悲催的人生,就是在一個看上去常態的面上,做一個勤奮的點,你每天都在想着未來,但其實這個面正在下沉。最悲催的人生,就是在一個看上去常態的面上,做一個勤奮的點,其實這個面附着的經濟體正在下沉。

如果一個人一生只能收到點狀努力的計時收益,從來沒有享受過一次,線性週期的成果回報,這就叫窮人勤奮的一生。

【樑老師最後一句話說到了大多數人的痛處,也是我放下的困惑。希望大家好好學習,這門課不僅是產品經理課,也是情商課,同樣也是一門錢商課啊】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