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奢品女白領的離職日記2

離職分爲兩種:一種是你把公司給炒了,另一種是你被公司給炒了,區別在於如果你被公司炒了,有些城市是有失業保險可以領的(前提是你辦了社保的情況下)。當然,大多數人是屬於前者,老子就是不想幹了,在我即將離職的前夕發生了兩件事,讓我感觸很深:

奢侈品行業,或者說服務行業尤其是銷售崗位的離職率一直居高不下,可謂是像婚姻一樣豎起一道圍城“裏面的人想出來,外面的人想進去。”六月份新入職了兩名海外留學歸國的應屆畢業生,工作很努力,並沒有所謂的眼高手低,可謂聰明又勤奮,而且一點就透深得我心,然而時間僅過了一個月兩人便不約而同的選擇紛紛離職,離職的原因冠冕堂皇,但究其根源還是被奢侈品外表的光鮮所迷惑卻無法忍受這份工作背後的辛苦,於是我也表示理解,欣然目送其離開奔赴更好的前程。轉眼到了七月,入職高峯期,國內的高校畢業生紛紛步入工作崗位,剛剛揮手送別的手還沒落下,就順便擡手迎接新一批新鮮血液的注入,究其天賦和資質不談,這批鮮肉對這份工作的珍愛程度還是比之前的“海歸派”高出很多,做事謹小慎微,對人畢恭畢敬,這就讓我不得不去思考所謂人與人的境遇不同,你嗤之以鼻的東西可能換到另一個人手上便被奉爲珍寶,一個蘿蔔一個坑,職場從不會爲了你這顆蘿蔔而停留,你既然想走?好呀,一堆人排隊等着佔你的坑呢。所以,真的別太把自己當回事。。。

另一件事呢是我正處於職業選擇的波動期的時候,我的boss找我喝咖啡,嗯,我的previous job約定俗成的規矩就是請你喝咖啡就等於找你談話,當然boss找談話一般還是以說教爲主,推己及人,和我聊了很多她自己的經歷以及對這個行業的看法,她說“你首先要問問自己喜不喜歡做實業,其次是在實業中越不願意做奢侈品這個行業,再次纔是奢侈品行業中銷售的這個崗位。”講真,我確實從未如此宏觀的看待過我所處的這個行業,她還說“實業,就註定了她發展緩慢,不會像互聯網那樣一個風口過來,豬就飛上天,實業就是紮紮實實穩步增長的這麼個行業,所以你想好好做,你就必須是踏踏實實的幹下去,堅持下去。” 她說 ”我剛入職的時候,一共四個人,他們的天賦都比我高,但是都沒堅持下來,大浪淘沙,其實到最後留下的真不是天賦特別好的人,而是可能看似平凡,但是卻願意克服一切困難堅持下來的人。“而這可能就是馬雲說的”今天很殘酷,明天很殘酷,後天很美好,但大部分人都死在了明天晚上,沒能看到後天的太陽。” boss的話我思考良久,從所處行業到自身能力等進行了全局的考量,我想,既然堅持的意義這麼大那你就該找一個自己最喜歡的領域做下去,興趣纔是克服一切艱險的動力,不是嗎?

“木桶理論”來自網絡

當我是個學生的時候,我對“木桶理論”的理解是:你必須補足你的短板,讓你可以儘可能的裝多點的水;而步入職場後我也是這麼想,直到離職後我才明白這個邏輯適合學校但並不適合職場,職場的“木桶理論”應該這樣理解:你要儘可能的將你木桶的長板變長,善用你的優勢,而優勢纔是你可以在職場中脫穎而出的不二法寶。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