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奢品女白領的離職日記4

圖片發自簡書App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去問到底工作是去外企還是去國企、民企。其實這都不是重點,重點是你有沒有認清楚自己是個什麼樣的人,就拿我來說,畢業前做的實習工作也算是把這幾個企業的性質初步瞭解了一些,像我畢業的學校,很多人的夢想就是去證券、投行(可能是因爲上海本身的金融氣息比較濃吧)無論是學的什麼專業,大家都會更喜歡走精英路線吧。


1)我的外企經歷

畢竟是自己的路要自己去選擇,於是我的第一份實習選擇了500強外企,當時做的是銷售運營崗,每天的正事就是Excel錄入銷售數據,進行一些簡單的計算等,還有就是打印、蓋章的一些瑣事,帶我的老師只有我一名實習生,所以就和正常員工一樣坐在一個工作區域,這片工作區域人以我現在的觀點來看也應該都是剛入職一兩年的新員工,大家在一起也算無話不談,又因爲每個人的工作內容又是非常細分的,所以也不存在什麼競爭關係,因此還算一團和氣。

那段時間的經歷現在想來自己還是比較喜歡的,所有員工各幹各的互不打擾,朝九晚六準時下班,又因爲公司地段好,中午兩小時的午休周邊商場隨便逛隨便吃,每天咖啡、飲料隨便喝,每週五下午都有豐盛的下午茶,而且就連女生洗手間的馬桶旁邊都在衛生紙旁邊放好了衛生巾,反正這是我這麼多年頭一次見到這種操作,當時就覺得好高端(沒錯,就這麼容易被衛生巾收買了)。除了這些閃光點以外呢,我感觸頗深的還有一點就是:等級森嚴,當然這麼說可能也不完全準確,畢竟那個時候的我還比較羞澀,不怎麼主動去跟別人交流,所以可能理解會有偏差,但是清楚的記得的一點是,我周圍的那些人辦公桌旁邊都會準備一個鞋盒,帶我的老師每次去見她的上級的時候都會換上高跟鞋再上樓,而且我在實習的半年左右的時間從來沒有見過她的上級,也就是上級從不會下樓來,至於再大的領導也不用說,更沒有見過啦。所以現在很多人說外企更適合養老也是沒錯啦,給你個閃光的title讓你做着螺絲釘的事,做好本職工作就萬事大吉,下班想怎麼耍怎麼耍,生活和工作完美分開,體面又省心,其實不錯的。


2)我的國企經歷

前面的文章有講過我的國企經歷啦,就是去廣播中心的實習,不得不說學生時期的我還是很有情懷的,因爲這份工作是沒有工資的(雖然實習結束的時候老師看我工作的還不錯,給了我一些津貼)我選擇去做這份工作真的完全是實現自己的媒體夢,我不想說自己考大學時的理想是想考傳媒大學(說多了都是淚)在這工作的一段時間參與了很多大大小小的活動,可能就是因爲出於真愛吧,做的很起勁,帶我的老師也會給你空間讓你去發表自己的觀點,換句話說即使是實習生也是有機會參與決策的,讓我感覺自己不再是個螺絲釘了,所以很有存在感,所以即使是爲了活動的舉辦週六加班我也沒有什麼埋怨(反正也沒有錢,做多做事全憑開心)。那說說國企和外企的區別吧,當然行業不一樣情況不一樣,我只說我知道的,比起外企的辦公環境呢,國企就顯得隨意多了,打印機經常壞,想發個傳真還要跑N層樓去找到那臺可以用的傳真機;就連辦公用的電腦也是很老的機器了,不怎麼好用,論辦公效率來說確實比外企低了點;至於下午茶什麼的,我想說只有開水間;還有國企的員工,80%都是本地人,甚至有時候部門開會時不時就變成上海話;本地人什麼意思,就是吃穿不愁做這份工作全憑興趣啊,帶我的老師每天奢侈品加身,中午兩小時午休時間想吃什麼就開車出去吃,生活的令人羨慕。但是我當時就想如果一個外地人做這份工作的話還是會比較有生存壓力的,雖然開心,但並不適合長遠發展,後面我要畢業了,就離開了這份工作。


所以什麼樣的公司都有優勢、劣勢,關鍵是你要明白自己是個什麼樣的人,你的畢生追求是什麼樣的,以此爲出發點去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才能幫自己作出最好的選擇,就像我的這些經歷對我後面的奢侈品銷售工作也起到很大的影響,都嘗試過、瞭解過,你才能更好的權衡自己所處的行業、環境的利弊,離職後的我想到了這些過往的經歷也確實會讓自己更加清醒,更加明白自己該追求怎麼樣的人··· ···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