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與中科院、新澤西理工共同成立區塊鏈聯合實驗室,推動區塊鏈底層技術研發

10月21日,京東集團與新澤西理工學院(NJIT)、中科院軟件所在北京共同發起成立區塊鏈聯合實驗室,並舉行簽約儀式。

據介紹,區塊鏈聯合實驗室未來將重點聚焦:共識協議、隱私保護與訪問控制、抗量子密碼算法、智能合約、可信計算、審計與監管、多技術融合七大區塊鏈底層技術的研究及應用,提高現有區塊鏈技術的效率、穩定性和安全性,拓展更豐富的區塊鏈創新應用場景,圍繞可信數據網絡共建區塊鏈應用生態,並將研究成果應用於京東零售、供應鏈、金融等業務領域。

京東集團副總裁裴健教授、新澤西理工學院唐強教授、中科院軟件所副總工程師張振峯研究員出任實驗室聯合主任。

cd8619e6ab1f82a5c88d926b73ec3972.jpg

京東對區塊鏈技術及應用場景的探索佈局早在兩年前就已開始:

2016年,京東就已啓動區塊鏈技術在供應鏈領域的應用探索,如商品的溯源防僞等。據介紹,京東區塊鏈在溯源領域已接入超過500家國內外Top品牌商,超過2.4萬個SKU,12億條上鍊數據,售後觸達用戶超100萬次。

2018年3月22日,京東發佈《京東區塊鏈技術實踐白皮書》,文中提到京東區塊鏈主要應用場景包括——供應鏈領域:商品防僞追溯、貿易融資;金融領域:交易清結算、資產證券化ABS;政務及公共服務領域:合同及發票防僞、公益追溯;其他領域:保險防欺詐、大數據安全。

2018年4月,京東商城大快消事業羣全球購業務部總經理楊葉發佈京東全球購2018年戰略規劃,其中就包括將採用區塊鏈技術來對跨境電商實施監管。

2018年8月,正式發佈京東自主研發的區塊鏈服務平臺——智臻鏈(JD Blockchain Open Platform),助力企業開發區塊鏈應用。

2018年10月,正式成立區塊鏈平臺與業務部,專注於區塊鏈底層技術研究和應用的開發落地。

此次區塊鏈聯合實驗室的成立,可以看出京東在區塊鏈技術的探索突破方面力度進一步加大。

京東集團CTO張晨表示,區塊鏈技術作爲分佈式數據存儲、點對點傳輸、共識機制、加密算法等技術的集成應用,在零售領域有非常多的結合場景,正在引發並推動新一輪的技術創新和產業變革。

此外,京東金融研究院院長孟昭莉介紹了京東金融在區塊鏈技術探索中的三個案例,分別爲:基於區塊鏈技術的ABS交易平臺、互聯網金融支付安全聯盟風險信息共享平臺、供應鏈金融中的債轉平臺。

雷鋒網曾經報道過,今年4月,京東金融研究院發佈《區塊鏈金融應用白皮書》,白皮書列舉了區塊鏈的十大金融應用場景,均使用聯盟鏈技術。孟昭莉表示,“我們對於區塊鏈技術的前景是十分看好的。但只有與場景和應用相結合,區塊鏈技術才能真正發揮作用。”

京東集團副總裁、大數據與智能供應鏈事業部總裁裴健表示,“歷經幾年時間的探索,京東在區塊鏈技術研究、開發和應用方面積累了大量實戰經驗,但在實際使用中,我們發現效率與穩定性依然是制約企業級區塊鏈應用的最大瓶頸。通過和新澤西理工學院、中科院軟件所共同建設區塊鏈聯合實驗室,可以充分利用各自優勢,開展底層區塊鏈技術研究,突破現有技術難關,推進產學研結合,更好地支持區塊鏈大規模、高效率的企業級應用。”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