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煙又起 電商逐鹿移動互聯網

經過近一年的價格廝殺和瘋狂的規模擴展,中國電商行業的格局已定,但在這個相對穩定的格局下面,未來移動電商方向卻暗流涌動。

時間回到11月12日凌晨零點,阿里巴巴旗下天貓和淘寶狂卷191億元,同一時刻,支付寶無線事業部也爆發出一陣歡呼,因爲在成交的10580萬筆貨單中,有900萬筆是通過無線互聯網實現的,總金額高達12億元。而將時光倒回去年11月11日,支付寶的無線支付筆數爲171萬筆,不到今年的五分之一。

 事實上,據艾媒預測,今年移動互聯網上的交易可能達到250億元以上,與去年相比,增加近100億元。

在反思”雙十一”電商戰爭時,業內人士表示,這場戰役在還沒打響的時候就勝負已分。阿里爲本次”雙十一”促銷做足了宣傳,尤其是在移動互聯網這片還未被太多人重視的戰場,阿里已先行一步。

據瞭解,阿里旗下天貓商城在”雙十一”之前就與手機鳳凰網和3G門戶網站進行合作。活動當日,手機鳳凰網用首頁的一個版面爲天貓”雙十一”促銷做宣傳。

“就今天我們不一樣”的手機鳳凰網首頁借用了當下最流行的狄仁傑與李元芳對話的問答形式,把活動主題詼諧幽默地表達出來,下拉會看到天貓女裝模特與本·拉登搭檔,稱”登哥”娶妻五位,得益於他對女裝的品味;對於天貓男裝的宣傳,鳳凰網讓天貓男裝模特與切·格瓦拉搭檔,稱”切爺”型男氣質,蓓蕾帽已成時尚經典。這一左一右的鮮明對比,卻將廣告宣傳與政治、軍事融合在一起,在鳳凰網當屬首創,被鳳凰新媒體副總裁劉昕稱爲”瘋狂”.

而這次瘋狂的結果,手機鳳凰網”雙十一”當日爲天貓導入的獨立用戶達381.54萬人次,從首頁活動入口和鳳凰天貓購物節專屬站進入的用戶佔274.47萬人次,9、10、11日三天,通過手機鳳凰網進入天貓的客戶共計551.55萬。當日PV爲4.73億;UV爲2586.32萬人次,據瞭解,這個數字等同於今年釣魚島事件給手機鳳凰網帶來的最高值。

從這裏可以看出,人們的購物習慣與一年前相比,發生了重大的變化,使用移動終端的人羣出現了爆發性的增長。

“通過這次合作,我認識到公衆對移動互聯網電子商務的認可度很高,移動電商無疑是未來商業發展的大趨勢。”鳳凰網副總裁劉昕在接受《IT時代週刊》專訪時認爲。

劉昕的判斷不無道理,手機鳳凰網提供給阿里的流量,已經可以與除京東蘇寧之外的其他任何一家電商企業一天的流量比拼。

如果說天貓與手機鳳凰網的合作是阿里巴巴在移動互聯網上發的外力,那麼整合了天貓、淘寶網、聚划算等業務的手機淘寶則是馬雲發的”內功”.在這次促銷大戰中,手機淘寶表現搶眼,其11月11日支付寶交易總金額突破9.4億元。

而在此之前,淘寶網宣佈與金立聯合推出”購物手機”–金立GN858.這款手機被植入”購物”DNA,是首次內置了TaoBao Smart的智能手機。對於淘寶而言,通過與硬件廠商的合作,進一步將移動購物落地。

眼看着阿里在移動互聯網這張棋盤上頻頻落子,佔領要害之地,那麼競爭對手們只是坐看江山被阿里獨佔嗎?

 佈局移動市場

來源於91數據研究中心的最新數據顯示,在”雙十一”來臨前一個月,各大電商的移動客戶端下載量均大幅增長,尤其在11月7日至11日下載量最爲明顯,11日當日達到頂峯。淘寶客戶端下載量一家獨大,在iOS平臺與Android平臺,分別佔72%和67%,京東和天貓緊隨其後。

其實早在2011年,凡客誠品、卓越亞馬遜、噹噹、京東等電商就已經紛紛佈局移動互聯網市場,爭相推出塞班、安卓、iPhone等智能手機系統的客戶端,方便用戶進一步在手機上”逛街”.如今,面對阿里在移動市場的步步緊逼,以京東和騰訊爲代表的企業開始反擊。

以純電商身份出現的京東在今年3月14日宣佈其移動客戶端安裝量突破一千萬,2011年後三個季度用戶數增長率均超過100%.在8月17日舉辦的中國移動電子商務年會上,京東商城高級副總裁吳聲透露,京東商城移動客戶端訂單量超過整體訂單的4%.單從2012年Q3移動購物的市場份額來看,無線淘寶(包括淘寶和天貓無線端)佔據了75.2%的份額,領先優勢十分明顯;京東商城僅爲5.2%,二者差距十分巨大。

至於如何搶佔移動市場,吳聲認爲,移動電子商務不是PC電子商務的延伸,移動電子商務有着完全獨立的系統和邏輯,原有 PC端的玩法,在移動端意義甚小。根據這一思想,京東在客戶端的功能上做了調整,根據移動端的特性加入了一些功能,以適應移動用戶的需求,並讓用戶體驗越來越好。

與注重細節創新的京東相比,騰訊則準備它的大動作。曾花巨資佈局電商的馬化騰後來意識到與馬雲短兵相接不是明智之舉,雖然騰訊擁有7.84億QQ用戶、2億微信用戶、5.98億QQ空間活躍用戶、4.25億微博用戶、2.48億朋友網用戶,可在電商領域卻根本無法與阿里抗衡。但是微信的崛起,讓馬化騰通過整合目前拍拍、易迅等電商資源,獲得了一張或許可以制約馬雲的王牌。

從技術層面講,微信完全具備直接交易的可能性,因爲它如果內嵌電子支付程序則足以與支付寶分庭抗禮。11月26日,微信和垂直電商網站美膚匯展開了合作,美膚匯成爲了第一家接入微信的電商網站。此前,騰訊宣佈打通微信和財付通的接口。

微信和財付通”雙劍合璧”,馬雲”緊張”起來,於是不得不重新審視移動電商的格局。繼11月17日阿里4000萬美元領投陌陌之後,近日又傳出阿里準備入股新浪微博的消息,入股之後,阿里約佔15%-20%的股份。截止到記者發稿,雙方的談判還在進行,或將於聖誕節前達成協議。

從阿里的角度而言,入股擁有活躍用戶6000萬的新浪微博可以把握住中國互聯網上一個非常關鍵的流量入口,這對阿里來說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資料顯示,阿里巴巴爲爭奪互聯網流量入口,除了上文提到的陌陌,還投資了丁丁地圖、美團等網站。

電商行業的各大巨頭都在移動互聯網上佈下了重兵,戰爭的硝煙越來越濃。

對比美國今年”黑色星期五”電商促銷,會發現我國的移動電商發展依然有巨大的潛力。IBM統計報告顯示,在剛剛過去的感恩節大促銷當日,58%的消費者採用智能手機尋找打折商品,平板和智能手機促進網絡零售總額比去年增長了20.7%,移動設備完成的零售額,在網絡零售中佔到了16.3%.而與此形成對比的是,去年這一比例僅爲9.8%.

  傳統企業的”逆襲”

雖然阿里能在”雙十一”創造191億元的神話,但這與真正的市場規模相比,還只是滄海一粟。

有專家指出,我國電子商務的春天還沒有到來,現在僅僅是一個開始。即便阿里在目前的移動互聯網有一定優勢,但移動電商依然處於起步階段,到目前爲止尚未形成統治性力量,這就給其他電商提供了無數”翻盤”的機會,也讓更多的傳統企業試圖直接進入移動電商的未來戰場。

中國移動營銷實戰專家李陽認爲,移動電子商務將是未來中國歷史上商業價值最大的一次遷移,爲曾在互聯網時代落後的傳統企業帶來革命性的發展機會,”移動互聯網改變人類,未來傳統企業與移動互聯網的融合,通道與終端的整合,平臺與運營的結合,必將實現傳統企業線上與線下的O2O的模式”.

傳統零售企業在遭遇阿里、京東等互聯網大佬衝擊之後,紛紛試水移動電子商務,嘗試化蛹成蝶。王府井百貨公司今年6月就宣稱將投資1億元進軍電子商務領域,目前網上商城和移動客戶端都已具備。耐克、李寧和美特斯邦威也開發自己的移動電子商務客戶端,佈局移動電商領域。

根據耶客在2012年3月1日至2012年9月1日期間的統計顯示,夢芭莎、也買酒和優衆等共計48家企業在移動互聯網上的用戶規模、交易額、用戶購物頻次與去年同比都有超過400%的增長。來自艾瑞的統計報告也顯示,今年一季度以來,國內移動電商佔移動互聯網市場的42%,超越移動增值業務成爲最大的移動互聯網細分行業。

對於基數龐大的中小企業羣體來說,在大企業、大品牌的擠壓下,藉助移動電商的發展機遇,可以尋找出一條”投入產出比”更高的營銷模式。

緊淘網創始人胡北認爲,”未來5-10年,移動互聯網的市場容量可能是傳統互聯網的 10倍以上,這意味着其間移動電商的比例也會放大,如果不跟着這個趨勢,你可能會喪失先機。從目前電商對移動互聯網的佈局來看,除了幾家大鱷在推自建的移動渠道,更多的中小型電商是在尋求合作伙伴。所以,應該怎麼選,得分兩步說,總體而言,中小型電商多選擇合作的方式進入移動互聯網。”

分析人士認爲,一旦大量傳統商家使用移動電子商務進行營銷,那麼移動電子商務將不再是一個行業,而是一種習慣,這勢必影響到電子商務的格局。

  艾媒數據顯示,2011年國內移動電商交易規模156.7億元,2012年移動電商規模將達251.5億元,而到了2015年這一數據將超過1000億元,達到1046.7億元。

面對如此誘人的前景,不難理解阿里、京東、騰訊等電商重兵佈防移動電商的心思,然而在誰都可能勝出的移動電商領域,一切僅僅是一個開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