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銀行APP大爆發背後:智能手機滲透率提升

      當用戶打開自己智能手機上的銀行客戶端,那裏不再只是一個查詢餘額、轉賬的簡單銀行應用,銀行正試圖讓這些客戶端變得越來越複雜,手機銀行開始被打造成一個可以購物、買彩票、買基金、訂機票的手機商圈,刺激那些有了銀行卡卻不太經常使用的用戶把錢花出去。

  在移動互聯網爆發後,手機銀行App開始成爲各大銀行必爭的陣地,各大銀行紛紛通過手機銀行轉賬免手續費等方式刺激用戶使用,有的銀行甚至開展上手機銀行消費送奔馳汽車的活動來刺激用戶。

  手機銀行大躍進

  “2010年底,銀行開始重視這塊業務。”艾瑞諮詢支付行業分析師張萌指出。目前五大國有銀行和各大股份制銀行都推出了自己的iOS和安卓版手機銀行,並從去年開始加大推廣力度。

  由於銀行線下實體網店通常人滿爲患,給銀行和銀行用戶都帶來了不小的煩惱,因此大力發展網上銀行,成爲各大銀行的共識。目前的手機銀行,更多的像是網上銀行在手機上的一種延伸。

  銀行大力推廣手機客戶端業務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刺激活卡率,刺激用戶多消費。當銀行發行了大量銀行卡、信用卡之後,很重要的一塊收入來源就是讓用戶消費。

  當銀行的用戶打開手機客戶端之後,發現裏面可以購物、買彩票、手機充值、買基金、買電影票….。.這就相當於形成了一個手機上的商圈,用戶在上面消費越多,銀行的收益也就越高,因此手機銀行的客戶端開始做的越來越複雜。

  爲吸引用戶,許多銀行的手機客戶端減免跨行跨地區轉賬的手續費,這些手續費的費率通常達到0.5%到1%。

  而讓手機銀行App裝機量大爆發的真正原因是中國智能手機滲透率的快速提升。

  例如工商銀行的2012年半年報顯示,截至今年6月末,中行手機銀行客戶數達到3270.69萬戶,較去年末增長91.78%,交易量則暴增461.3%;同期個人和企業網銀的客戶數量同比增速爲40%左右。

  招行2012年半年報數據顯示,該行手機銀行簽約客戶數已達709.03萬戶,累計交易金額達1281.01億元,同比增長185%。而同期零售網銀的交易金額同比僅增長50%左右。利用手機和平板電腦進行支付的客戶,已經佔到招行客戶總量的17%。

  目前交行、招行、光大銀行、民生銀行等多家銀行都對客戶通過手機銀行轉賬匯款免收手續費。例如,招行年內免收跨行同城以及跨行異地匯款手續費;農行的手機銀行服務費和跨行匯款手續費全免;民生銀行則規定,截至年底手機銀行轉賬,無論同行跨行、本地異地,均不收取手續費。

  手機銀行商場

  爲了提升手機客戶端的用戶黏性,各大銀行紛紛在自己的手機客戶端中加入購物、買彩票、訂機票、買電影票等附加服務,這開始成爲一塊新的商機。

  中國金融電子化研究所研究員張海暉指出,國內許多銀行的新業務創業能力有限,因此在手機客戶端上有必要加強和第三方公司的合作,或者把一些業務外包給其它公司。

  總部位於上海的瀚銀科技是這一領域目前發展最快的一家公司之一,該公司總裁張莉告訴記者,目前該公司已經拿下了工商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浦發銀行等多家銀行手機客戶端中的商城業務,到年底前將接入20多家手機銀行的客戶端。她表示去年商城的銷售額大概是7個多億,到今年預計能達到20到25個億。

  根據《2011中國手機銀行用戶調研報告》顯示,超過一半的用戶希望手機銀行能夠提供完善的商城購物服務,這表明用戶對商城購物有較大的潛在需求。而使用過手機銀行商城的用戶佔到了64.3%,其中,10.8%的用戶經常使用,31.4%偶爾使用,22.1%很少使用。

  銀行客戶端購物最大好處在於,其支付非常便捷。張莉指出,這相當於在銀行商場裏鋪設了虛擬的POS機,支付便捷,然後再把各個商鋪租給網上賣東西的商鋪,例如賣包的,賣電子產品的,最後形成一個平臺。

  在合作形式上,瀚銀科技從電子商務的商戶那裏收取交易和通道的手續費,然後拿出一部分分給銀行做服務費。張莉表示,相比起許多電子商務公司花高價到百度上去買流量,通過銀行手機客戶端銷售有望成爲一個新的渠道。

  除了瀚銀這樣的做購物商場的公司,包括拉手、藝龍、格瓦拉等做團購、電影票、旅遊的公司也都在試圖接入銀行的手機客戶端。不過銀行總體對於第三方商家的選擇非常謹慎,要進入這一領域,通常需要有較多的行業資源積累。

  明年交易量將爆發

  張萌指出,國內銀行的手機客戶端中的商城的用戶體驗和商品種類,還亟待提升。目前天貓、蘇寧易購、京東、一號店等都推出了功能強大的手機客戶端,其商品種類齊全,用戶體驗也做的更好,這些客戶端是目前手機網購的主戰場。

  銀行手機客戶端需要解決用戶黏性不足的問題。在手機充值、彩票銷售、水電煤繳費等業務上,銀行的手機客戶端面臨着支付寶這樣的第三方支付公司的直接競爭。

  對於手機銀行商場中商品品類有限的問題,張莉迴應道,並不是每一種商品都適合手機網購。

  “我們研究發現在手機上賣的最好的是虛擬物品和標準化產品。”張莉指出。例如在銀行的手機客戶端中,彩票的銷量非常好。此外,基金、理財產品這樣的金融產品也銷售較好。而所謂的標準化產品,就是不看圖片,一句話就能說清楚的,這類產品也很適合手機網購。

  而在服裝、飾品這些需要衆多品類,並需要花較多時間挑選的商品門類中,手機購物則不太具有優勢,銀行的商城更加沒有優勢。因此手機銀行中的商場將來可能在某些細分領域重點發展,而不會去像天貓、京東那樣往大而全的方向發展。

  讓張莉困擾的是銀行手機銀行商城的轉化率問題。

  “我們做活動的時候,轉化率有百分之二三十,不做活動的時候,能到10%就不錯了。”張莉指出。目前手機銀行商場中的用戶黏性還有待提升,光是瀏覽但不下單的用戶較多。

  前不久,建行手機銀行與瀚銀科技聯合舉辦了“手機刷一刷,奔馳Smart開回家”活動。參與該活動的用戶人數高達近400萬人,並創下11.48萬人次的單日用戶參與新高。活動開展的3個月中,建行手機銀行日均交易量爲88.56萬筆,較活動前有較大幅提升。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