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还手动识别票据吗?AI比你更懂发票!

1773年,在乾隆皇帝的主持下,由纪昀等360多位高官、学者编撰,耗时13年完成《四库全书》定稿。为了保证进度,先后选拔了3800多人担任抄写工作,还规定了抄写定额:每年抄写33万字,5年限抄180万字。这其中,发现字体不工整者,记过一次,罚多写10000字。历时上还有《永乐大典》、《古今图书集成》这样的浩大工程,时间跨越几百年仍然只有依靠古老的生产力,同样也都耗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时间。

我们把目光拉回当下,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进步,人们可以利用计算机来更快捷的完成类似的工作,但大规模计算机化的20多年中,仍然存在大量工作是重复和枯燥的,比如下面这个场景。

在医院,每天会有大量的机打票据、化验单等等,而人力物力有限的条件下,这些重要的数据,如何不影响结算、销核的准确性?

下面到了考眼力的时刻了,这样的单据里,你可以在2分钟内分辨清楚所有的信息,然后将这些数据录入软件系统吗?
现在还手动识别票据吗?AI比你更懂发票!

在这个票据当中,存在各种问题:

内容与标题错位、串行

文字行倾斜

内容超出边界

公章覆盖了有效内容

字迹不清晰

如何解决?

显然,每天面对大量花式不规范的票据,并在短时间里高效不犯错地输出单据内容,即使最强大脑上的选手们估计也得怀疑人生了。

同时,如果这些票据用于其他的业务,比如保险理赔,医疗票据作为最核心的理算依据,需要录入的项目众多、类别庞杂,仅一张票据就需要录入上百项内容,算上覆核,这样庞大的人力需求就成了重要的成本,掣肘了商业公司的基本的盈利诉求。

那么有没有解决方案呢?答案就是运用文字识别技术请添加链接描述OCR!

标准的文字识别其实早已实现了大规模商用,比如广泛应用的车牌识别,让交通违法无所遁形,为车辆和行人的安全保驾护航,创造了巨大的社会价值。

但是这种技术的应用场景比较狭窄,对车牌的悬挂合规性要求比较高,无法扩展到其他领域。而最近几年再次取得突破进展的人工智能技术,为OCR的适应性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是时候告别低效的生产力了!

华为云也最早上线了OCR服务,而且为了满足多样化复杂的识别场景,做了深度的分析和研究,应用独有的ITE专利技术,在处理上面的类似复杂度的票据识别时,相比业界的通用能力,具有全面综合的领先优势:

高度复杂的文件识与提取错误率降低了50%

错误率的大幅降低,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可以极大地降低人工干预复核成本,减少客户业务的等待时间。

识别能力提升到了可以商用化的阶段

如果识别能力达不到一定的指标,那么就很难应用开来,没有数倍的效率提升的话,对于企业的成本也就没有本质上的改善。

金额等关键数据识别和提取准确率从70%左右提升到95%

票据中的信息关键程度是有差别的,比如金额部分,数字的复核通常也要比汉字花费更多的时间,确保重要信息的准确度,可以帮助不同的软件系统有效提升处理效率。

成功应用案例

在人工智能在各个行业不断落地应用的这波浪潮中,国内某三甲医院也考虑把OCR引入到自身的业务中,在经过深入的技术验证后,选择了使用华为云的整体解决方案,以其中的OCR服务为例。

在引入之前,医院的票据、证照、发票在各个流程节点上都需要专人专职负责,不仅工作量大,而且如前面描述一样,票据的不规范严重降低了业务效率,也影响了业务的对接处理进度。相关数据显示,人工完成一个业务录入平均耗时大约在5分钟。

相比之下,采用了华为云OCR人工智能识别服务以后,可以自动识别票据当中的每一部分信息,精准提取出其中需要录入的数据,并且可以正确完成数据和条目的对应,秒级即可完成相同的工作,效率呈几何式增长。

看到这里,可能你会有疑虑,这样的优秀的科技小鲜肉,出场费会不会让人望而却步呢?

不,华为云在每年一度的血拼季来临前,率先发起一波可以抄底的优惠活动。

免费试用

如果想先试试效果,无论是企业用户,还是个人用户,均提供了一组免费套餐,最高可免费试用60天,与此同时,华为云OCR服务同样提供了免费使用服务,不信可以到这里一窥究竟:http://t.cn/EZU2qGf

“11·11普惠季”活动

如果已经打完了新手村的副本,需要一套新的升级秘籍,华为云普惠活动提供了:每天11:11秒杀活动,1折抄底价,注册增万元礼包,消费送Mate20等等一波大招,登陆华为云主页,领心意满满的大红包!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