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讀書方法

我們讀書之前,首先要做的就是選書,然後是讀書,那如何從衆多書籍中選出好書呢?如何把書讀好呢?


第一、讀書之前要先查作者。

可以通過簡書、豆瓣、知乎查書評,大家儘量把豆瓣上面的書評都看一遍之後再讀書,至少做到先了解作者的基本情況,再找到這本書的核心論點,帶着核心論點去讀書會極大的減輕讀書的摩擦力,這會讓讀書變得更加的順暢。

如果一本書通過網絡查不到任何作者的信息,用上面的平臺也查不到,甚至連百度上也查不到作者信息的話,像這樣的書大家就先不要去讀了,這樣的書可能就是編輯傳出來騙人的書,熟稱“僞書”。

讀書看作者就好比我們看電影先看看導演和演員是誰,如果你在優酷或者愛奇異上找一個片子,片子既不是著名導演也不是著名演員,一查豆瓣評分也不高,這樣的電影肯定是爛片子,我們絕對不能把時間花費在這樣的爛片子上。讀書也是同樣的道理,讀書不能讀爛書。


第二、讀書只讀最精華的0.8%。

好書要讀裏面的重點章節,重點章節裏面的重點段落及核心案例,不是說精讀書我們就部分重點地大塊讀,其實精讀書也要讀重點。一個作者就算他通天徹地也不可能全書都是重點。


第三、學會整套知識管理方法。


1.積累素材。

積累素材的重點是積累邏輯、案例、感悟。素材的形式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來寫,積累的素材主要用於平時演講、寫作的時候。


2.積累檔案。

所謂檔案是由三個部分組成:核心論點,也就是大邏輯;分論點,也就是小邏輯;解釋分論點的案例。


3.心法清單。

心法清單有“錯誤清單”和“智慧清單”兩部分,清單裏面不需要有太多的東西,就是普世的規律和一兩句心法。這個清單可以用於平時需要做選擇的時候,把其清單拿出來做個判斷標準,讓我們少犯錯誤,多做明智的選擇。


如果大家覺得這三個習慣有點複雜,至少要培養積累心法清單的習慣,因爲比較好操作,而且是終身受益。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